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第一次工作赚了60元工资,他都买了啥?不愧是当过皇帝的人

在日新月异、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中,很多人忙于奔波、乏于竞争,很多人以工资养家、以工资续命,工资对工薪一族来说是救命稻草、是生活期望。如何合理的使用工资是一门极深的学问,工资的使用方式和个人的成长环境密不可分:有的人经历贫困潦倒,所以勤俭节约、将所得工资存入卡中,不舍花销;有的人衣食无忧、顺风顺水,所以大手大脚,过着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生活,成为了典型的“月光族”;有的人目光长远、善于理财,将钱的作用发挥到最优化。工资虽然没有到达无可替代的地位,对于一个人乃至一个家庭却必不可少!

溥仪真的一无是处?事实打脸造谣者,一个举动让人叹服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鼓励众人“艰苦奋斗、辛勤劳动”,在默默奋斗的众人中,有一个不被关注、默默无闻的人,这个看似祥和的老人身上却蕴含着惊人身世。他就是末代皇帝溥仪,提到溥仪,关于他的各种传说就不绝于耳,像他和文秀的离婚案、和婉蓉的悲惨结局、去伪满洲国当皇帝、被太监欺负等各种难辨真假的传说。

溥仪第一次工作赚了60元工资,他都买了啥?不愧是当过皇帝的人

尤其在清末民初,他是众人茶余饭后的论资之一,是当之无愧的“流量王”,但这些明嘲暗讽对他公平吗?作为大清王朝的终结者,他是封建王朝的牺牲品,也是个人命运的掌舵者,被清王朝作为替罪羊逼上政治舞台;被自己的求生心逼出了世俗眼光。溥仪的一生大起大落、大喜大悲,他能够从高高在上的天子骄子位置甘心接受无权无势、平凡无常百姓身份,这个举措就令人叹服!这种如梦幻般身份的转变,如果没有极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很难存活于世。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溥仪用行动证明自己

新中国成立后,溥仪和众人一样要辛勤劳动、靠双手挣钱,那他对自己的首笔工资是如何处置的?他的首份工作又是什么?溥仪前半生的工作乃是最高管理层:处理政务、批阅奏折、品尝美食、挑选美女,他的后半生则在植物园度过。

溥仪第一次工作赚了60元工资,他都买了啥?不愧是当过皇帝的人

为了在社会上有一席之地,他被调去了植物园工作,自幼在皇宫中长大的他对各种花草的生长习性颇为熟悉,虽然他只是做简单地浇水、打扫工作,但他却极为认真负责。每次工作完就有一种巨大的成就感。工作不分贵贱,他在自己的劳动中收获了喜悦,这或许是他当皇帝是从未有过的体验。

有付出就有收获,溥仪的辛勤劳动得到了相关领导的认可,后来的他拿到了首笔工资60元。新中国成立初,百废待兴、物质匮乏,60元在当时是一笔巨款,是一个家庭几年的收入。拿到工资后的溥仪和众人一样欣喜不已,但他对此做出了如何地处置?

溥仪第一次工作赚了60元工资,他都买了啥?不愧是当过皇帝的人

溥仪的花钱方式令人动容,晚年才知生命真谛

有人猜测:他会将钱存起来,毕竟他需要生存,以便晚年养老或者应急用;有人说,他会去娱乐会所做各种挥霍,毕竟他曾经小时的各种待遇都是顶配!令人意外的是:这个被神化的末代皇帝先去买了一床被子,后来去买了精致的点心糖果,成为了会生活的“月光族”。点心糖果在当时是极为奢侈的食物,如果没有一定的家境支撑,一年甚至两年才能吃到糖果。

由此可见:溥仪虽然落魄,但骨子里与生俱来的优雅、生活的品味是不会改变的。在任何时期,生活还是需要仪式感,能够坦然接受自己辛勤所得的工资,说明溥仪已经实现了质的飞跃。喜欢吃糖果的人对生活一定充满了希望,溥仪并非特别乐观之人,但他在局势极为动荡、战争极为频繁的时代存活下来,就足以说明他对此后生活的珍惜!

溥仪第一次工作赚了60元工资,他都买了啥?不愧是当过皇帝的人

晚年的溥仪坦然从容了很多,即使去故宫被收门票他也表示理解;即使遇到了昔日赶他出紫金城的鹿钟麟,他也一笑泯恩仇;即使民间有很多抹黑他的各种传说,他也坦然笑之,不予理会。或许这样的人生才是他最渴望的。从清朝到伪满洲国到苏联到中国,一系列的经历,让溥仪对人生有了新的认知、对人生有了新的定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