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和高高之間的擬態親密關係

文:李郅

我們和高高之間的擬態親密關係

偶像對於我們有什麼意義?

我想,每個人的回答都會莫衷一是,但萬徑歸宗,隱藏在崇拜心情背後的,無不是粉絲的投射心理、認同心理、補償心理等一系列因素的共同作用。

選擇偶像的初衷,說的更直接些,就是你希望成為他,以及他可以代表你。

不同的偶像,粉絲類型各異。

比如最近挺立於輿論潮頭的某男星的粉絲,普遍是“豆蔻梢頭二月初”的青春少年。

我們和高高之間的擬態親密關係

再加上文化水平和素養的付諸闕如,當讓他們看不懂的現象迎面襲來,缺乏社會經驗的他們,難免一拍腦袋、感情用事,因維護偶像之名,行敗壞偶像之實。

某男星一路走來,可謂成也他們,敗也他們。

當看到為了維護偶像犯下彌天大錯的女粉絲,為了請求放她偶像一馬,而哭哭啼啼、江湖告饒時,彷彿看到了一個抹著鼻涕的懵懂嬰孩,對著虛空嚎哭:我再也不敢了。

但江湖不是你媽,它不相信眼淚。

相對於這一黃口孺子群體,高高的粉絲們普遍年齡偏長,有著一定的社會閱歷,而且我發現,幾乎每位都寫得一手好文。

我們和高高之間的擬態親密關係

在我的評論區隨便尋章摘句,都夠得上出版水平。

就是這個心智成熟、遇事有度的群體,在高高揮別了人間之後,卻瞬息群情激奮。

一個個懷念的獨奏,匯聚成鏗鏘發聲的和鳴。

他們是正義的捍衛者,但也是高高除了血親、姻親之外關係最為親近的群體。

親密關係包括和父母親人之間的關係,和摯愛之間的關係,當然也包括和朋友之間,但朋友之前一定要加上定語“真正的”。

我們和高高之間的擬態親密關係

粉絲對偶像喜愛的最高境界,就是和偶像之間建立這種擬態親密關係。

常收到不少粉絲的私信,說自己從來不追星,但不知道為了什麼,自從得知高高走了之後,心裡就特別難受。甚至還出現了和至親永別時的那種感受。

很明顯,她已經和高高完整建立了擬態親密關係。

而不少粉絲還會經常提到高高的父母,共情的心態,讓粉絲們能夠清晰感應到他們的喪子之痛。這種共情,遠遠超出了普通的偶像和粉絲之間的情感聯繫。

我們和高高之間的擬態親密關係

隨著這種擬態親密關係的舒緩發展,粉絲們會完全融入到偶像的生活裡,代入感極強地做到“一花悟世界”。

所以,有多少人以狂撒熱血的方式追捧瀝秋之美,就有多少人披肝瀝膽地鼓與呼、追與討。高高的一切,都是我們為之魂夢牽繫的。

昨天,有粉絲告訴我,高高生前發的代言品牌的微博不能點贊,不能評論,每次操作都會顯示內容正在被舉報。

我們和高高之間的擬態親密關係

我去試了試,果真如此。最大的可能性是,粉絲抱團去高高生前代言產品的官網留言抵制,字母三煞迫於無奈只好出此下策,先壓低影響。

高粉,真是一個可歌可讚的群體,為高高伸張正義的背後,沒有資本的力量,都是他們內心的悲憫與坦蕩。

那一段段擬態親密關係,持久而篤定,註定此生一直延續——那是高一層的偶像和粉絲的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