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兒子時(19歲)被拍桌子叫閉嘴,質問我夫妻在家裡有什麼成就,以後該如何管教?

手機用戶25184433311


【007觀點:面對青春期孩子的質問,需要做到既要尊重孩子,更要尊重自己,放手讓他為家庭貢獻價值,表達父母對孩子深度的信任。】

01.被孩子質問的那一刻

被19歲孩子拍桌子質問的那一刻,父母心中的難受可想而知,辛辛苦苦拉扯這麼大,卻最終被孩子這樣對待。孩子的漠視,煩躁,會深深的傷了父母的內心。

而從孩子的角度來看,爸爸媽媽又在嘮叨,都已經19歲的人了,他已厭倦了這樣的嘮叨,更看不起父母在指責,控制自己的時候,他們卻一點成就也沒有。各種期待,都壓在自己的身上,他要反抗,要鬥爭。

無獨有偶,在雲南電視臺《拜拜,煩惱君》節目中有個媽媽,帶著自己的煩惱來到臺上,19歲的女兒和她吵了一架,離家出走了。原因是,她懷疑女兒找男朋友,女兒不承認,大吵了一架。

女兒質問她:你為什就不信任我呢?媽媽說:我對你的信任度為零……

孩子對父母的質疑,往往源自父母對孩子的不信任。

02.為什麼父母不信任青春期的孩子?

1.孩子與父母思維的差異

年紀大的父母,最喜歡對孩子說的一句話:無論你長多大,你永遠在我心中是一個孩子!

這句話,或許父母想表達的是一種愛,對孩子的不捨,對孩子的依賴,但孩子那邊可不是這樣認為的。

從法律上講來講,18之後之後就是成人了。然而青春期並未結束,一般認為10—20歲為青春期。

青春期的孩子,特別是18,19歲處於末期的孩子們,更期待父母把自己看成成人,他們擁有了自己的獨特思維,他們要做自己。

青春期意味著,孩子要不遺餘力的證明自己已不是一個孩子。——阿德勒

為了證明這一點,叛逆行為開始不斷出現,和父母頂嘴,拍桌子,甚至自殺,自殘,都是為了擺脫父母把他們當孩子看的枷鎖。

疫情期間,石家莊發生了一起跳樓事件,點爆了朋友圈。11歲的孩子因為媽媽逼他上網課,寫作業,從18層樓上跳了下來。

事件讓人心痛,但孩子行為想證明什麼呢?他想證明我不是一個孩子啦!期待父母信任他可以做好自己!

2.體現自我價值的衝突

父母總是認為孩子做不了這個,做不了那個,把孩子一直掩護在自己翅膀下。然而,青春期的孩子期待著自己能夠為家庭,為社會做點什麼。

從小一直在耳邊說:這個你不行!不斷地打壓著孩子的價值感。為了證明自己行,他們開始了報復行動。

我一個朋友,在一次學習小組聚會的時候,分享了她的經歷。她有一個14歲的兒子,有一次跟媽媽提出,趁暑假要和同學一起擺個攤,賣些貨物掙點錢。

媽媽聽了說:別瞎折騰了,你又不是做生意的料。在家好好學習才是你要做的事兒。兒子很不愉快的走開了。

誰知第二天,她收到短信通知卡里被取出2000塊錢。追問兒子之後才知道,是他偷了媽媽的銀行卡,準備去進貨。

如果父母不信任孩子的能力,那麼他會用讓你不信任的行為,來證明自己能行。

3.孩子對自己不滿

人人都有自卑情結,對自己感到不滿意。其實青春期的孩子同樣跑不了自卑情結。

何為自卑情結呢?

