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愛的孩子長大後人生有多蒼涼?

1918年春,有位年僅三十四歲的青年病逝於上海寶隆醫院。他是因為無節制的飲食而導致的腸胃病,住院期間,醫生要求他不吃甜食,他卻跑到街上狂吃海吃,結果導致腸胃病加重。在他死之後,在他的病床下面找出許多糖果紙,他就是愛糖如命,有“糖僧”之稱的近代作家、詩人、翻譯家蘇曼殊。

蘇曼殊,一生能詩擅畫,通曉漢文、日文、英文、梵文等多種文字,可謂多才多藝,在詩歌、小說等各種領試皆取得了成就,這樣一個才氣縱橫的人,為什麼為年僅三十四歲就英年早逝?當我們看了蘇曼殊短暫的一生,就會知道這個從小缺愛的孩子一直都沒長大,他一直是那個渴望愛又怕愛會傷害他的小孩,讓我們一起來看蘇曼殊可悲可嘆的一生。

名不正言不順的出生

蘇曼殊1884年出生於日本橫濱,父親是蘇傑生,在日本橫濱經商,他的生母不是蘇傑生的合法妻妾,蘇傑生在老家已有妻室,在日本娶河合仙為妾,後蘇傑生與河合仙之妹河合葉子私通,生下蘇曼殊。

蘇曼殊出生才三個月,生母便棄他而去,幸河合仙視蘇曼殊為己出,給了他母親的愛和關懷。

缺愛的孩子長大後人生有多蒼涼?


缺愛的童年

蘇曼殊出生後,父親蘇傑生礙於家族壓力,一直未予公開,所以蘇曼殊和父親隔閡叢生,再加上河合仙曾與日本人結婚,生有一女,蘇曼殊總以為自己是個拖油瓶。

五歲時,蘇家因家裡媳婦生的都是女兒,考慮香火繼承正式接納了蘇曼殊,把他接回香山祖居。蘇曼殊不得不與養母河合仙分離,那僅有的母愛也遠離他而去。

幾年後,蘇傑生生意失敗,離開日本。蘇傑生妻妾多,對蘇曼殊諸多排斥,常呵斥打罵,給蘇曼殊幼小的心靈帶來莫大的傷害。身為父親的蘇傑生性格懦弱,懼怕妻妾,對他很少關心,父子關係極度冷漠。

在蘇曼殊十三歲時,他身患重病,家裡的人不僅不給他請醫生治病,還把他放在柴房裡等死。幸而他命大,逃過死神的追逐,但身體留下了病根。

缺愛的孩子長大後人生有多蒼涼?


失敗的初戀

蘇曼殊十五歲隨表兄到日本求學,在到養母老家的時侯,他遇到了一個叫菊子的女子。菊子溫柔美麗,給他受傷的心無限的安慰,兩人很快相戀了,愛得死去活來,他們的愛情遭到雙方家長的反對,菊子的父母打了菊子,菊子不堪忍受,選擇了跳河自盡,這件事情成了蘇曼殊一生揮之不去的傷痛。

貧苦的青年時代

在日本留學時,蘇曼殊加入革命黨,同學馮自由曾說:“因林氏只月助十元……,蘇曼殊乃刻苦自勉,遷於最低廉之下宿屋,所食白飯和石灰,日本最窮苦學生始居之。曼殊竟安之如素,不以為苦。每夜為省火油費,竟不燃燈。

1903年,因俄國毀約,不肯撤出駐紮在中國東北的軍隊,留日中國留學生組織了“拒俄義勇隊”,蘇曼殊也加入其中,還捐了很多錢,引起表哥不滿,中斷了助學金,蘇曼殊只好輟學回國,表哥僅給了蘇曼殊一張船票。“不給予現鈔”,在船上,蘇曼殊偽造遺書一封給蘇傑生,稱已自殺,從此與蘇家無關。

缺愛的孩子長大後人生有多蒼涼?


天真還是愚蠢

回國後,蘇曼殊結交了許多朋友,如陳獨秀、宋教仁等,大家都很喜歡他,對他評價頗高,看陳獨秀說:“在許多舊朋友中間,像曼殊這樣清白的人,真是不可多得了。”孫中山說:“太虛近偽,曼殊率真。”

有一次,他問章太炎:“子女是從哪裡來的?”章太炎感到不好作答,便說:“你去找本男女衛生知識的書看看就知道了,何必問我?”蘇曼殊卻說:“書上不是說男女結合才能生子,可事實上卻有例外,我們那兒有一個女人,丈夫外出三年未歸,她照樣生育,這不是說明女子不需要男子也可以單獨生子嗎?”旁邊的人聽說了都笑不做聲,章太炎也保持沉默,蘇曼殊還以為眾人被他難倒,洋洋自得。

缺愛的孩子長大後人生有多蒼涼?


