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無用論:其背後是理想與現實的認知誤差

你看, 他沒上學掙的錢比你還多幾倍,你一個堂堂一個本科大學生掙這麼點錢夠幹嘛的。

因為這句話,你開始陷入了沉思,心裡不斷在想為什麼我拼了命了去學習,換來了這個樣子?

讀書無用論:其背後是理想與現實的認知誤差

所以你開始懷疑讀書是不是真的有用

你開始不斷否定自己,然後到處說自己讀書了這麼多年的書,結果還不如一個沒上過學的。

其實在你思考這個問題時,你就真的變成一個沒用的人了。

讀書無用論,最早來源於孔子的得意弟子子路,他對孔子說:"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讀書,然後為學?。

後來歷史上出現了多個版本的讀書無用論,並一直流傳到今天。


讀書無用論:其背後是理想與現實的認知誤差

讀書無用

其實只是部分群體的認知誤差

我們從一出生,就被灌輸了一定要好好學習,只有學習了才有出道的思想。所以我們也不去想這個話是不是一定是對的,認為只要讀了書,就一定能夠出路。

讀書無用論:其背後是理想與現實的認知誤差

努力學習

秉著這個想法我們一路拿著優異的成績和家長都表揚走入了小學,初中。直到高中後,你發現自己的一波初中同學有的已經不讀書,去外面拼搏了,結果拿著很高的工資,過著很好的生活。

這是你第一次懷疑自己讀的書是不是真的有用,所以還是比較單純。你開始詢問同學們的意見,發現同學們都說讀書肯定有用的,只有少部同學認為沒用。

所以你堅持了下來,繼續不斷努力,終於你高考了,覺得自己考的還不錯,肯定能考好的本科大學。那年七月你收到了大學的錄取,滿懷著希望去讀了大學,認為自己終於可以實現自己的理想了,就這樣不知不覺的,你渡過了大學的第一年。

暑假時,你得知你一個沒讀大學的同學在外面創業,做的風生水起,你再一次懷疑讀書是不是真的有用

這一次你比較聰明,沒有再去問同學們的意見,你跑到大街上問了幾個人。

得到答案是:70%的人都說讀書是有用的,另外20%的人說要看怎麼讀,只有10%的人說我就沒有怎麼讀書,但依然過的很好。所以你再一次相信了讀書是有用的。

拼死拼活的,你終於以優異的成績畢業了,心裡想著,這下我應該比他們強了吧,我成績這麼好。但事情似乎沒有那麼簡單,找工作時你碰了第一次壁,但勉強找到了一份好工作。

讀書無用論:其背後是理想與現實的認知誤差

找工作

那年過年你回家了,親戚問你,你工資多少,你說5000,親戚說你不是好本科大學畢業的麼,工資怎麼就這麼一點,夠幹嘛的。

所以你再一次懷疑自己讀了這麼這麼多書到底有什麼用。這一次你再也沒想通為什麼,並且一直百思不得其解。

所謂讀書,只不過是一個讓你成長的路子。在這個路子裡,你首先要學會成長,才能學會學習。不然你就會慢慢變的覺得學習是真的無用,因為你已經偏了。輟學的比爾蓋茨真的是因為能力很差嘛?學習成績差的馬雲其他方面也差嘛?其實在這個過程中,你只學會了讀書,而別人已經學會了成長。

讀書無用論:其背後是理想與現實的認知誤差

學會成長

2009年,一位上海大學生因為在校點不到外賣,於是和別人一起合作創辦了餓了麼互聯網餐廳,後來餓了麼不斷髮展現在也是國內知名外賣平臺,這個大學生就是上海交通大學的張旭豪,2019年他已經位列胡潤富豪排行榜的第747名。同樣的在2015年,也有一位大學生因為沒有自行車,創辦了ofo,實現了自我的發展。

