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在意母親做菜的手藝不好,最好的年夜飯是一家人在一起

過年於我來說,於我們村來說,從我記事起都是沒有什麼特殊傳統的。唯一期待的就是一頓好吃的,所謂好吃也就是大魚大肉而已,也做不出什麼花樣。色澤無所謂,無非就是醬油放的多少而已;味道也不講究,鹹了加點水,淡了放點鹽。最熱鬧的可能就是年夜飯時家家戶戶放炮的響動,東一家,西一家,炮聲此起披伏。有的剛響就沒聲了,有的持續不斷。父親說“都是錢燒的,還不如買盒煙。”說完就去拿了一掛五元的鞭炮,耳朵剛捂起來,炮聲就停止了,停的措手不及,連歡呼都忘了。

不要在意母親做菜的手藝不好,最好的年夜飯是一家人在一起

晚上這頓餃子忙乎了一下午,妻是北方人,包餃子的方法和南方自古不同,母親想幫忙,可實在是擺脫不了五十多年的傳統習慣。把餃子皮都快擀成手撕餅了。包餃子也是怎麼都捏不好北方特有的褶皺。妻說她在家也只有擀皮爾的份,包的餃子父親也是看不上的。我說你比我強,我在你家只有吃的份兒。

包餃子的時候,八十多歲的奶奶坐在火爐邊眯著眼睛,似睡非睡,沉默的像個雕塑。母親說她白天要是睡了晚上就睡不著了,人老了覺少,能吃能喝就是福氣了。我大喊一聲“奶奶”,她淡定的望著我,我拿起餃子晃了晃,她說“我包不了了,就剩下吃了。”

妻擀皮兒,我包餃子,坦白說,自己都看不上,包的人五人六的,沒有一個能直挺挺的站著的。反正是把餡兒捏進去了。心裡也只能慶幸煮的時候千萬別破。

不要在意母親做菜的手藝不好,最好的年夜飯是一家人在一起

晚上,父親從牌場回來,坐在灶臺邊開始燒水,母親另起一鍋開始炒菜,我和妻在火爐邊陪著奶奶,一邊喝茶一邊聊天。奶奶說起以前的事情,窮的時候連鹽都吃不起,油就更別想了,柴火也不多,就只能把牛糞攢著當柴燒。那個時候只要有吃的,你爸爸他們也都吃的香噴噴的,碗底都是舔的乾乾淨淨的。現在看看你們多幸福,鹽隨便放,油使勁倒,柴火使不完,還有液化氣,哎,只是不敢想啊。

開飯的時候,母親先給奶奶盛了一碗熱氣騰騰的餃子,妻又給奶奶倒了一杯溫熱的果汁,然後全家舉杯恭賀新春。年夜飯沒有什麼特色,就是幾個家常菜而已,可能地方特色吧,家鄉的人都不太會做菜,但都能吃,而且不挑。

不要在意母親做菜的手藝不好,最好的年夜飯是一家人在一起

飯吃的很隨意,父親喝了幾杯酒,吃了一碗餃子,喝了一碗湯。奶奶吃了一碗餃子,喝了半杯飲料。我和妻一直擔心的問題還好沒有出現,餃子雖然不好看,但終歸沒破。父親說很好吃,母親說肯定好吃了,攪餡兒都攪了半小時,手都麻了。父親說餃子餡兒還用攪嗎?不是剁碎之後直接包的嗎?母親得意的說你知道啥,餡兒不攪能這麼好吃嗎?父親說你以前也沒攪過啊。母親說以前不知道,媳婦教了才知道的。

窗外下著不大不小的雨,颳著不大不小的風。各家各戶的門都緊緊的關著,冷的讓人只能躲在屋子裡講講家長裡短。雖然也曾羨慕一桌色香味俱全的年夜飯,但有什麼能和家人在一起溫暖,有什麼能比母親做的家常菜下飯,哪怕是一碗一碟的鹹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