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動物鄰居》:央視這次震驚了所有人

北京,這座夢想之城。

是青年的理想

是成功者的天堂

高樓大廈,鱗次櫛比

燈紅酒綠,觥籌交錯

它見證了太多的起起落落。

來自天南海北的人帶著野心想要從這裡起飛。


一些成功了,另一些只能小心地收起自己破碎的夢想,獨自舔舐傷口。

城市裡的人們永遠在忙碌著,卻不知道生活在這裡的另一群生命,也同樣在掙扎求生。

當我們看到城市的另一面,我們會發現,當你下班在此踏上那條商業街,或許一些都不一樣了,因為你知道了這一路上不僅有擁擠的人群,還有一群小生靈,在相同的空間裡,與你共同生存。

《我們的動物鄰居》:央視這次震驚了所有人

就像紀錄片導演所說的:

動物總是被觀看的對象。它們不過是人類永無止境追求知識的一個研究對象。對動物的研究只是我們人類權力的一種指標而已。我們對它們知道得越多,它們就離我們越遠。

我想,這便是宇宙中最浪漫動人的事情——遙遠的相似性。一顆行星和另一顆行星,一個文明和另一個文明,一隻鳥和一個人,看起來沒什麼關聯。但相似,戰勝了遙遠。

《我們的動物鄰居》:央視這次震驚了所有人

郊野雖然沒有水泥森林,但依然屬於城市。北京有三分之二的面積是人煙稀少的山地。在城市的邊緣,沒有人潮擁擠,動物可以有更多機會和人類共享自然的饋贈。

《我們的動物鄰居》:央視這次震驚了所有人

但隨著城市觸角的延伸,這種機會正在逐漸變少。身處在兩種文明的邊界,但人和野生動物的關係並非一成不變。由敵對、到利用、再到共存。我們都在學習,如何適應彼此的存在。因為過去、現在、未來,我們和它們都不會離開這片土地。

《我們的動物鄰居》:央視這次震驚了所有人

如果說當動物進入職場以後會發生什麼呢?

肥貓是一家知名企業的老總,十多年的打拼讓公司發展非常迅速,很快旗下又創立了很多子公司。為了擴充公司隊伍,肥貓老總決定親自去動物市場招聘幾隻優秀的獵犬苗子,吸收到自己的總公司裡。

尖耳朵是畢業於知名大學的研究生,可以說是年輕有為,在經過肥貓老總的親自審核後,它順利獲得了一張通往肥貓公司的就職入場券。

尖耳朵就像很多剛畢業的學生一樣,對即將入職的大公司有非常多美好的想象。它覺得每天朝九晚五,跟著一大群西裝革履的同事一起搞項目,整天電話郵件忙個不停,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它已經迫不及待地想展開拳腳大幹一場了。

但是在辦公室裡觀察了幾天之後,尖耳朵對公司感到非常失望,它原來想象的是跟一群聰明、優秀又幹勁十足的傢伙在一起工作,實際情況卻恰恰相反,它發現辦公室裡的動物可以分成這麼幾類:首先是領導階層,這個階層以豬玀副總以及哈巴狗主管為主,它們溜鬚拍馬的本事,看起來比實力更強一些。

另一種類型動物以野牛為代表,它自恃能力高懷才不遇,所以總是心懷不滿,處處頂撞上司。還有一種動物就是蠢驢,它默默承擔了部門大部分的瑣碎工作,每天兢兢業業、勤勤懇懇。其他的像狐狸、笨豬之類的,能力普通,但是心眼很多。

尖耳朵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在這樣一家優秀的公司裡,員工群體竟然這樣良莠不齊?

這就是《職場動物進化手冊》當中的一個片段,你肯定會好奇了,如果你在職場,會成為哪種動物呢?

《我們的動物鄰居》:央視這次震驚了所有人

社會心理學的研究難度,是如何設計好的情境實驗,去證實或證偽一種猜測或解釋,找出隱藏的因果關係。這就跟醫學上的雙盲試驗類似,如果你明白雙盲試驗為什麼很重要,你也就知道為什麼人性不可靠。

人一生的成長就是社會性的過程,歸根究底,整本書還是圍繞人的社會性所展開,大概錯過社會心理學這個版塊對於人的知識結構而言還是有些許可惜的。但學術性教材,是用實證式的手段進行或量化或定性的分析。其間關於人本身的觀察,在社會群體中的表現,都有著豐富的研究成果以待檢閱。

書中有所常聽聞的“ 旁觀者效應”、“首因效應”等,都通過實際案例一一解析。在紛繁的現代社會,社會心理學既可以幫助瞭解自身行為,又可以用來解讀社會性事件背後的心理緣由。

這本書告訴我們,強大的社會力量總是在不斷地影響著我們的態度、改變著我們的行為。讀完這本書,你可能已經發現,很多時候人是很不靠譜的,我們常常被那個叫“社會影響”的東西帶著走路。

通過《社會性動物》這本書,我們會更加理解人的生活、態度、行為,以及身處的社會關係中的種種現象,能夠更加理性、寬容地面對自己和他人的種種關係,從而幫助人類這種社會性動物,活得更加從容和輕鬆一點。

《我們的動物鄰居》:央視這次震驚了所有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