所以現在你還說讀書無用嘛?,如果不讀書,誰又會想到這個創業機遇?所以在大環境的背景下,讀書無用論只是部分群體存在認知誤差的謬論,根本值不起推敲。


讀書無用論:其背後是理想與現實的認知誤差

認知誤差的背後

是這些人的刻意逃避

經過認真分析後你會發現在全國所有人口中,讀過本科不過才3%,而讀過專科才不過5%。所以,這才是讀書無用論流行的根本原因。其實自己的不讀書只是因為自己曾經的認知誤差,而為了掩示自己的認識誤差,所以這些人選擇了刻意逃避,並大肆鼓吹讀書無用論點觀點。

同時,在這波大肆宣傳中有兩類人表現的比較明顯。

讀書無用論:其背後是理想與現實的認知誤差

學歷佔比



01 心裡自卑,不思進取

學歷就像是一門鏡子,只要一照就能立馬反應你的真實情況,雖然不一定全部對,但很多人對此還是十分自卑的。所以這部分學歷低的人為了刻意逃避,誇張的把讀書形容成一件無用的事,從而追求心裡的安慰。

而另一部分安於現狀,不思進取的人,他們不敢去努力,去嘗試。他們希望有人跟他們說學習(努力)是沒用的,從而掩飾自己自己不努力的悲哀,以達到心靈的平衡。


02 底層精英,高層大眾

這個社會百分之八十的財富擁有在百分二十分的人手上,而這部分人通常被稱為社會的精英,我們都知道精英這一層級都是很難得的。但凡事都有優勝劣汰,處於精英底層的人害怕自己的地位被剝奪,所以也到處傳播讀書無用的謬論,期待自己的地位能夠很好保住。

與底層精英相匹配的那部分就是大眾裡的高層,他們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所以他們在不斷努力中,但卻經常被各種人打擊,從而慢慢的開始懷疑自己,逃避人生。最後到處傳播讀書無用的謬論。

這部分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刻意逃避,以為自己可以逃避的掉。殊不知,你越逃避可能就越危險。


讀書無用論:其背後是理想與現實的認知誤差

不是讀書無用

而是你沒用

讀書無用論:其背後是理想與現實的認知誤差

這麼多人依靠著學習,過上了好的生活,為什麼沒有你?你思考過麼。所以歸根結底起來,並不是學習無用,而是你沒用,你沒有領悟到學習的方法和精髓


01.讀書不是讀死書,死讀書。

每一個成功的人背後,不僅有著淵博的學識,還擁有著靈活變通的頭腦。在信息萬變的時代裡,如果你還死讀書,那麼肯定是不行的。

因此在你學習的過程中,你必須要學會一些屬於你自己的本領,這樣你才能以不變應萬變。讀死書的會變成一個讀書的機器,難以適應社會的發展。而死讀書的人雖可以適應社會的發展,但卻難以過上更好的生活


02學會方法至關重要

讀書無用論:其背後是理想與現實的認知誤差

  • 學會讀書的同時要學會思考。很多人學習就是為了考試,也從不去思考為什麼。社會總在變,思想潮流也在變。今天這個東西有用,或許明天就被淘汰了。所以我們需要去思考它的合理性和必然性,當然最重要的是要學會養成思考的習慣。
  • 學會讀書同時也要學會獨立。為什麼要學會獨立?很多人在學習中,什麼事情都是父母做,自己什麼都不做,這樣的你就喪失了獨立的能力。那些成功的人很多都是自己獨立努力上來的,所以獨立很重要。
  • 學會讀書的同時還要學會細心和堅定。我們通常說細節確定成敗,一個沒擰緊的螺絲釘可能會使整個機器毀壞。與此同時我們還要學會堅定,總是動搖的人往往一事無成。

所以,真的不是讀書無用,而是你沒用。

讀書無用論:其背後是理想與現實的認知誤差

結語

隨著科技和時代的進步,越來越多的人認清到了讀書的用處以及理想與現實之間的誤差。但仍有部分鼓吹讀書無用論的人存在,希望在社會的不斷進步中,這部分徘徊在理想與現實中的人能夠早日明白讀書是真的有用的。

最後,古人經常一生都在讀書,這其中必然有它的道理值得我們去探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