吃貨附體

朋友們都知道他喜歡吃牛肉,抓住這一點來開玩笑,一天他與朋友聚會,他進浴室洗澡後,有人故意揚言要下館子吃牛肉去,還拼命製造出各種聲響,似乎大家已經開了門,馬上就要走的樣子。蘇曼殊在浴室聽見了,披著浴巾就跑出來,連忙大叫:“等等我,等等我!”連身上的水珠都來不及擦乾,朋友們看著他狼狽的樣子,鬨堂大笑起來。

他的朋友陳去病買回一包栗子,他和陳去病父女一同吃,吃完了,陳家父女休息了,蘇曼殊悄悄跑出門去又買了一包,陳去病勸他:“栗子吃多了會漲肚子,還是少吃一點好。”蘇曼殊吃興正濃,根本不聽,把一包栗子全吃完。那天夜裡,蘇曼殊肚子果然脹得難受,他哼哼唧唧一晚上。

柳亞子送他二十個芋頭餅,他一頓吃下去,弄得肚子痛得不能起身。有人和他打賭一次吃下六十個包子,他吃到五十個時,朋友勸他別吃了,他堅持非吃完不可,還和朋友吵了一架。

看似他任性,不懂節制,從心理學分析他缺愛,在食物上得到滿足的感覺太好,食物就是愛的替代品,他需要愛,就拼命吃以得到滿足。

缺愛的孩子長大後人生有多蒼涼?


神經質畏鬼

由於蘇曼殊從小沒有親人的關懷,他多愁善感,患上了嚴重的抑鬱症,常常神經兮兮的,被人喚作“蘇神經。”他寄住在劉師培夫婦家中,有一次劉師培夫婦已經睡了,突然看到一人赤條條地推門而入,莫名其妙地破口大罵。就著昏暗的燈光,劉師培看清那人就是蘇曼殊。

蘇曼殊向來怕鬼,身體衰弱以後對鬼就更害怕了,朋友們故意晚上講鬼故事嚇唬他,以為逗樂。一天晚上,大家圍坐一起談鬼,蘇曼殊閉著眼睛坐在牆角不敢作聲。睡覺後,他輾轉反側,不能入睡,邵元沖和他睡一起,問他為啥?他說尿憋得難受,邵說為什麼不去廁所,蘇曼殊說藍面大頭鬼在外面,邵感到好笑,便起床披衣送他去屋外小解。

愛糖如命

蘇曼殊最愛吃糖。有一次朋友來看他,他苦於無錢買糖吃,發現朋友兜裡有三塊錢,並不徵得朋友同意,隨手平分,掏出一塊半,隨即外出,轉眼之間,就從街上買了不少摩爾登糖回來。

還有一次,他實在沒錢買糖吃,竟然把自己的金牙敲下來換糖吃。

蘇曼殊為什麼這麼愛吃糖?是不是小時侯沒人買糖給自己吃長大了出於補償心理,不停地吃糖,還是生活太苦了,想要一點甜?

缺愛的孩子長大後人生有多蒼涼?


揮霍的窮人

有一次,孫中山讓宋教仁接濟蘇曼殊二百大洋。蘇曼殊接錢後狂喜,然後廣發請柬,大宴賓朋,孫、宋二人也是被請的人。接到請柬後,孫、宋兩人對視,哭笑不得。

悲傷的愛情

蘇曼殊曾三次出家,卻全然不守任何清規戒律。告別撕心裂肺的初戀,他愛上過許多美麗的女子,卻沒有一個有結果,他祟尚柏拉圖式的精神戀愛,不願走入世俗的婚姻之中去。他渴望得到愛,初戀留給他死亡的陰影,他又怕愛,這種矛盾的心理折磨著他,讓他一輩子都得不到解脫。

才子的隕落

蘇曼殊常暴飲暴食,不懂節制,魯迅曾說朋友中有個古怪的人,有了錢就喝酒用光,沒錢就老老實實過活,這個人就是蘇曼殊。他一頓飢一頓飽是常態,所以腸胃大有毛病。生病期間不聽醫生勸告,故態復萌,狂吃海喝,結果因腸胃病去世,留下世人無數的嘆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