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學醫的,畢業了也不去藥廠工作”,藥學工作者的108選擇

“我不是學醫的,畢業了也不去藥廠工作”,藥學工作者的108選擇

分享讀研、讀博經驗,行業發展、職場技能思考,旨在幫到更多人,歡迎關注@返璞

文 返璞


引言

“自從我去了藥科大學讀藥學專業,總有老同學問你是不是學醫的?你不是在醫科大學嗎?”

“逢年過節總有親戚問,畢業了準備去哪個藥廠?”

或者,如果不讀研、讀博,那麼畢業後只能去賣藥嗎?

“我不是學醫的,畢業了也不去藥廠工作”,藥學工作者的108選擇

淺析藥學專業現狀

藥學行業,社會重視及公眾認知度均遠遠不及醫學,但它卻是人民健康幸福生活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

1)藥學研究範疇包括但不侷限於藥物的發現、生產、分析、銷售、質量管控等。

2)藥學從業者的主要任務是不斷研究發現新型、有效藥物,實時監測、管控並不斷提高藥物質量。在人民的藥物使用中,進行合理用藥的指導,並監管藥物安全。

3)藥學從業者的神聖宗旨,就是研究、生產並幫助每一位患者精確找尋並選擇副作用最小、療效最佳的藥物,用於治療並治癒疾病,維持公眾身心健康。

通俗來講,就是藥物研發、生產、管理、銷售、臨床用藥“一條龍”服務。


“我不是學醫的,畢業了也不去藥廠工作”,藥學工作者的108選擇


就業

藥學的就業率還是非常高的,其中本科就業率就已經非常高,接近100%。這主要是因為醫藥行業的職能、崗位非常多,供不應求。試想全國有這麼多家藥企,藥學生那麼少,如果平均分配,競爭是非常小的。

1)就業方向

藥學專業學生畢業後,可以去藥企、醫藥研究所從事各類藥物研發,可以去製藥廠從事生產、質量控制等工作,可以從事臨床合理用藥指導方面的工作,也可以從事藥品的學術推廣工作、藥品銷售等。

2)就業崗位

藥企的生產、質控、分析、研發部門,藥監局等監管部門、藥事法規研究、執業藥師、醫藥代表、臨床監察員等。就業崗位非常寬泛且充足。

3)工資待遇

除了銷售,即醫藥代表,其它研發、生產、藥品監管、臨床監察等職位薪資待遇普遍不高,這也是該行業讓人最為抗拒之處。


“我不是學醫的,畢業了也不去藥廠工作”,藥學工作者的108選擇


4)如何選擇適合你的職業

如果你選擇了藥學專業,建議還是考慮讀碩士或者博士。因為醫藥行業對博士、碩士的需求量是很大的。尤其是研發崗位,極度稀缺人才。而在市場上,高學歷受重視的幾率也大一些。

選擇的宗旨:自身興趣、性格、能力結合行業現狀、薪資待遇等因素綜合考量:

  • 高校、研究所科研:熱愛科研的博士們。
  • 藥企藥物研發:藥學專業的碩士、博士,專業技能強而愛好研發者。
  • 藥企藥物生產:專科、本科畢業生,工資普遍不高,但穩定。
  • 監管部門藥物分析:藥物分析專業學生。
  • 藥監局、衛生局、防控檢疫部門公務人員:公務員工作穩定,但要求也很高,門檻很高。
  • 藥店執業藥師:需要考取執業藥師證書。
  • 醫院藥劑師:需要證書及非常專業的技能。
  • 臨床藥師:需要臨床藥學專業畢業生。
  • 臨床實驗招募員、監察員:收入還可以,工作很有意義,但是需要到處跑。
  • 醫藥代表:收入與吃的苦成正比,收入相對客觀,但性格內向者或許不適合。
  • 化妝品行業:藥學生去化妝品行業,門檻低,輕鬆,收入也可。
“我不是學醫的,畢業了也不去藥廠工作”,藥學工作者的108選擇


存在問題

1)民間有語:"生化環材,四大天坑”,那麼藥學作為生物及化學的交叉學科,不負眾望,坑了一大批心懷夢想的少年。

這主要是因為中國生命科學、醫學、化學等相較於國際先進水平依然處於非常落後的地步。且由於社會大環境重視經濟發展,醫藥行業得不到足夠重視。醫藥行業缺少完整行業鏈,且醫療體制諸多弊病,亟需改革,導致整個行業發展緩慢,甚至多年停滯不前。


2)就業率雖然高,但是薪資待遇低、不理想。外行人都說醫藥行業暴利,可是利潤都進了藥企的口袋,實際醫藥工作者的收入甚是單薄。

稍微好點的醫藥代表,也是拼命跑業績得來的辛苦費。且最近些年的國家政策非常不利於醫藥代表的發展。


3)研發領域極度殘缺。可以說中國真正意義上自己研發的新藥只有青蒿素,其餘大多是仿製藥。藥企大部分的研發費用都用於仿製新藥。這是因為新藥研發週期、風險都很高,需要投入大量人力、財力,國外的藥企巨頭,幾百億的投入,十年的時間,才能研發出一個新藥,很顯然中國沒有哪家藥企有這個魄力和實力。

“我不是學醫的,畢業了也不去藥廠工作”,藥學工作者的108選擇


4)科研水平跟不上。藥學是一個綜合性非常高的專業,研究人員的專業性往往不夠,做藥物研發比不過生命科學,做藥物合成又比不過化學專業的人員。國家每年撥給醫藥行業的科研經費,大頭還是給了醫學。

“我不是學醫的,畢業了也不去藥廠工作”,藥學工作者的108選擇


發展機遇——前景

醫改浪潮下,藥學行業愈發受到重視。

1)用藥安全、人民健康問題日益得到重視

“如何能有效保證用藥安全”,這是國家衛生健康委和人民日益重視的問題,因此對藥學人才的需求日益急迫,也為藥學從業者帶來了新的機遇與挑戰。

在人民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的形勢下,藥學工作者依然任重道遠。

“我不是學醫的,畢業了也不去藥廠工作”,藥學工作者的108選擇


2)新藥研究的突破

我國的新藥,近年來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例如,諾貝爾獎授予中國科學家屠呦呦,以表彰她的研究團隊在青蒿素的發現及其應用於治療瘧疾方面所做出的巨大貢獻。青蒿素的問世,挽救了數以百萬計瘧疾患者的生命,彰顯了中國新藥研發團隊的巨大潛力。

藥學是永不會過時的“朝陽”專業。人類活著一天,就要面臨一天的疾病困擾,就對健康生活有源源不斷的需求,就需要藥學工作者的艱苦付出和貢獻。


“我不是學醫的,畢業了也不去藥廠工作”,藥學工作者的108選擇

寫在最後

雖然醫藥行業現在的薪資待遇不理想,但是這是為人類健康事業奮鬥的神聖事業。作為新時代的青年,不應對利益趨之若鶩,始終是需要那麼一小部分人,為理想而甘於坐冷板凳,為社會做貢獻的。



我是@返璞, , 。歡迎關注我,歡迎在評論區分享個人職場經歷、煩惱、危機,分享你的真知灼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