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時代,基層醫生的重點工作在哪?

3月9日上午,隨著武漢青山方艙醫院休艙,武漢14家方艙醫院中已有12家休艙,據國家衛健委介紹,3月10日左右,武漢的方艙醫院有望全部休艙。休艙後,目前所有醫護人員休整待命。

後疫情時代,基層醫生的重點工作在哪?

3月8日上午,由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接管的江漢經濟開發區方艙醫院順利休艙。(來源:網絡)

方艙醫院的休艙,標誌著抗擊新冠疫情戰鬥取得了階段性勝利。在這場戰“疫”中,醫護工作者不顧危險、不辭辛勞,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踐行醫者使命,彰顯濟世情懷,用血肉之軀築起了保衛武漢人民生命健康的鋼鐵長城。

行百里者,半九十。現在的戰“疫“工作取得階段性勝利,為此也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但要想最終取得這個抗“疫”鬥爭的勝利,還有很多的工作要做。

疫情防控迎挑戰

疫情防控取得了階段性勝利,但遠還沒到慶祝的時候。現階段,各地陸續復工復產,人員的流動性增加,交叉感染的機率也在增加,這給基層的防控布控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

一是難度加大。在城市社區,因為外來務工人員增加,身份相對複雜,要對這些外來務工人員的健康信息進行收集整理和監測,這有不小的難度;在農村地區,春耕工作展開,農村集市將陸續解封,農村居民的活動半徑加大,這也將給基層醫生掌控居民的健康信息帶來更大的難度。

二是工作量增加。外來人員增加,收集信息的基數就變大;同時,在農村地區,農村居民也要開始農業生產,外出不在家的情況普遍增加,基層醫生在隨訪次數也要增加。這樣一來,勢必會增加基層醫生的工作量。


後疫情時代,基層醫生的重點工作在哪?

基層醫生武會奇正在挨家挨戶隨訪,檢測體溫做信息登記(來源:雲鵲醫)

診療服務待加強

在疫情爆發以來,基於防控需要,不少地區都關閉了診所、村衛生室的基本診療服務工作。以鄉村醫生為代表的基層醫生更多的精力都放在了和疫情相關的工作中去了,而對於一般的常見病、多發病和慢性病的診療服務上會因為時間精力問題欠缺許多。

隨著疫情防控工作的穩定和好轉,2月17日,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印發《加強疫情期間醫療服務管理滿足群眾基本就醫需求的通知》。提出對湖北省以外地區,要結合疫情發展形勢,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醫療服務,不得搞一刀切,不能採取停診的方式,將日常診療服務一關了之。之後,各省紛紛發文,要求合理有序恢復各醫療機構的相關診療工作。

同時,春季本就是一個感冒等常見病的高發期。所以說,隨著疫情好轉,在疫情防控的後半階段,疫情防控和常見病等普通診療服務必將經歷一個“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雙線作戰格局。對於基層醫生來說,是任重而道遠。

公衛工作查缺補漏

此番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對我國的公共衛生防控體系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也暴露了公共衛生服務工作中人員不足、能力偏弱的問題和短板。

公共衛生服務工作一直以來都是基層醫療服務工作中的重要內容,雖然還存在不少問題,但作為國家整個衛生健康體系中的重要一環,加強公共衛生服務的能力建設刻不容緩。

作為基層醫生來說,雖然有不少人對公衛工作持有不同的看法,但是從國家的政策來看,這些問題都將會逐步解決。而當下,基層醫生最重要的就要補齊能力的不足,補齊因疫情防控而落下的一些工作任務,這是一個查缺補漏的過程。

家醫簽約不能少

同樣因為疫情的爆發,與公共衛生服務暴露短板不同,此次在疫情的防控布控工作中,家庭醫生的作用越來越明顯,家庭醫生承擔起轄區居家隔離人員的觀察、體溫檢測及監測任務,疫情防控知識宣傳,為慢性疾病患者和不方便外出看病的居民提供送醫送藥服務。

所以在接下來的工作中,基層醫生可以很好的發揮家庭醫生對基層群眾知根知底的特性,繼續發揮家庭醫生對群眾疾病預防和慢性病管理的重要作用,把家庭醫生工作作為未來的一項重點工作來做。

後疫情時代,基層醫生的重點工作在哪?

家庭醫生在疫情期間為居民送藥(來源:網絡)

綜上所述,如果說在湖北疫情中心打的是一場突擊戰、殲滅戰,那麼遍佈一個個社區、一個個村落的基層,基層醫生要打的就是一場持久戰,現在才算是剛剛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