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病“居然還可以治,”醫聖“張仲景有妙方

張仲景是一代醫聖,更是國醫的鼻祖。他撰寫的《傷寒雜病論》,是中醫史上第一部理、法、方、藥具備的經典,張仲景開辨證論治之先河,形成了獨特的中國醫學思想體系,對於推動後世醫學的發展起了巨大的作用。元朝明朝以後被奉為“醫聖”,甚至在廟供奉香火。張仲景是中華民族悠久文明史上最傑出的科學家之一,他的學說哺育了世代名醫,為中華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貢獻,至今依然是“道經千載更光輝”。幾十年來,經由他的手治好的病是不計其數,當然,其中也有很奇葩的。


”窮病“居然還可以治,”醫聖“張仲景有妙方

話說這當年張仲景來到洛陽行醫,在一個冬天的早上,忽聽門外傳來陣陣叫喊聲,張仲景出門一看,原來這是本村一個叫做張生的孩子。只見這張生破衣爛衫,骨瘦如柴,進門就撲通一下跪了下來,抱著張仲景的腿哭訴著說:“大人,聽說你醫術很高,請救救我這個無依無靠的孤兒,給我看看病吧!”張仲景一聽這孩子有病,忙拉過張生的手腕開始切脈,接著又看看張生的舌苔,又觀察這孩子的氣色,隨後輕輕又決斷地說:“從脈象上看你沒有病啊!”


”窮病“居然還可以治,”醫聖“張仲景有妙方

“不不,先生,我有病,我得的是窮病啊!”張生聲淚俱下簡述了自己的悲慘遭遇。話說這張生父母雙亡,他賣掉所有家產勉強埋葬了父母,地主又上門催債,可謂是禍不單行!因此他懇請神醫給自己開個方子,治治自己的窮病。

張仲景聽了張生的話,許久沒有吱聲。回想起自己行醫多年,治好的病千奇百怪,無所不及,但這治“窮”病,今個可是第一會遇見。張仲景沉思半天,默默地在紙上寫下這樣幾個字,也算是給張生治病的方子:“茅草根,洗淨晾乾,越多越好。”


”窮病“居然還可以治,”醫聖“張仲景有妙方

也許是趕巧,這年冬天,洛陽一帶沒有落一片雪,第二年春上也沒有下一滴雨,空氣乾燥,瘟疫蔓延。城裡的達官貴人紛紛來求張仲景給治病。張仲景和弟子來到張生家附近的一座破廟裡開始診治病人,根據瘟疫的病症,張仲景的方子裡總是少不了白茅根這一味藥,一兩三錢,多少都會有。同行們一看張仲景的藥方,紛紛仿效。一時間,這白茅根成了緊缺的金貴藥材,藥鋪脫銷,張仲景就介紹說張生那裡可以買到。這張生也是很是乖巧之人,見是窮苦人來買,便低價出售,要是達官貴人這些有錢的主,便隨行就市高價出賣。

有道是黃金有價藥無價,這場瘟疫過後,張生也大賺了一筆,連忙跑到城裡買了大批的糧食,分給附近的鄉鄰以度饑荒。鄉親們也是感恩報德,幫著張生蓋了幾間房子,從此張生也就過上了安穩的日子。


”窮病“居然還可以治,”醫聖“張仲景有妙方

過了一段時間,張仲景看看疫情已經過去,便要回南陽。張生熱情地把張仲景接到自己的家裡,一陣感謝之後,張生問起張仲景叫自己挖茅草根的事。張仲景微微一笑,說起了緣由。原來他根據洛陽一冬無雪,春季又幹旱,氣候乾燥定會使雜病泛起,瘟疫也會伺機而來。而這野生的茅草根素有清伏熱、消淤血、利小便的功能,自然更是治瘟疫的良藥。當時看到張生來求自己治窮病,又知道這茅草根是張生家鄉的盛產之物,為了幫助可憐的張生,更是為了求蒼生於危難,於是便有了那張治“窮”病的方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