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東會被叫靚仔,在江西會被叫老表,在重慶,你當然會被叫老師

昨日,和異地朋友在網上聊天,在談到朋友今年國慶期間來重慶旅遊時,我問他重慶給他最大的映象是是什麼?朋友回答是重慶人的熱情,我問他為什麼?朋友回答是重人慶老是叫他“老師”。

重慶人喜歡喊人“老師”,想必來重慶旅遊的朋友都深有領會吧。

從下飛機或者火車開始:打出租,出租車司機:老師,去哪裡;到賓館,前臺:老師,你的身份證;去飯店,服務員:老師,吃點什麼;逛商店,售貨員:老師,買點什麼……

這一聲聲的“老師”,拉近了彼此的距離,讓外地朋友感受到重慶人對人的尊敬和熱情,雖然剛聽到可能渾身不自在,不過聽多了也就習慣了,聽得心裡暖洋洋的,對重慶的好感也提升不少。

在廣東會被叫靚仔,在江西會被叫老表,在重慶,你當然會被叫老師

老師,買點什麼

外地人在享受被重慶人喊“老師”的同時,也困惑,為什麼重慶人喜歡叫人“老師”呢?對此,我們就先來看看重慶人稱呼的發展史。

新中國成立之前,受到西方文化影響,重慶一些社會地位、層次較高的人,都會互稱先生,女士。而先生,女士這樣的稱謂,太文縐縐,實在不符合重慶人的性格,所以現在基本沒人這樣喊了。

新中國成立後,學習蘇聯“老大哥”,開始互相稱呼同志,不分階級,不分貧富,不分職位,不分男女,上至國家領導,下至農民,皆可用。在那時候,一聲“同志”,喊得光明磊落,亮堂堂。

改革開放後,人思想也開放了、志向各異、人生目標迥異,相互稱同志就不妥了。於是這個時候重慶隨全國大流喊“師傅”,“師傅”這個稱呼就也開始流行起來。當然對年紀大的男性才喊師傅,上年紀的女性,喊“”嬢嬢”,對於年紀相近的,女的喊“妹兒”,男的喊“師兄”或者“兄弟夥”。

我記得“師傅”這詞,用得最頻繁的地方,是在中巴車上喊司機停車:“師傅,剎一腳,有下。”(八、九十年代重慶的中巴隨叫隨停。)經常這樣喊,於是“師傅”逐漸成了公交司機的專用詞了。

在廣東會被叫靚仔,在江西會被叫老表,在重慶,你當然會被叫老師

在重慶“師傅”是公交司機的專用詞

至於“老師”這樣的稱呼,什麼時候開始流行的,我也很困惑啊,這“老師”如同空降一般,無據可查。

在網上,也有許多人曾提出過這個問題,大家眾說紛紜,也沒有有個確切的說法。有人說:重慶人尊師重道,謙虛好學,人人都可為“老師”;有人說:“老師”這詞方便,老少皆宜,男女通用,實在是出門一良伴;有人說:先生、小姐、同志、師傅都用作他意了,需要一個替代品,“老師”就是最好的替代品。

在我記憶裡,第一次聽到“老師”這樣的稱呼應該是在解放碑的新世紀百貨。

上世紀九十年代新世紀百貨開業,為了與外界接軌,要求營業員說普通話。一走進商城,各種聲調的“老師”撲面而來,聽得人一愣一愣的。當時二十才出頭的我,何德何能,被人喊“老師”,怪不好意思的,雖然心裡一直嘀咕,但聽得還蠻過癮的。

在當時還有個段子是這樣說的:“你去逛下新世紀嘛,張口“老師”,閉口“老師”的,保證可以過一次教師節!”

在廣東會被叫靚仔,在江西會被叫老表,在重慶,你當然會被叫老師

新世紀百貨

“老師”是個好詞,老少皆宜,男女通用,表達了對陌生人的善意與好感,且帶有尊敬,特適合社交場所使用。估計“老師”這稱呼,也就是在那個時候,在重慶市民間流傳開來了。

當然對任何新生事物,都是伴有爭議的。對突然冒出的滿大街“老師”,有些人心裡就不舒服了。

資格派說:你們這些人有什麼資格被人喊“老師”?連“棒棒”都被喊“老師”,是誰給你們的權利,也不掂量自己幾斤幾兩,忒不要臉;斯文派說:阿貓阿狗都被叫做“老師”,你們玷汙了“老師”這個神聖的詞,有辱斯文啊!有辱斯文啊;正直派說:你們這樣喊人“老師”,是弄虛作假,是阿諛奉承!是要犯錯誤的;含蓄派說:不要喊我“老師”,我又不是真的老師,我不耍寒暑假,又沒享受人民教師的光榮待遇,怪不好意思的;

在廣東會被叫靚仔,在江西會被叫老表,在重慶,你當然會被叫老師

“棒棒”

但是這個爭議也沒有持續多久,人們就逐漸體會到“老師”在社交中的好處了。

在小姐,同志,師傅這些稱呼“串味”的年代,為了防止喊錯稱呼而被罵,只要看到明顯不是20一下那種,又分不出具體年齡,全部不管男女,全部統稱“老師”,安全性十足。於是乎,“老師”風靡全城。

但是“老師”也不是萬能的,在重慶有種“又歪又惡”的生物,你對她們的稱呼一定要小心,那就是重慶妹子。喊“小姐”,妹子說,你全家都是小姐;喊“同志”,妹子說,你全家都是“同志”;喊“師傅”,妹子說,悟空你又調皮了;喊“老師”,妹子說,你才老。

所以我們對重慶妹子的稱謂一般為“妹兒”。為討好對方,一句“妹兒”前面再加個“小”字,重慶妹子一定對你笑嘻嘻,畢竟女人都喜歡扭住青春不放。不過近幾年,重慶妹子要求提高了,喊“妹兒”不符合自身氣質了,必須得喊“美女”了。對此,重慶男人無可奈何,在重慶男的都是“耙耳朵”的命,誰叫重慶人“重女輕男”的思想嚴重。

在廣東會被叫靚仔,在江西會被叫老表,在重慶,你當然會被叫老師

重慶妹子

如今,“老師”這稱呼已深扎重慶,人們之間互稱“老師”已成為習慣,成了我們生活的一部分,成了我們這裡的土話,只要你身在重慶,就逃不過被人喊“老師”。

從一個小小的稱呼就可以窺見一個城市的人情冷暖,風俗習慣。在江西,你會被叫“老表”!在廣東,你會被叫“靚仔”!在東北,你會被叫“老鐵”!在重慶,你當然會被叫“老師”。

重慶人豪爽熱情,一聲“老師”就是重慶人對遠道而來的客人最好的招待,歡迎大家都來重慶當“老師”,過一把“老師”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