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夜釣,紅蟲、蚯蚓、餌料都不吃,沒有魚口該怎麼辦?

小林愛釣魚


關於這個問題我們首先來看,如果紅蟲、蚯蚓、餌料都不吃,我們可以排除餌料的問題。其次沒有魚口,我們也可以排除線組搭配問題。以上兩點都排除了,我們就能確定我們的硬件設施是沒問題的,所以我們就要分析一些外在的因素。

外在因素主要有魚情、氣溫和水溫的變化關係以及對魚的影響、釣位的選擇、是否打窩和什麼時間打窩以及釣近釣遠等問題,下面我們就來具體的總結分析。

1、魚情:這是一個釣魚過程中的重要環節,不管你什麼時候去哪裡坐釣,首先你要了解魚情怎麼樣,如果魚情好,我們想釣不到魚都難,魚情不好你有再好的辦法也沒用。夜釣沒口可能是你的釣點魚情不好。

2、氣溫和水溫的變化關係以及對魚的影響:春季是冷暖交替的季節,也是由冬季向夏季轉變的一個過度時期。雖然春季的溫度慢慢變暖,但由於白天在太陽的照射下溫度比較暖和的,晚上太陽落山後溫度還是比較冷的。對於水溫來說,由於太陽的照射水的上層溫度和淺灘的溫度上升快,但下層的水溫上升卻很慢。到了夜晚上層水溫和淺灘的溫度就會驟然下降,但深水區下降的很慢,所以說,春季上層和淺灘的水溫變化大,下層水溫基本很穩定。魚是趕溫性動物,在春季哪裡溫度高魚就去哪裡,但魚還是最喜歡溫度相對穩定的地方,如果溫差太大,魚會感覺不舒服,就會回到深水區,而卻不願吃食物。所以我們春季夜釣的時候一定要選擇晝夜溫差小,夜晚溫度相對穩定的時候坐釣。

3、釣位的選擇:春季的魚白天會到淺灘活動覓食,夜晚會回到深水區,但要注意,這裡所說的深水區並不是水的最深處,而是淺灘附近的深水區,因為魚不願意長途跋涉,那樣會消耗體力,所以魚會選擇離淺灘最近的深水區活動,這時候你去最深的水面釣魚,就不能釣到魚。最好從淺灘處找到深水區坐釣。

4、是否打窩和何時打窩:由於春季氣溫和水溫還不太高,所以儘量還是打窩好,如果選擇夜釣的話,還是要在太陽落山前兩個小時左右打窩,因為這時候的水溫還沒有下降,魚還沒有返回深水區,這時候打窩可以留住魚。由於晚上沒有小魚鬧窩,建議窩料使用腥鉺為主,因為魚一個冬天基本沒有進食,春天的魚還要產籽,這是魚需要大量的高蛋白食物補充體力。

5、釣近還是釣遠:春季夜釣建議還是釣遠一些,最好使用6.3米或7.2米的魚竿,因為夜晚水溫下降,魚也會往更深點的水域活動。

6、我們在釣魚的時候最好先觀察水裡面的情況,如果我們的釣點前有網工下了網,魚就進不了我們的窩,這樣也會空軍的。

總結:由於春季的氣溫和水溫多變,所以調友們首先要弄清楚魚情,再就是要了解魚的習性,釣魚時要多觀察、多分析、多總結,根據不同的地域和環境來選擇合適的釣位,這樣我們才能把魚釣好。

以上是我的一些釣魚經驗,如果調友有更好的建議希望在評論區給我留言,最後祝釣友們大鯽大鯉,天天爆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