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記住這3點,能防90%以上的“栓”

今天,送給朋友們幾個預防腦血管疾病的小動作,小動作,大作用。每天抽空請多做做!


日常生活中記住這3點,能防90%以上的“栓”

1、張閉嘴

閒暇時經常做“張閉嘴”運動,即最大限度地將嘴巴張開,同時伴之深吸一口氣,閉口時將氣呼出。如此一張一閉,連續做30次。可通過面部的神經反射刺激大腦,改善腦部的血液循環,增強腦血管彈性,有利於預防中風及老年痴呆症的發生。



2、搖頭晃腦

平坐,放鬆頸部肌肉,不停地上下點頭3分鐘,然後再左右旋轉脖頸3分鐘,每天2-3次。可增強頭部血管的抗壓力,以及頸部肌肉、韌帶、血管和頸椎關節的耐力,減少膽固醇沉積於頸動脈,不僅有利於預防中風,還有利於高血壓、頸椎病的預防。


日常生活中記住這3點,能防90%以上的“栓”

3、打“耳光”

每天早中晚用手拍打雙耳100次,拍打時掌距約10-25釐米,力量適中,不可過猛。耳朵上分佈有79個穴位,經常拍打雙耳可刺激穴位,按摩經絡,促使氣血運行,增強機體免疫力,並能促進血液循環,防止動脈硬化,抑制高血壓形成。



4、聳肩

將雙肩上提,緩慢放鬆,如此一提一鬆,反覆進行,早晚各做5分鐘左右。聳肩運動為頸動脈血液流入大腦提供了驅動力,迫使流動遲緩的血液加速流向大腦,可減少腦血管供血不足和梗塞危險。


日常生活中記住這3點,能防90%以上的“栓”

5、捏腋窩

每天早晚各捏腋窩5分鐘左右。具體方法是:左手按捏右腋窩,右手按捏左腋窩,有節律地輕輕按捏腋窩肌肉。腋窩內蘊藏著9條動脈、1條靜脈、12條神經、5群淋巴結。按捏能使血液在心臟、動脈、靜脈及毛細血管週而復始地迴流通暢,並調節腦血流量,穩定血壓。



6、伸懶腰

兩手交叉於腹前,自胸至頭頂上伸似舉重樣,將腰帶起,如此數次。當身體長時間處於休息狀態或伏案工作過久時,肌肉組織內的靜脈血管就會鬆弛,並淤積很多血液,使循環血量減少。伸個懶腰會引起全身大部分肌肉的較強收縮,在持續的伸懶腰動作中,淤積的血液又被趕回了心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