遇到問題的時候,個體感到難以解決問題,並且堅信這個問題是不可能解決的,這就是自卑情結。——阿德勒

青春期的孩子漸漸對家庭,對社會有了自己的看法,並期待可以為此做些事情。這是每個人都有的社會情感。

一個人,離開了社會,離開了和別人的連接和合作,就只能靠上帝的慈悲而活。這樣的情結在青春期孩子的身上更加能夠體現出來。

然而,自卑情結的作怪,讓他們面臨困難的時候,會不知所措,會牢騷滿肚,會抱怨不停,其實均是在表達對自己的不滿。

在再加上父母對孩子的不信任表達,把這個情結激發到了極限,做出過激行為,真的是非常可能的。

父母不信任的表達,激化了孩子的自卑情結。

03.怎樣應對孩子的質問呢?

作為父母,在面對孩子質問的時候,需要做到“雙重”尊重,並帶著信任放手讓他去做有價值,有意義的事情。

1.“雙重”尊重

“雙重”尊重是指,在衝突發生的時候,既要尊重到孩子,更要尊重到自己。比如說,題主的事件,可以這樣說:

孩子,我感覺到你很氣憤,你或許認為不需要我們的幫助或者嘮叨,就可以做好事情,(尊重孩子的感受),然而你的行為和話語傷害到了我們,讓我們感到很傷心。(尊重自己)

2.帶著信任放手

孩子內心的期待是父母的信任,對他能力的肯定,那麼可以這樣說:

如果你對如何讓這個家更變得更好,那麼就去行動!爸爸媽媽相信你的能力,也會在你需要支持的時候給予支持。

放手的同時,讓他感覺到了自身的價值,他會仔細思考下一步要做什麼,才能證明自己已經長大了,不是孩子了。

04.結語

對於青春期的孩子,父母的信賴是至關重要的。因為只有信任才會抵消他自卑的情結,只有信任才會讓他闖出屬於自己的成長之路。信任,是父母最應該傳達給孩子的心理營養。

以上是翔翊007的解答,歡迎各位答友們點贊,關注,轉發。謝謝大家!超越育兒,超越現象,看到孩子的內心,讓育兒更有溫度!


翔翊超爸


教育19歲的兒子,兒子卻拍桌子,還讓父母閉嘴,問父母在家有什麼成就,暫不說父母的成就,父母最大的敗筆就是生養了這麼一個不孝子!這種情況我覺得就是父母一味的縱容導致的!說句不好聽的話,這是父母對子女溺愛的後果,需自負!




今天上街去買只雞,賣雞的攤位上正在排隊,賣雞的夫妻倆人忙不過來,喊他家小兒子過來幫爸爸媽媽打水,小傢伙也就10歲的樣子,一過來就跟他媽媽講理,說:“天天就讓我幹活!”


他媽媽回答說:“你要是不在我家吃飯,不喊我媽媽,我就不讓你幹活!”


小男孩說:“那你怎麼不讓哥哥幹活的,你看他今天又去哪裡玩去了吧?”


他媽媽說:“你哥哥是去辦事情去了,你還小,那件事情你也辦不了,等你長大了,你能替爸爸媽媽做其他事情了,就不讓你幹活了,現在不行,你必須幹活!”


小男孩看他媽媽的態度如此堅決,不再辯解了,幫助爸爸媽媽把所有盛水的桶、缸都打滿了水!幹完了還問媽媽:“還有事嗎?沒事我要去玩了?”





真得為這樣的父母點贊👍,讓孩子適當去幹家務,並且乾的有理有據,態度還堅決,讓孩子沒有任何餘地地必須幹完:

一方面:放手讓孩子乾點力所能及的事情,鍛鍊了孩子的勞動能力,培養了孩子的勞動意識,讓他們知道美好的生活必須是勞動所得,不能有不勞而獲的惰性思想!


二方面:讓孩子參與到父母的勞動生活中,通過勞動讓孩子體會到父母生活的不容易,感受到父母的辛苦,比起一味的說教強百倍!


