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出轨几个真相第一个就扎心了

在这个出轨越来越容易的年代,越来越多的人对婚姻失去信心。但是看了下面这组调查数据,你可能会更觉得胆战心惊:55.1%的人曾经婚内出轨,60后为主力军。30.5%的人在得知伴侣出轨后,会选择假装不知道。65.7%的人对另一半的出轨行为会选择原谅。对普通人来说,出轨越来越稀松平常。原本道德沦丧行为,竟变得像吃饭喝水一-样普遍。出轨这个现象,是时候拿出来好好说一说了

关于出轨几个真相第一个就扎心了

男人出轨,源于分裂逃避 首先,男人为什么要出轨? 除了众所周知的下半身驱动,在心理层面上,还有一种自我分裂式的逃避。 一位丈夫曾经在网上分享自己的故事: ”“我很爱我的妻子,但是我出轨了。 可能这么说很渣,但事实就是这样。最近几年,我处在事业,上升期,竞争很激烈,有时加完班精疲力竭,回到家一-点话也不想讲。我老婆是个女强人,无论工作还是家庭,都兼顾得很好。 她总看不惯我表现出情绪低落的样子,说我不够坚强,抗压能力太差,只顾着工作不重视家庭。 我理解老婆说的话,但我真的希望,能在累的时候有那么- -点点独处的时间,可以不讲话。 那天晚上,在公司会议上喝多了,我们组的实习小姑娘照顾我,她轻轻拍我的背,静静地陪着我,-句话也没说。

关于出轨几个真相第一个就扎心了

这种温柔体贴的时光太难得。她善解人意地跟我说,如果我喜欢她,就不要推开她,如果我不喜欢她,就当醉了,没听见她说什么。那晚,- -时的冲动战胜了理智,我出轨了。事后我非常后悔,现在每天看到老婆,都会有特别强烈的愧疚感。我对她的感情没有变,可这件事却让我变得无法面对她。显然,这是典型的渣男托辞。在这位丈夫眼里,他并不是不爱妻子,只是心里实在太累,想要放个假。而这个“累”的本质,就是对婚姻的自我逃避。婚姻里的分歧,永远存在.绝大部分情况下,人们之所以选择出轨,主要有两个导火索:①解决不了分歧和矛盾。②没有把分歧和矛盾常态化。不少人觉得自己已经问心无愧,没有做错,但仍有分歧和矛盾,就会感到非常苦恼想要逃离。但根据美国著名心理学家John Gottman研究发现:婚姻总会出现各种问题,这其中69%的分歧会永远存在。也就是说,有些问题就像死症,是永远没有解决办法的。

关于出轨几个真相第一个就扎心了


有一个热门的问题

心理学上有一个「贪吃蛇」思维实验,能很好地解释这个现象。

想象有足够多的人,挤在一片足够大,四面是墙壁的场地中,玩「贪吃蛇」游戏。

规则是蒙着眼睛向任意方向走,只要手碰到墙壁,就算胜出。

如果一个人在途中碰到另外一个人,可以排在这个人身后,把手搭在肩上,连成队列。

只要队首的人碰到墙壁,那么整队人胜出。

随着游戏进行,会出现一个诡异的情况。

除了成功碰到墙壁的个人和队列,还有--定的概率,有一些人,队首的人搭.上队尾人的肩膀,连成一个圈。

这个圈不停地行进,却永远无法靠墙。

圈子里的每一个人都没有犯错,但他们却没有出路。

婚姻关系就像这个游戏。

从逻辑.上看,单独拎某一个人的行为和想法出来,都没有错。

但从整体来看,这个圈子,会把矛盾无休止地循环下去。

而解决的办法,就是要有人主动把手松开。

这个人必须冒着「打破原有模式」的风险,可能意味着付出更多心血,花更大心思,承受更多误解和委屈。

但现实就是如此,“围成圈”是常态,主动松手也是常态。

婚姻的各种分歧和矛盾不可避免,与其轻易逃离。

不如把它当成生命的道场,和伴侣的半世修行。

关于出轨几个真相第一个就扎心了

出轨一时爽,其实每个人都一样

有人说,婚姻就像- -座围城。

在我看来,出轨也是。

据调查显示,在丈夫40岁左右,妻子37岁左右的年龄最容易出轨,离婚率也最高。

日本电视剧《昼颜》中的一-句台词说:“出轨可是恋爱的终极形式。”

但实际上,结婚之前的男女双方,不过是各自的形象大使。

当卸下面具,回归真实的生活,哪还有那么多春风化雨的体贴与理解。

更多的,只是组队面对残酷的生活罢了。

最好的婚姻,我认为一定是以平等、理解为前提的。双方处在这个状态中,彼此都能感到被关爱和满足。但随着人生阶段的不断改变,许多关系一旦出现差距,就很容易产生破裂。即便双方不出轨,也有可能陷入猜忌、彼此伤害的困局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