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八戒為何老是要散夥

   豬八戒在取經路上老是吵著要散夥, 最嚴重的幾回如下:
  


   第三十二回, (金角銀角大王), 八戒叫:“沙和尚,歇下擔子,拿出行李來,我兩個分了罷!”沙僧道:“二哥,分怎的?”八戒道:“分了罷!你往流沙河還做妖怪,老豬往高老莊上盼盼渾家。把白馬賣了,買口棺木,與師父送老,大家散夥,還往西天去哩?”長老在馬上聽見,道:“這個夯貨!正走路,怎麼又胡說了?”八戒道:“你兒子便胡說!你不看見孫行者那裡哭將來了?他是個鑽天入地、斧砍火燒、下油鍋都不怕的好漢,如今戴了個愁帽,淚汪汪的哭來,必是那山險峻,妖怪兇狠。似我們這樣軟弱的人兒,怎麼去得?”
  

豬八戒為何老是要散夥


   第五十七回, 真假美猴王, 三藏倒在塵埃,行李不見蹤影。沙僧傷心痛哭。八戒道:“兄弟且休哭,如今事已到此,取經之事,且莫說了。你看著師父的屍靈,等我把馬騎到那個府州縣鄉村店集賣幾兩銀子,買口棺木,把師父埋了,我兩個各尋道路散夥。”
  
   第七十五回, 孫悟空鑽到獅子精肚子裡後, 八戒喘呵呵的跑來,哭哭啼啼道:“師兄被妖精一口吞下肚去了!”三藏聽言,唬倒在地。你看那呆子,他也不來勸解師父,卻叫:“沙和尚,你拿將行李來,我兩個分了罷。”沙僧道:“二哥,分怎的?”八戒道:“分開了,各人散夥。你往流沙河,還去吃人;我往高老莊,看看我渾家。將白馬賣了,與師父買個壽器送終。”長老氣呼呼的,放聲大哭。
  
  

豬八戒為何老是要散夥


   豬八戒要散夥的次數最多, 有玉帝派來臥底的重大嫌疑, 可細細分析, 也不像。從天蓬元帥下凡的動機來看, 應該是有目的和任務的, 否則, 天蓬元帥不會選擇蟠桃大宴這樣一個敏感時期去調戲嫦娥的。而從豬八戒在取經路上的表現來看, 則並沒有惡意破壞取經活動的行為。
   參加取經隊伍, 是一個雙向選擇的問題, 如果豬八戒是玉帝派來的臥底, 那麼, 萬一菩薩不要他參加取經怎麼辦? 所以這就說不通了, 豬八戒只有可能是玉帝派他來幹掉孫悟空的, 孫悟空當年壓在五行山下, 不能動, 只有一個腦袋露在外面, 而豬八戒的釘耙最大的作用是“何怕你銅頭鐵腦一身鋼,鈀到魂消神氣洩!”
   可後來孫悟空站著不動, 把腦袋給他耙的火光焰焰,也不傷一點皮, 豬八戒才怕他了。直到在車遲國闖入三清殿,那呆子爬上高臺,把太上老君像一嘴拱下去道:“老官兒,你也坐得夠了,讓我老豬坐坐。”又把聖像扛出來, 扔進茅坑裡道:你平日家受用無窮,今日裡也做個受臭氣的天尊!
   到這個時候為止, 表明了豬八戒棄道從佛堅定的立場, 他是不可能再回到天庭道派去了的! 那麼, 他為什麼在取經隊伍中又要屢次散夥呢?
  


  

豬八戒為何老是要散夥


   這有3個方面的因素造成的:
  
   1) 豬八戒只是在取經隊伍將要倒閉的時候才要散夥
   在取經隊伍情緒比較穩定的時期, 豬八戒是不可能把取經隊伍戳散的。所以我們應該看形勢嚴峻時候的表現, 豬八戒提出要散夥, 多是在形勢嚴峻的時候, 往往是形勢越嚴峻, 豬八戒要散夥的念頭越強烈。
   這就不能證明豬八戒是個奸細, 因為嚴峻的形勢不是豬八戒造成的, 豬八戒並沒有破壞這個團隊, 是這個團隊面臨不可逾越的危機時, 豬八戒錯誤地判斷取經無望了, 才產生了散夥的念頭。這最多隻能證明豬八戒不夠堅定。


   你這個團隊要破產了, 我為什麼要陪著一起死? 我當然可以另找出路! 所以, 不能因為他多次要散夥, 就說他是個奸細。當然, 你也可以說他素質低, 經不起考驗!
   在黃袍怪這一回, 孫悟空不在, 唐僧被變成了虎, 沙僧被擒, 白馬被打傷, 僅僅還剩下豬八戒一個, 如果他真的是個奸細, 取經到此就徹底的結束了! 事實上是他在最關鍵的時候把孫悟空請來的, 有巨大的貢獻!
  
