有時候理解了他人,卻委屈了自己。那麼該不該繼續理解他人呢?

期待124686907


理解歸理解,對抗歸對抗,比如,一個憋瘋了的光棍輕薄一個美女,大部分美女肯定能理解這種行為,但是,並不代表美女就要接受光棍的輕薄。當你理解了一個人之後,你對他的行為就具有了合理的預測,從而能夠做出適當的應對措施!!!思維簡單的人容易把理解別人和順從別人等同起來,這種思維太簡單了。在人際交往中,人格成熟的人都具有明確的主體邊界,也只有邊界清晰的人才能夠做到既理解別人又做到合理的維護自己的利益。那些把理解別人等同於委屈自己的人其實是把維護別人的利益當成了維護自己的利益,從而導致了兩種“自己的利益”之間的矛盾,這是人格不成熟的表現。國內有種常見的人格現象,既巨嬰人格。具體來說,巨嬰人格也分兩個極端,一種是極端自私,一切都是自己的,別人都得為自己服務,這種人不具有理解別人的心理能力,另一種是極端偉大,一切都是自己的,為別人好就是為自己好,具有理解別人的能力,但是往往分不清主客體之間的邊界,人格處於共生階段。那些認為理解別人就得委屈自己的人,你是不是得好好思考一下你是極端自私的巨嬰還是極端偉大的巨嬰了?備註:兩種巨嬰都不是成熟的表現。換句話說,割自己的肉喂鷹的佛祖從心理學角度來看同樣是人格不成熟的表現。


gnothiseanton


我和我的朋友,是吧2010年在盤錦打工認識的。

那時他在工地當材料員,我在工地當安全員。

他是黑龍江人,來瀋陽打工十多年了,一直當材料員,他的文筆不錯,寫作能力較強,不忙的時候,寫寫詩詞、散文,自娛自樂。

有的時候,拿給我看看,覺得寫很好,就慫恿他投稿或出書。

可是直到2007年,我們分開時,也沒見他出書。

2019年,朋友創立了個雙陽河論壇,向我約稿。

先後投幾篇稿,後來登錄了今日頭條,由於這邊要求的都是原創,往論壇投稿就少了。

有一次,把我在今日頭條上發的文章轉發到論壇,遲遲一個月,朋友才回信,說是太忙了,沒功夫看稿。

我信以為真,也沒多想。

後來又往他那論壇轉發了兩篇文章,始終沒見動靜,這讓我有了想法,是不是朋友嫌我發的文章,不是原創,不願採用。

我在10月1日以後,微信聯繫,他告訴我工地工程收尾,現在一直在忙。

聽他這麼說,令我釋然了。

今後有需要,我仍然會向他的論壇投稿,誰讓我們是朋友呢。


孤獨漂流客居人


理解他人是必要的,該繼續就繼續。

首先,理解他人不會直接導致自己受委屈。

如果你真的理解一個人,通常會跟他產生共情,你知道他為什麼那樣做或為什麼不那樣做,他的所作所為你都懂,這不會直接導致自己受委屈。

其次,理解他人後自己的選擇會讓自己受委屈。

通常你理解了他人,但出於一些原因你不得不遷就他,忍讓他,迎合他,這才會讓自己受委屈。

如果你的迎合遷就都是自願的,那麼你大概不會覺得委屈。

比如,你理解別人經濟拮据,借錢給他渡過難關,但他到期不還錢,也不解釋,甚至不好意思見你,老躲著你,你覺得委屈。

這時候不是你理解他,導致了你的委屈,而是你理解之後做出的選擇讓你委屈。你可以不借錢的,但你借了,這個選擇讓你今天后悔了,覺得自己受了委屈。

最後,理解他人的同時,也要好好理解自己。

你只有先理解了自己,把自己摸清楚搞明白,才能以己推人,去理解別人。

如果連自己都沒理解好,就急著去理解別人,多半是理解不了,也理解不好的。

其實,人的很多委屈,都源於自己,而非他人。

總之不管怎麼說,要多理解,對別人對自己,都要多理解。

你對人對事理解得越多越深,心靈就越豐富,思想就越通透,世界就越廣闊。

那時候,不管遇上什麼事,都不會平白受委屈了。





思想碎碎念


應該繼續。理解他人是我們為人處世的生存法則之一,我們生活在社會上,身邊所接觸的都是人,不相干的,想幹的。

理解他人是為了我們跟好地適應社會變化,應對未知的問題和挑戰,所以理解他人是長期跟隨我們的必備技能

有時候理解他人卻委屈了自己,其實我認為,理解他人就是在委屈自己,只有自己首先從他人角度去考慮問題,你才能去了解他人想法,可見第一步你就是忽略自己。

萬千世界,千萬個行業,每個人都在不同的行業裡,理解著不同的人,哪怕在家中,我們不也要去了解父母嗎,有時候委屈自己也是一種善良

當然我們不能一味地善良,理解他人也有限度的,我們要學會問自己他們值不值得我們去理解,若是蠻橫無理的,一味索取的,大可不必理會,總不過是個過客,哪能和自己過得舒坦比呢


