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的月亮沒那麼圓


永居條例的徵求意見,是有網絡以來關注度最高的立法類議題。從公共信息安全管理的角度看,屬於現象級網絡事件。
從2月27日公佈至今,和條例相關的信息超過20億條。和以往不同的是,針對這一條例的討論普遍理性,無論是從條例出臺的背景、相關條款的建議,還是條例出臺的必要性、涉及機構和專家的安全性,網友基本上都表現得有理有據。
這是一次良性的官方民間互動,但會否有良性的互動結果還不好說。十來天的網絡反應,也讓司法部、國家移民局感受到了條例推出的巨大壓力,雖然召開了座談會,聲稱會充分考慮各方意見,慎重推動立法步驟,但相關的質疑和討論仍然沒有結束。
關於條例條款,分析和建議很多,我不贅述。基於這次討論從信息路徑和信息心理上反應出來的民意民心,簡單的聊一下我自己的看法。
很顯然,中國老百姓已經不好糊弄了。大家的民族自尊心在普遍迴歸,外國人不再被仰視。
不要小看這個情結。過去的一百來年,中國人是被欺負的對象,你不讓賣鴉片就拿大炮轟你。文化上,全面自我矮化,各路人馬以西學東漸、洋為中用為傲,禮儀之邦開始學習強盜範式。精神上,被殖民逆來順受,住租界光宗耀祖,官方民間見洋人高人幾等。


新中國成立,開始在圍追堵截之中,艱難的開啟工業化。這時候的中國人,窮一點苦一些,但不在外國人面前低聲下氣。挺直腰桿子和美國打了兩仗。蘇聯撂挑子,自力更生引進人才發展工業、軍工。中國人的民族自信開始迴歸。
有了工業化的基礎,具備了改革開放的前提。這幾十年大家日子過好了,代價也不小。教育上,全面西化,英語通吃,只要聽見講外語的,就覺得莫名的高貴。學術界全面推動媚外,經濟界全面擁抱崇洋。中國人開始被抽掉了骨頭。
這是發展的代價。永居條例就是這種大勢下的產物。以國際化之名,行新殖民之實。我們有引進外國人的必要麼?當然有。怎麼引?既要以史為鑑,也要顧及現實。
我們是一個文化、文明傳承完整的國家,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生生不息,經歷過多次因外患導致的民族災難。盛唐止於藩,大宋止於蒙,明朝止於滿。五代十國混亂七十載,五胡亂華昏暗百餘年。
滿清荼毒二百餘年,外辱欺凌百餘年,人口論禍害幾十年。中華民族被牢牢的貼上了劣等民族的標籤,各色人等動不動就是民族劣根性。紅毛白皮的強盜蠻夷,成了文明的代名詞。說漢語夾雜幾個英語單詞,成了顯示高貴的與眾不同。

趨勢可以造,規律不可違。這種對國外的無條件仰視,隨著信息流通和實踐對比,逐漸的變成了現在的平視。文化上則完全可以俯視。中國人的心氣兒回來了,精神頭回來了。因此,大家不會不顧現實而仰人鼻息。
什麼現實?出口轉內銷的不明來路專家,持續多年推動中國學習西方成立移民局,忽悠的原因是人口縮減、勞動力不夠、老齡社會、人口紅利消失等。這幫子數典忘祖的玩意,不會呼籲取消計劃生育,擴大人口基數。一邊是鼓動中國人口內控,一邊是鼓吹引進外國人口,何其混賬。
這些所謂的智庫、機構、專家,代表的並非中國人的利益。沒錯,美國是個移民國家,因為它是完全搶了印第安人的家園,全部是移民。歐洲的現狀已然不堪,未來看得見的移民麻煩。這些歪鼻子理論本來就行不通,怎麼非要按到中國頭上學習一把?禍國殃民。
引進低端勞動力,這要麼是書房裡的夢話,要麼是滿肚子壞水的屁話。全世界最勤勞的民族就是中華民族,沒有之一。你指望這幫子子洋垃圾解決勞動力?不禍害你的社會治安、不傳染疾病、不坑蒙拐騙就燒高香了,不能不分青紅皂白的跪。先了解一下這類垃圾好吃懶做的程度,你都會懷疑沒進化完整。

要引進的是人才,不是垃圾。這個點網友聚焦得很多。當然也不是嫌棄窮朋友,但自己的人剛剛吃飽,娃不讓生,分紅利給外人並不能顯示我們的大度。花那麼多錢培養一些外國友人,國人的教育基本權力卻不能平等,問題很大。唐朝長安有70多個國家的留學生,禁止與唐人同住,學費自理。
基於國家地緣利益、國際政治政策需要的培養,網友並不反對。大範圍的進行國內外權力不對等的扶持,網友們很反感。主體民族的自信,不能夠因為這類不平等被消解。
民族自信的迴歸,是一個過程。伴隨著大家的逐漸富起來,出去的人多了,體會的看的也多了,越來越多的人發現了自我矮化的問題。國力增強,國人自強,民族自豪感也隨之加強。從貿易戰到華為,從香港到疫情,中國人越來越被教育得更加清醒。外國的月亮並不是更圓。
有人是很憤恨中國人民族自信迴歸的,因為只有打掉中國人的民族自尊,瓦解中國人的文化自信,才能徹底不讓中國人覺醒,才能有辦法對中國人展開新的奴役。因此我們的網上,針對民族團結、國人同心的攻擊很多,大多數並非外人,而是你旁邊的人。
永居條例的推動者們就是這類人,他們想方設法要從政策上參與頂層設計,最終的目的就是改造中國、弱化民族。摻沙子這一招,在歐洲已經得逞,我們不能重蹈覆轍。

好在大家醒了,開始不吃這一套,這就是民族自信。我平時坐電梯,有外國人就不上去,嫌臭!我覺得這些人沒進化好。我本人不希望我們的國家到處是這類臭人,要引進高端人才也應優先從外籍華人開始。


外國的月亮沒那麼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