   2) 豬八戒並不欠觀音菩薩的人情
   菩薩給參加取經隊伍的每一個成員開出的價格如下:
   老唐: 走到西天取經 = 正果金身(成佛)
   白馬: 馱老唐到西天 = 取消死刑
   老沙: 保護老唐安全 = 不再飛劍穿心 + 官復原職
   老孫: 保護老唐安全 = 從五行山下釋放
   老豬: 保護老唐安全 = 0
   老孫、老沙、白馬都是犯了罪的, 菩薩釋放他們, 他們完成菩薩交給的任務, 這是等價交換。
   老豬並沒有受任何罪, 他還在福陵山吃人, 也沒有任何人追究他的責任, 他是一個自由自在的妖怪, 是他自己主動要求加入的, 菩薩答應了。
   因此, 豬八戒什麼時候要離開取經隊伍, 都不欠觀音菩薩的人情, 菩薩也不會追究他的責任, 而那幾個則不行! 所以, 一有困難, 豬八戒第一個想跑, 是正常的。

  
   3) 豬八戒和他們幾個不一樣, 他是有家庭的人
   唐僧、孫悟空、沙和尚都是光棍一條, 出遠門沒有家庭負擔。豬八戒則不同, 他是有家庭有老婆的。他每次要散夥, 沒說到別出去, 是要回高老莊, 就是取經結束了, 他還是要回高老莊, 說明他的家庭觀念非常重! 他是指望出趟遠門打工掙點錢回來的。
   他最擔心的是和尚做不成, 老婆也沒了, 所以, 只要取經隊伍一遇到困難, 他就想回去。
  
   豬八戒想散夥是由以上3方面的原因導致的, 而不是想混進取經隊伍搞破壞, 如果他想搞破壞, 菩薩就不會要他參加了。並且隨時可以把他處決掉。
  
   參加取經隊伍, 豬八戒是主動的, 那麼, 他為什麼要主動參加呢? 是何動機呢? 是他信佛嗎?
   第十九回, 八戒道:“這山喚做浮屠山,山中有一個烏巢禪師,在此修行,他倒也有些道行。他曾勸我跟他修行,我不曾去罷了。”
   如果豬八戒想信佛修行,他完全可以跟烏巢禪師修行,但他沒有。他卻願意入觀音門下, 這是什麼原因呢? 他說“不期撞著菩薩,萬望拔救拔救。”他當時並沒有受罪受苦, 他要菩薩拔救他什麼?
  

   疑問太多, 把所有疑問聯繫在一起, 只能得出這個結論: 豬八戒弄不到吃的!
  
   別人吃飯, 一般是一碗兩碗, 他一吃起碼就是半鍋! 丈人老頭子不要他這個女婿了, 他在福陵山吃行人, 估計也很難吃到幾個。
   烏巢禪師大概也是個清修的人, 房子也沒有, 住在一棵樹上, 豬八戒當然不願跟他混, 當豬八戒遇到觀音菩薩的時候, 菩薩說:“汝若肯歸依正果,自有養身之處。”怪物聞言,似夢方覺。
  
   正是在這種情況下, 他才說:“我欲從正!”因為觀音菩薩不是貧僧, 是個富僧。豬八戒看中的就是這一點。然後菩薩才問他願不願意去保唐僧取經, 呆子連說:“願隨,願隨!”
  
   豬八戒在福陵山當妖怪, 自由自在, 無難無災, 他卻主動要當和尚, 當了和尚既不念經, 也不信佛, 他要幹什麼? 他要混飯吃! 像他這種無條件要當和尚的, 只有一種情況: 就是生活過不下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