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传统武学一直是神话与谎言共存、真功与“腥话”难分的

其实,中国的传统武学一直是神话与谎言共存、真功与“腥话”难分的。武侠小说本是为成年人们的写的童话”,但人们却想当然的信以为真。下面,我们就来看看那些被人沉迷颂扬的传统武学“神话”吧,希望所有人都能清醒过来,善待我们的武术,善待自己的时光。


中国的传统武学一直是神话与谎言共存、真功与“腥话”难分的


推手的神话


推手,本是一种在特定前提下训练如何巧妙使力的技巧,这种技巧若能达到巅峰,确实可以四两拨千斤。但是,他的前题条件是许多人忽略了的在于:较技双方必须先要搭手。可是,真正的性命相搏,或是在无规则的技击竞赛中,没有人会先按照规定跟你搭手。因此,太极拳的推手这一原本就是门内师徒之间、师兄弟之间的一种再是平常不过的训练方式。

它无非就是训练双方利用杠杆原理破坏对方的平衡,培养自身的感应能力。这又与一击必杀的技击功夫有什么必然的关系呢?可是,有的人为了把太极拳夸大,在没见过真正的太极拳功夫到底应该是怎么样的情况下,就把推手说的神乎其神。现摘录几段奇文可见一斑!


中国的传统武学一直是神话与谎言共存、真功与“腥话”难分的

“跟(吴)鉴泉大师学艺,双方四手相接,对方的五脏六腑在腹内翻腾,隧不得不大喊:‘老师放手,受不了了。’”这哪是推手,是在上电刑!

“青年杨禹廷从上往下双手轻轻顺褥垫往下捋,令他吃惊的是,鉴泉大师身体浮悬起来。”谁听了都得吃惊!

“这位买家扶筐而入劲,王老师在瞬间松空后看他一眼,此人被飞身发放至门外跌于街上。”这说的是王茂斋先师,眼睛都能发出凌空劲!

“有一次掌按上他左胸,老爷子看看我,吃吃一笑,我已被发出四五米之外。”这说的是吴图南先生,连笑声都是凌空劲。

其实,吴图南先生对这种所谓的“凌空劲”是这么诠释的:“生物电是个实用的东西,是微波,碰到阻力就回来。我们本身的电在细胞里,经过相当时间的锻炼,使骨骼、关节、肌肉电离子、生物电能传到外面,原来没有科学名词,定名‘凌空’。”凌空劲在应用时的局现性很大:“是双方刹那间劲、气、神的组合,应用是要条件的,抓住时机,在一瞬间用神拿打对方,方能奏效,若你给瞎子使凌空劲就没用。”

另外,太极拳史上有一个杨班候。都说杨班侯相当的能打,技击功夫在当时是超一流的。可不曾见到记载他的任何传闻当中有哪一次是推手打的人的。跟那位号称有“千斤力”的刘先生比武时,用的是“搬拦捶”截击。他父亲仙逝时,他想废了大师兄王兰亭,师兄弟之间是用乱采花(散手)较技的。杨班侯最终还是用拿手的绝技搬拦捶,而王兰亭知道不能接这一手,用倒撵猴破开。因此,我们说,推手是特定的文明游戏规则下的产物,而真正的比武和自由搏击是没有特定规则的。这也是现代太极拳无法上擂台的真正原因。因为,太过于夸张推手和停滞于推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