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二女人引好的“女德”思考


關於二女人引好的“女德”思考


隨著改革開放、物質生活的富裕,人們的精神生活不能與之匹配,有的人吃飽穿暖以後便沒有了人生追求的方向,把喝酒、打麻將作為快樂的精神需求,浮躁的心好似丟了魂一樣。我家夫君在忙碌的工作之後為了舒展疲憊的神經,結識了一些嗜酒之徒,喝醉失態成了常事,傻傻的我心生鄙夷,覺得他真是沒出息。吵啊、鬧啊,根本沒有效果,反而家庭戰爭一觸即發。在失去理智的戰爭中,作為女性的我,當然以失敗告終,身心滿是傷痕。為了以牙還牙、以眼還眼,也為了轉移注意力不去糾結,我於八年前開始修習一門“功課”。

一天晚上,我早早的吃完飯,便應約到朋友的住宅小區去切磋中國文化之“國粹”---打麻將。在三缺一等人的時候,女同事的丈夫聊到了某某家的女人,他說:“哈哈,那個女人有點二……”。我平生第一次聽到了“二女人”這個稱呼,感覺很是奇怪。什麼是二女人呢?聽他嘲諷的口吻,我知道“二女人”絕對不是好女人,約等於傻女人?不分陰陽一根筋?於是這個“二女人”的名詞概念一直佔據在我心頭,於是我萌生了研究女德的心念,因為我在夫妻關係中,明顯感覺到了自己的失敗。於是我開始琢磨夫妻相處之道,我盤點了我們單位很會做人的女同事。哦,利雲姐,她的嘴巴甜甜的,見到他人總是誇他人的優點,對他夫君更是如此,婚前婚後她一直仰慕丈夫、誇獎丈夫、肯定丈夫,欣賞起丈夫來簡直是口吐蓮花。哦,還有秀紅姐,她但凡一見我,總是說:“滿,你咋那麼聰明呢?你咋那麼好學呢?姐看見你總覺得你是一個親疙蛋……”她的話總是讓我心生暖意,感覺秀雲姐有一下,能打開我的心門,特別願意跟她多交談。在科室裡我們同事之間閒聊,說起這兩位姐姐,大家都很是佩服,相反那個愛英姐,我們把她當成了反面教材,她自從結婚一直奉行鬥爭哲學,但她說話很幽默,妙語連珠,說話口氣也招人喜歡。她有一句口頭禪:與天鬥,與地鬥,與男人鬥,其樂無窮。把敵人打倒在地,踏上一萬隻腳,然後讓他永世不得翻身。呵呵,她似乎是革命女將,英姿颯爽,幹工作也是雷厲風行,就是一個麻利脆。但是愛英姐姐的夫妻關係一直不是很和諧,她跟夫君鬥了好幾年也沒有多大的勝利果實,好像是落下了戰馬,其中緣由也許是她學會了不爭之德吧?在我迷茫無助之時,想起了領導夫人,她比我小兩歲,但她說話辦事都是非常的有智慧有格局,一次她給我講了“六尺巷”的故事,我心生驚詫,問:“你咋這麼有思想高度呢?”於是她給我推薦了一位教育專家,從此我便走向了自修家庭教育之路,一次直播中,那位教育專家說:“人的缺點是用自尊做芯的,缺點裡有自尊。當對方有缺點的時候,正是我們心疼他、包容他、幫助他的最佳時機!”這一句話使我幡然醒悟,原來我是“獨眼龍”,眼裡只有夫君的缺點,忽視了夫君的自尊。自尊,人人都需要啊!自尊是一個人精神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為什麼不去呵護別人的自尊呢?原來一切都是我的錯,我努力打開善眼找別人的長處,反觀自我認識自己的不足。專家說:幸福生活從我錯了開始。善友說:做人從感恩開始。明白了這些道理後,我在實際生活中卻很難踐行,如何知行合一呢?唉,真難啊。不過,孔子說啦: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一邊學習一邊踐行,我的感覺也是樂在其中的。

