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發球,亞洲選手有砍式、弓式,感覺歐洲選手少用,為什麼?

牧野童


乒乓球發球方式方式很多種,亞洲國家的球員發球方式比較獨特,總想通過發球方式的變化來迷惑對手,爭取主動權,而歐洲選手注重打法,少於發球方式的變化。


cqlhdaq


乒乓球發球方式有很多種,砍式,弓式等發球動作比較受到亞洲選手的歡迎,相反歐洲選手使用的卻比較少,為什麼呢?

我覺得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1.中國乒乓球的影響力:眾所周知中國乒乓球一直都是獨步乒壇,雖說現在日本乒乓球已經有崛起的趨勢,但是並不影響中國在乒壇中的地位,中國依然是乒乓球一哥。鑑於中國隊有這種成績,其他國家紛紛研究中國的運動員,無論是發球方式還是技戰術套路,特別是中國運動員尤其是女子運動員使用勾手發球(砍式)用的比較多,而且迷惑性強,在實戰中得分率比較高。外國運動員看到了這種發球效果好,就紛紛去研究模仿,久而久之就對亞洲乒乓球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力,所以這種發球亞洲選手用得比較多也不足為奇。

2.中國國內競爭激烈,部分運動員去亞洲各國執教:中國乒乓球之所以這麼強大,得益於乒乓球的層層選拔制度,部分運動員打不上去國家隊的或者在國內難以成名的選擇去國外執教,亞洲各國是他們的首選目標,他們帶著中國隊的訓練方法,打法體系去國外執教,教出來的自然也是中國式乒乓球,無論是發球技戰術套路都是自己在國內總結出來的,哪種發球實用,哪些戰術合理,他們都完完整整地帶到亞洲各國去了,那衍生出來的也是自然跟中國選手的有幾分相似了。這個原因也會導致亞洲選手使用中國式發球的人數比歐洲的多。

3.歐洲的打法體系跟中國的打法體系有一定的區別:要知道歐洲運動員的訓練方法跟中國乃至亞洲各國運動員的訓練方法是不一樣的,歐洲運動員主打反手攻擊力,而中國及亞洲運動員主打的是正手,打法體系的建立不一樣,對乒乓球的認知理解就不同,所以無論是發球打法套路歐洲運動員跟亞洲運動員都是有很大的區別。

為什麼改大球之前歐洲運動員一直難以出成績?因為40賽璐璐球的時候,球的旋轉強,速度快,歐洲運動員主打力量,身高臂長導致擺速慢,跟不上亞洲運動員的打法,這是打法方面的問題,另一方面是器材的問題,亞洲選手大部分使用粘性套膠,旋轉強,而歐洲運動員幾乎清一色使用澀性套膠,速度快,力量大,旋轉相對差一些,因此在40賽璐璐時代歐洲運動員一直難以出成績。但是改球之後,歐洲運動員就能跟亞洲運動員相抗衡了,球的旋轉減弱,球速變慢,回合增多,這些正合了歐洲運動員的心意,他們能放開來掄,大開大合的打法成為了主流。

所以說歐洲運動員推崇的是力量型打法,跟亞洲運動員主打旋轉是完全不一樣的,對於乒乓球的認知理解完全不一樣,所以也會導致發球,技戰術不一樣,這也能夠解釋為什麼砍式發球歐洲運動員少用。

4.對於比賽規則的尊重原則:砍式發球也就是勾手發球,在很大的程度上需要一定的合力,在大大小小的比賽中,使用勾手發球因為拋球問題被警告過的運動員是亞洲運動員居多,歐洲運動員很少會使用這種發球,即使用這種發球,他們基本不會回拋,是處於對比賽的尊重,他們認為這種利用比賽規則鑽空子的行為是不光明的,為了避免發球回拋,他們基本上很少使用這種發球。

以上就是亞洲運動員使用勾手發球(砍式)比歐洲運動員要多的原因了,如果有什麼不一樣的見解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歡迎關注公眾號:狂魔話乒乓,關注有機會獲得器材哦。


狂魔話乒乓


因為身高體型的原因,歐洲人主流為力量型發球及重炮型打法。亞洲人普遍使用技巧多變,步伐靈敏,發球多旋轉為主打。


365遊動的魚兒


生理結構和習慣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