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中國特色高水平專業群建設學校區別在哪?

甘肅職教


高等職業教育“雙高計劃”中的56所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與141所中國特色高水平專業群建設學校還是有較大的區別。

1.從建設範圍上看,兩者好比是“樣板樓”與“樣板間”;

2.從建設內容上看,猶如“全本劇”同“摺子戲”;

3.從建設標準上看,就是“頭曲”和“二曲”;

4.從院校數量上看,一個“佔點”另一個“顧面”。

綜上所述,從遴選條件、評審程序、建設內容和院校數量上不難發現,高水平高職學校的辦學綜合實力要高於專業群建設學校。

圖表給出56所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及該校特色專業群供大家參閱。





職教動態


這兩個是有一定區別的,高水平高職學校考察整個學校的辦學水平。而專業群是一個學校裡面特色專業建設,所以前者是高於後者的。這兩個項目統稱為“雙高計劃”,也就像本科中的“雙一流”高校。

“雙高計劃”源自國務院關於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國發〔2019〕4號)(簡稱“職教20條”)文件當中對我國職業教育制定的具體指標:到2022年,職業院校教學條件基本達標,一大批普通本科高等學校嚮應用型轉變,建設50所高水平高等職業學校和150個骨幹專業(群)。

高水平高職學校和高水平專業群認定標準不同:

一、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標準:

(一)學校辦學條件高於專科高職學校設置標準,數字校園基礎設施高於《職業院校數字校園建設規範》標準。

(二)學校人才培養和治理水平高,在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成效顯著,對區域發展貢獻度高,已取得以下工作成效:被確定為《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15-2018年)》省級及以上優質高職學校建設單位;已制定學校章程並經省級備案,設有理事會或董事會機構,成立校級學術委員會,內部質量保證體系健全;財務管理規範,內部控制制度健全;牽頭組建實體化運行的職業教育集團,合作企業對學校支持投入力度大;成立應用技術協同創新中心、技能大師工作室;非學歷培訓人日數不低於全日制在校生數;近三年招生計劃完成率不低於90%,畢業生半年後就業率不低於95%;配合“走出去”企業開展員工教育培訓、有教育部備案的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或招收學歷教育留學生。

(三)學校堅持職業教育辦學定位和方向,幹事創業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高,教育教學改革、校企合作和專業建設基礎好,人才培養質量和師資隊伍水平高,學生就業水平高,社會支持度高。

(四)學校在以下9項標誌性成果中有不少於5項:

1.近兩屆獲得過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勵(第一完成單位);

2.主持國家級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立項項目且應用效果好;

3.承擔國家級教育教學改革試點且成效明顯(僅包括現代學徒制試點、“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教學工作診斷與改進工作試點、定向培養士官試點);

4.有國家級重點專業(僅包括國家示範、骨幹高職學校支持的重點專業);

5.近五年學校就業工作被評為全國就業創業典型(僅包括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

6.近五年學生在國家級及以上競賽中獲得過獎勵(僅包括世界技能大賽、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和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

7.教師獲得過國家級獎勵(僅包括“萬人計劃”教學名師、全國高校黃大年式團隊、全國職業院校教學能力比賽獲獎);

8.建立校級競賽制度,近五年承辦過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

9.建立校級質量年報制度,近五年連續發佈《高等職業院校質量年度報告》且未有負面行為被通報。

在滿足以上條件的基礎上,學校近五年在招生、財務、實習、學生管理等方面未出現過重大違紀違規行為。學校未列入本省升本規劃。

二、專業群須具備以下基本條件:

(一)專業群定位準確,對接國家和區域主導產業、支柱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領域。專業群組建邏輯清晰,群內專業教學資源共享度、就業相關度較高,形成優勢互補、協同發展的建設機制。專業特色鮮明,行業優勢明顯,有較強社會影響力。

(二)專業群有高水平專業帶頭人和教學創新團隊,校外兼職教師素質優良。實踐教學基地設施先進、管理規範,基地建設與實踐教學項目設計相適應、相配套。校企共同設計科學規範的專業群課程體系,反映行業領域的新技術、新工藝、新規範,信息技術深度融入教育教學,線上線下課程資源豐富。

(三)專業群生源質量好,保持一定辦學規模。建立畢業生就業跟蹤調查機制,學生就業對口率、用人單位滿意度、學生就業滿意度高。與行業企業深入合作開展科技研發應用,科研項目、專利數量多。

最後,兩者所享受的國家經費投入也不一樣。我將名單的附在後面便於題主瞭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