第三、父母對孩子的態度要堅決,讓孩子知道父母一言九鼎,是整個家庭的指揮者,孩子要絕對服從父母的領導、安排!比如我雖然已經出嫁多年了,但是對於父母的話,還是像以前一樣聽著,從不反嘴,父母年事已高,有時候說的話並不對,但是為了不讓父母生氣、擔心,不管我是否按照父母的要求做的,但是父母交代事情的時候絕對是答應著的!




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就來自於生活,不需要刻意的去設計場景,生活就是最好的舞臺,要捨得放手讓孩子去幹,就如同我上面所說的那個小男孩,才10歲的樣子,在打水的時候一盆盆的水打起來倒進桶裡,假如父母擔心孩子怕這怕那的,那孩子什麼事情也幹不了!


不吃苦怎感父母恩!


對於題主的問題,兒子已經19歲了,已經成年了,既然能拍桌子對爸爸媽媽吼,就有本事走天涯,所以作為家長不用擔心孩子進入社會會吃虧,一個對父母最基本的尊重都不懂的人,再不放出去,會吃更大的虧!放心的把兒子放出去吧!


平衡一樣



19歲的孩子按理說已經過了叛逆期,已經非常懂事了,居然對家長說出這樣的話,的確有些讓人心痛。這讓我們不得不反思我們的家庭教育有沒有出問題,在教育孩子時對孩子價值觀、人生觀與世界觀的引導是否合理?

我兒子上初中時,有一次跟我鬧脾氣,我直接進了臥室睡覺。孩子最後終於發現自己的態度有問題,就削了水果拿來給我吃,當時我沒好氣地說:“不吃,你媽都被氣飽了!”兒子反過來安慰我,把水果放在我床頭讓我吃。看看孩子的態度,我也沒再跟孩子計較。

孩子大學一年級,18歲時,母親節後,半夜跟我發信息,說了許多感性的話,覺得自己如何對不起我,自己如何不理解我,當時我正納悶。第二天又太忙,就沒來得及問孩子。吃過午飯,孩子突然打電話,電話一接通就哭了。我這才感到事情嚴重了,因為他從小就不是愛哭的孩子。一開導才知道和女朋友鬧彆扭。他決定週末要從蘇州到長沙,為了不讓孩子留下遺憾,我答應他自己去處理。後來兩個孩子和好,再後來,又分手,我都沒有插手,18歲,已經成年了,自己的事情自己處理,需要幫助時再來找我。


我曾經告訴過他,別小看你爸你媽,儘管我們都是中師生,那是因為時代形成的,我們也通過自考、函授拿了專科、本科文憑。如果讓我們去上高中,考大學,不見得比你差。現在專業知識你的確比我們懂,但是社會知識卻不一定了。所以,不管你多大,我都是你媽,起碼的尊重要有。我不懂的可以學,你不懂的我也可以教(專業知識除外)。其他方面,我也的確經常向孩子請教,孩子有什麼想法也會跟我溝通。

我愛孩子,但是從來不溺愛他,摔跤了我告訴他是你自己不小心,自己起來;手劃出血了,他都不哭,因為他知道那是他自己不小心。作為家長千萬不能以孩子為中心,我們得有自己的生活,孩子從小就要教孩子尊重他人,不要給自己和孩子的人生留下遺憾。


