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 La Land》:相愛未必能相守,以前要的不是這種以後

感恩節去過洛杉磯,低矮灰白的房屋,四處可見的棕櫚樹,在寒冬也仍不休假的太陽,儼然一副熱帶城市風情。

然而你不瞭解的是夜色籠罩之後,除開市中心以外的地方几乎沒有煙火氣息,彷彿白日裡所有熱鬧喧囂都隨著最後一縷夕陽的消逝而離開,逃逸進某個角落。

正如影片中豪華別墅內是縱情聲色的派隊,走出來後,卻是連一輛的士都招不到的寂寞街道。這座城,人們記住的是它的星光熠熠,而不知道黑暗中有多少人因夢碎而淚流。


《La La Land》:相愛未必能相守,以前要的不是這種以後


《La La Land》講述的就是一對在洛杉磯追逐夢想的男女的愛情故事。


Mia是個平凡的女演員,在不斷試鏡的同時靠在咖啡館做女招待維持生活;Sebastian是個痴迷(已經沒落的)爵士樂的鋼琴家,卻被迫在高檔飯店靠彈奏了無生趣的簡單樂曲過活。

兩人在彼此的低谷相遇,經過一系列巧合與誤解,最終成為一對幸福的情侶。為了兩人的未來打算,Seb答應了昔日同學的邀約,放下自身原則違心彈奏“新式爵士”。

在一次演出結束之後,Mia問Sebastian他有什麼打算,Seb故作鎮靜地回答“當然是去錄專輯,然後繼續巡迴演出,或許要持續好幾年。”Mia以為自己聽錯了,不停追問:那所有的演出結束之後呢?難道一輩子就呆在這個樂隊了嗎?“That’s it?”

其實兩個人都心知肚明,她想說的是Seb曾經的夢想:要開一間屬於自己的酒吧,可以和朋友彈奏自己喜歡的爵士。可Seb不斷迴避,兩人最終因為這個問題大吵一架,不歡而散。

只能說,當時兩人都尚未明白生活的殘酷之處。一心追逐夢想的人固然可貴,他們卻也往往因此看不見其他事物。夢想是多麼美好啊,彷彿抓住之後人生就此完滿,可實現夢想之後呢?五年之後,當Mia成為蜚聲國際的女星,Seb也如願擁有了一個能隨性發揮的舞臺,卻不知他們是否懷念當年出租小屋裡的快樂?


《La La Land》:相愛未必能相守,以前要的不是這種以後


其實,從一開始他們本就是截然不同的人。

SeB是如此倔強,像他所喜歡的爵士樂那般不羈。開頭的一場吵架就已經奠定他的性格基調:有自己的堅持,不願妥協,只要能繼續彈奏喜歡的pure jazz,生活將就一點也沒有什麼。

最難能可貴的,是這份真情並未被被現實磨滅。誠然,所有人在最初的時候都懷著對夢想的熱情來到這座城市,在追求理想的同時做著一份不喜歡的工作養活自己。可是到了後來,熱情逐漸退卻,理想難以為繼,餬口工作反而成為了生活支柱,此時還有幾人在乎本心?

就如試鏡時玩著手機的女人,和看其他演員檔案的男子,或者早已經把對於新演員來說無比重要的callback當成一次走過場而已。


《La La Land》:相愛未必能相守,以前要的不是這種以後


Mia雖然同樣懷揣夢想,但作為一個女演員,需要時時在意他人的評價與看法。

試鏡時被打擾了不能生氣;評委不專業不能抱怨;不想參加社交活動,卻又耐不住小姐妹的勸說,結果是如她想象一般成為了一場“social calamity”。甚至就像所有貧窮卻美麗的女演員一般,她也交往著一個不合心意卻相對富裕的男友,在維持體面生活的同時還能有個人消遣解悶。

所以當Seb吵架時說出“you are an actress, what are you talking about”的時候,除了指Mia對音樂的不瞭解之外,多少也暗含著人們對女明星的存在的一種刻板印象:面容姣好,身材傲人卻大腦空空、沒有個性。


若是一切順利,天降福緣,或者兩人都是可以為愛不顧一切的痴男怨女,廝守一生倒也未必不可能。

可他們卻都明白,藝術同樣是畢生所求。所以分別之際,沒有聲嘶力竭的哭號,沒有撕心裂肺的爭吵,有的只是依依不捨的情話:“I am always gonna love you.”

在最後試鏡一幕,Mia唱著“She would do it, again”,大概是對兩人愛情最好的註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