cemeteryoch


感謝提問。

我的觀點是,我們有權利選擇繼續理解(主動的)。

1.拋除客觀因素,選擇理解是我們的應該要做出的選擇,更是一種明智的選擇。

——或許這件事情發生在我們與父母的關係上,在職業道路中我們選擇回到了小地方陪伴他們,選擇了讓他們開心,那麼,這個選擇的過程就是在自救。大家應該都知道囚徒困境,那麼在心理上,也有心理囚徒。我們需要衝破它,而非被它束縛。正如孔子講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我們對自己的要求既已達到,又何必執著於這樣的情緒之中呢?

2.人生在世,善良是一種選擇,一種崇高的選擇。

——當我們的自尊水平體系處於高水平時,在這個境遇裡,“理解”也可看成“慈悲”的外顯化形式。若是家中的小孩調皮搗蛋,我們是否會憐惜疼愛呢?答案是肯定的。那麼,當我們我們選擇心胸寬廣時,便不會產生委屈之情了。再者,人生實苦,長壽的秘訣在於,“每天開心、快樂”,沒有過不去的坎,沒有趟不過的河。

3.生活裡有酸甜苦辣,人也有七情六慾,有時我們只是更想去疼惜自己,只不過方式、角度搞反了而已。

——這種情緒的深層心裡機制是:對他人付出以後,對自己沒有得到相應或自己需要的肯定(回報)而產生的失落感。那,要學著去看到它,和它在一起。看喔,根源還是在自己這裡呢。因為在這個世界上,唯一可以改變的人只有自己,同時,這也是一次機會,深入地瞭解自己潛意識中的想法。以便有能力讓自己越來越好,這怎麼還會委屈呢?

4.凡事都應有原則,溫柔而堅定。

——理解分為兩種,對善良的人,理解過後回饋自己的是身心的愉悅之感。而對確實存在的一些壞人,其特徵就是自私自利到極致,完全忽略其他人類同胞的福祉,面對這種人,只需理解的姿態而不接受。最重要的是,不要讓這些人進入你的生活,別忘記,你有的選擇,世界是我們每個人自己的。所以,你要美好,要不負眾望,努力修煉自己的內心,使其強大、溫柔、瀟灑。





Ailsa芒果玲


理解萬歲!理解了別人的苦悶、難處,有時候難免會讓自己處於委屈境地。但這不妨礙你繼續理解別人啊!比如有人欠你錢,你理解他的困難,知道他暫時還不上,這不代表你會免去別人債務啊!理解他狀況可以讓你處身置地幫對方想下,他能為你做點什麼,能讓他賺點錢還你還能保障生活…這才是理解,自己自然就不會委屈了。


金水四季


在人的一生中,能夠理解他人,那怕自己暫時受一點委曲,我認為沒什麼大不了的。再說了,你能夠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說明你有寬闊的胸懷,陽光的心態,對你自身來說,也是生活中收穫的精神財富。俗話說,好人自有好報,就算受一點委曲,也是暫時的。隨著時間的推移,我相信,人們也漸漸理解你,尊重你,你所受的委曲也會煙消雲散。而你的生活會更加陽光。


東籬閒步


理解的反義詞是誤會,而誤會是一個貶義詞。所以單從字義上我們就應該選擇理解。

懂得理解的人,性格隨和,寬容大度。是值得交往的人。這樣的人與親人、朋友、鄰里和周邊的人都相處得很好。

與人相處是一種藝術。有時理解別人會委屈了自己,如果不是什麼大的原則問題,忍一忍,別人終有明瞭的一天。如果涉及到原則問題,則理解別人的同時,要設法化解誤會。不然誤會越來越深,對雙方都是不利的。


風沙樹


都說理解萬歲。有時候你理解別人的感受。別人是不會理你情的,反倒是有些誤解。這種 尷尬的景象。在生活上時常發生。這就應了一句話。好心辦壞事。反被他人誤。人做到人人互相理解。是一件很難做到的事。因為人的思想與境界不一樣。人的品行行為標準不一樣。導致的理解有時候不能使他人信服。

當然理解他人。是站在別人的角度看問題。這有利於事情的解決。假如我們各級領導能站在群眾的角度去做事。和諧社會天天都是。


江南知士wang


人與人相互交流,那麼就必須的相互寬容,交朋友肯定是有共同愛好和樂趣,但是個有缺點,寬容了他人,何嘗他人沒有包容了自己,傾聽,理解是互相交流基礎,沒有共同語言,何必還要理解,和寬容,道不同不相為謀,或許素質高,有文化會裝逼,那肯定有求於他人,主子與奴才,否則,為什麼生活有必要這麼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