語文教育楊柳依依


讓他滾出去,18歲了,成年了,老子沒義務養他。

我孩子以後18歲,每一筆開支,都需要從我這裡打借條。不是要他/她還錢,是要他們知道:成年了,老子沒義務養他們。

對了,怎麼花錢是他們的自由,但必須給我審核。有不合理的,減少額度三個月。

如果以後兒女孝順,可以分文不要他們還。如果是忤逆子,給我一分不少還回來,白紙黑字的。


徐學


我覺得他說得也沒錯呀?你都有哪些成就,才有資格振振有詞地去教訓他呢?僅僅是因為你們是他的父母嗎?那天我女兒在家和她爸爸聊天,聊的是國家的“一帶一路”啥的,我好奇地問她啥是一帶一路?她給我頭頭是道地分析了半天,我才明白了😊怪不得她經常嘲笑我是個沒文化的媽媽呢!(我對這些沒興趣,所以從來不關心,但我知道我女兒是開玩笑,她的內心還是非常尊重和依戀我的😄)但我心服口服呀?不懂就是不懂,幹嘛不敢承認?我並沒有在平時的爭論中理屈詞窮時,氣急敗壞地去扇女兒一耳光,嘴裡罵罵咧咧地說:“不管咋樣,我都是你媽,我有啥不懂的……”😃所以明白了嗎?和那麼大的兒子應該多溝通,心平氣和地溝通,而不是頤指氣使地企圖去命令他或者說教,他都那麼大了,怎麼會服你噻?


鳳146983974



王小力951


我二十多歲時,都不敢隨便違抗老爸的命令。老爸他沒學問還老實,但對我卻很嚴厲,不老實就揍我。小學初中,他從不管我們學習,畢竟他沒上過學,文盲一個,寫字要我教,還喜歡小賭打麻將。別人欠他的工錢,他不敢去討,我就去幫他討,有時也無理,但是老媽沒工作,他辛苦把三個孩子養大,還供我讀完大學,所以我一直很尊重他,在老媽看來,他老實沒用賺不到大錢,導致家庭非常貧困,但是他勤懇在工地做事養家,影響了我,大學畢業後我只身來到深圳闖蕩,不說大富大貴,現在日子過得還可以,這要感謝他。我相信很多家長都比我老爸能力強,但是在教育方面可能還不如他。我覺得教育小孩要恩威並施,小時嚴厲一些會更好,寵溺只會害了他,男孩子多經歷些挫折磨難會更好,19歲了敢在父母面前拍桌子,說明家風不嚴,在上學的話,建議疏導,鼓勵他出去做兼職社會歷練,沒上學,鼓勵他去工作。畢竟已經成年了,培養成巨嬰啃靠可不好。



不曾不再不加糖


真正的好孩子,不是教育處來的。我的同學,他的孩子從小沒上過培訓班,夫妻都是醫生,也沒時間去管孩子,結果是在考大學時,北大.清華.復旦.南開.等幾所高校都發出了錄取邀請,後來孩子自己選擇了學習土木工程。參加工作後,沒月給父母打點錢,說是掙不多,打錢是為了表示孝敬父母之心。


天高雲淡237822287


你兒子才是十九歲,也許還是學生,還不懂事。我兒子三十一歲了,昨天說今天要燒烤,安排我買五花肉,牛肉,培根等等。我買了五花肉,牛肉,雞翅等,忘了買培根,但覺得有五花肉,培根不知道怎麼做的也許不太健康吧。回來順便說了一句培根不用買,再說了我上面的想法。沒想到他馬上說我總覺得自己比別人聰明,自己不喜歡的事情也要求他不喜歡。比如買培根這件事。我當時都氣哭了,三十多歲的兒子尚且對母親這樣,十九歲的兒子也能夠理解了!


vgz651101


我兒子二歲多時有一次罵我很難聽的話,不用說是跟我父母學的,因為孩子是他們帶的。我把孩子拉到小房一巴掌下去當時五個手印鼻子裡流血了。我一邊幫他止血,一邊溫言教育他:無論是誰都不能罵,尤其是長輩,比如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等。從此他再也沒有罵過人。小學上四年級時有一個星期連續沒去游泳,而他跟我說他放學去游泳了。當我問放學沒按時回家沒去游泳了幹啥去了時,他告訴我在隔壁小區裡跟同學寫作業,當時氣我七竅生煙按住他狠狠揍了一頓,然後告訴他,不去游泳沒關係,放學不想回家也行,但我最不能容忍的是撒謊。今天打你一是因為你逃學,因為游泳也是種學習;二是因為你撒謊。我讓他寫了檢討書,承諾他永不再撒謊,不想做的事可以商量但不能用逃學等手段。從此他再沒撒謊,今年二十了除了不愛學習,沒人不誇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