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建鎮滑石村應國蓮:貧困戶要自強不息,懂得感恩

  她自強不息、艱苦奮鬥,帶領一家人用勤勞雙手創造美好生活;

  她懂得感恩,十幾年如一日,照顧患病的鄰居,譜寫了一曲動聽的鄰里友愛之歌;

  她言傳身教,教育晚輩從小養成良好習慣和優良品德,熱愛勞動、關心他人……

  她只是建檔立卡貧困戶中的普通一員。她,就是安嶽縣護建鎮滑石村4組的應國蓮。

護建鎮滑石村應國蓮:貧困戶要自強不息,懂得感恩

護建鎮滑石村應國蓮:貧困戶要自強不息,懂得感恩

  2015年成為建檔立卡貧困戶之後,應國蓮一家沒有絲毫的“等靠要”,而是藉著精準扶貧的政策,自強不息,加倍努力,靠著勤勞的雙手摘掉了貧困的“帽子”,過上了安居樂業的好日子。

  為了增加家庭收入,她要求兒子楊安全到外面打工。應國蓮說:“剛開始的時候,兒子想到家裡的兩個小孩和老人,不放心,加之很多活都沒幹過,想打退堂鼓。我勉勵他,天上不會掉餡餅,雖然國家有好政策,但我們也要自力更生。我的身子骨還行,不但能照顧自己,還能夠帶好兩個孫女。世上無難事,只要肯學,不怕吃苦,沒有什麼是學不會的。”

  在她的鼓勵下,兒子楊安全乾過很多行當,無論是安裝空調還是太陽能板、是鋪地還是破牆,正是靠著勤奮好學、敢拼敢幹的精神,他最終都從門外漢成為了行家裡手。技術掌握多了,就業門路寬了,務工收入不斷增加。憑著楊安全學到的技術和踏實肯幹,全家很快擺脫了貧困。

  應國蓮家庭和睦,家庭成員尊老愛幼、團結鄰里,熱愛勞動、熱心助人,是村裡有口皆碑的模範家庭。兒子楊安全長年在外打工,應國蓮和兩個孫女留守家中。

  作為一名留守老人,她細緻入微,將家裡打理得井井有條,從不叫一聲苦、喊一句累,更沒有一句抱怨的話。應國蓮是一個知道感恩的人,在她看來,正是因為國家的扶貧政策好,各級幹部對她們關懷備至,她們才擺脫了貧困。

  人必須必得感恩,儘自己所能回報社會、關心別人。鄰居張述邦長年在外務工,妻子楊雲芝因眼睛有疾獨居在家。應國蓮主動承擔起照顧楊雲芝的責任,每天送孫女去上學後,應國蓮都會去探望楊雲芝,幫她尋醫問藥,十幾年如一日。

  每每談起這件事,楊雲芝總是眼含熱淚說:“我這輩子多虧遇上了應國蓮這個好鄰居啊!”應國蓮十分注重對兩個孫女“三觀”的教育培養,通過言傳身教,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深植根於孩子心田。

  在應國蓮平日裡的教育引導下,每逢節假日,兩個孫女就會幫老傷殘軍人王忠仁打掃院子、擔水、劈柴、擦玻璃。幹累了就休息一會兒,再給老人表演節目,其樂融融。

  這樣的活動,既幫助行動不便的老人幹了活、化解了老人的孤獨,又讓孩子從小養成了愛勞動、敬老人的優良品德,村民們都對兩個孩子讚不絕口,覺得他們真有“家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