經過兩年多的修習,我稍微的明白了“二女人”的意思。一分為二很重要,好與壞,是與非,長和短,高和低的區別很重要,但是合二為一似乎更重要。

《老頭子永遠都是對的》這是安徒生的一則童話故事,故事中有一對老夫妻過日子,老頭幹任何事,老太婆都給予讚賞,老頭子將馬換成了牛,老太婆說:“老頭子總是對的。”後來老頭子把牛換成了羊,又把羊換成了鵝,又把鵝換成了雞,又把雞換成了一堆爛蘋果,越換越糟,老太婆依然說“老頭子總是對的”。故事的結局是老頭子最終發了財,獲得了一大堆金子,雖然童話不是生活,但童話確實給了我們生活的智慧,它告訴我們對配偶的信任和寬容比金子還貴重。我想,這個老太婆才是一個“一女人”吧?這個老太婆是不是一個得“道”之人呢?在她的概念中,沒有對錯,沒有是非。他不是那種非對即錯,黑白分明的“二女人”,有人說:好男人是信出來的。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很重要啊!為什麼總是那麼自以為是呢?在單位裡,我的上級領導有時跟我開玩笑,他一見我就說:“注意點,女子無才便是德,女人不要太有才了,小心點,不然你家夫君會休掉你的……”漸漸地我明白了一些:女人要守柔,要處下,要混元歸一。老子說: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老子還說: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女人要示弱,要以柔克剛,要推崇夫君、放低自己,只有這樣才能成就他人,達到自己想要的幸福結果。“聖人皆孩之”,老子的意思是說:聖人把任何人都當作孩子來愛的。細想一下,確實是,每個人都是長不大的孩子,人無完人,孰能無過?我們如果把對方當做孩子來對待,滿足對方的心理需求,放下自己自以為是的頻道,站在對方的角度成為對方的情緒共同體,才能打開對方的心門進行交流啊!但是,一個女人一味的守柔,是不是就是一個“一女人”呢?

2020年初,這是一個不尋常的春節,我們的祖國遭受了不幸,冠狀病毒肆虐,這時我看到了好多“女漢子”,她們是最美的逆行者,義無反顧地奔赴了武漢。說起2020年2月9日那一天的凌晨2點40分,我們單位領導在醫院微信群中有了通知:“有願意支援武漢的,早晨七點前聯繫醫務科主任。”到了八點半我們獲悉,彭志茹副院長和李娜護士主動去武漢支援,這兩位同事全是女性,一醫一護。我心想:誰說女人能頂半邊天?分明是女人頂了一片天,這時候我對“一”又有了深刻的認識,老祖宗說的好,孤陰不生,獨陽不長,所謂“一”就是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陰和陽是根本分不開的,並且陰陽隨時是可以相互轉化的,一片天能分成兩半嗎?女人頂一半?男人頂一半?不可能啊,不能截然分開的,彭志茹副院長和我家夫君是高中的同學,我們兩家多有交往,相處頗深,她在家中不張揚,不得瑟,守柔處下,包容理解對方,在家中她從來不爭誰對誰錯;在單位,她樂觀大度,心胸開闊,永遠面對微笑。但是她在醫療戰線上,她那瘦弱的身材沒有奉行“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觀念,而是永遠孜孜不倦的去學習,一馬當先的去工作,陰陽角色時刻在轉換。她在上級領導面前,她追隨領導,輔佐領導,扮演了一個陰柔的角色,但是在疫情召喚大醫擔當之時,她立馬陽剛,那麼的無畏,那麼的擔當,踴躍報名,義無反顧地奔赴武漢,成為我們全院的驕傲,成為大疫當前的脊樑。她在適當的時候扮演了自己適當的角色。我想:這大概就是“一”吧?這就是“女德”吧!

於是我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為女性點贊,為女性執筆,特以此篇文章作為“女德”奉獻給三八婦女節。

2020--03--02

關於二女人引好的“女德”思考


張滿玲,陽高縣醫療集團人民醫院婦產科大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