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發脾氣扔東西,大部分是這個原因!感受式溝通讓孩子愛說話

隨著孩子的長大,學齡前兒童也逐漸開始具備行為能力去探索。

他們能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也會有情緒的波動,當然也會做出不符合父母期望的行為。

當孩子表現不符合家長預期時,家長首先不應是訓斥,而是要做好兩件事:一是反思自己的期望是不是合理;二是要想一想孩子為什麼會這樣做?

例如孩子發脾氣,這一行為的背後一定是以孩子的感受為支撐的,如果沒有內心活動,孩子是不會無緣無故發脾氣的。

孩子發脾氣扔東西,大部分是這個原因!感受式溝通讓孩子愛說話

如果家長一直指責,也只能是飲鴆止渴,孩子的內心矛盾永遠都會在那裡,卻被父母忽視。

所以,當孩子做錯事或情緒不穩定時,父母一定要學會有效的溝通,而不是用指責和命令去強迫式地要求他們。

孩子語言表達的感受不被理解,才會使用情緒化行為

當父母預兒童的行為時,兒童感到煩惱或有情緒是完全正常的。

有時兒童在那種情形下所表現出來的激烈情緒讓父母很難接受。她們的情緒受到兒童的影響也是非常正常的。

例如,一個兒童的情緒爆發很可能會引起一個成人的發怒,正如一個兒童由於被小夥伴排斥於一場遊戲之外而感到悲傷一樣,這一情緒也會讓成人產生悲傷感。

大多數的兒童都不完全瞭解他們的情緒反應和此情緒產生的因素。在對感受的識別和具體分類方面他們還缺少相應的技能。

孩子發脾氣扔東西,大部分是這個原因!感受式溝通讓孩子愛說話

許多兒童也不會很好地控制他們的情緒。有時候,兒童會受到他們自己情緒的驚嚇,那麼這時候就需 要成人的協助和支持。

兒童有時也不知道為什麼自己會發這麼大的脾氣,為什麼要在媽媽面前撒潑胡鬧?他們有時只是不知道如何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而採取了這種本能的動作反映。

所以,對成人來說,確認兒童感覺的合理性與正當性是非常重要的。當兒童表達出他們的感覺,尤其是消極的感覺時,父母需要認真地傾聽,而不是去批評或急於給出評判。

和孩子溝通多表達感受,而不是給予指令

許多兒童需要在適當地表達感受方面得到幫助,讓他們能更多地使用語言和文字來表達而不是用身體動作。

對兒童來說文字的感受表達方式要比踢、咬、打或破壞財產這類感受表達方式更合適。

例如,如果約瑟大叫“我不再喜歡山姆了。我再也不和他一起玩了”。

那麼像“不行!他是你最好的朋友,你們總是玩在一塊的”這類的大聲訓斥是毫無用處的。

而更具建設性的顧及兒童感受的表達方式可能是說:“我發現你今天好像很不想和山姆在一起玩。但我想你們很快就會再成為好朋友的。”

一個關於兒童情緒情感的通常事件就是兒童會告訴那個曾對自己表示反對的成人,自己非常討厭他。兒童此類的表述如說“我恨你”、“我再也不喜歡你了”和“你不再是我的朋友了”。

孩子發脾氣扔東西,大部分是這個原因!感受式溝通讓孩子愛說話

可能會讓那些人為自己已經付出了很多努力的父母感到受傷害。不要試圖通過以同樣的傷害來阻止兒童 的言行,父母可以這樣說:“我知道你因為我不讓你玩遊戲而 不喜歡我,但我還是很喜歡你。我相信明天我們還會是好朋友。”這一類型的 回應和表達就是可行的。

這樣的表述將不會損傷彼此間的關係,而且能讓兒童知道他的觀點是受到了承認與尊重。

積極的溝通風格和方法是父母所必須掌握的,不過也要知道有效的溝通也是需要時間的。所有的技巧和策略都無法替代兒童和成人在一起相處的時間。

這些錯誤的語言不要使用,建設性的風格利於親子關係

當孩子們心情平靜、活動順利的時候,父母有必要利用這樣的時間段,與孩子們進行交談,傾聽他們的想法。

發展和維持牢固的關係需要日常的溝通。在不是很理想的情況下,平日所建立起的和睦溝通的關係會有助於減輕成人和孩子間的緊張情緒。

孩子發脾氣扔東西,大部分是這個原因!感受式溝通讓孩子愛說話

為了總結和回顧關於兒童行為管理方面的一些關鍵點,父母需要學習瞭解什麼是消極的風格並予以避免。具體如下:

  • 以粗魯的方式行動和講話。
  • 大喊和大叫。
  • 使用嘲笑、諷刺和起綽號的方法。
  • 嘮嘮叨叨。
  • 在公開和私下的場合羞辱兒童和讓他丟臉。
  • 開玩笑並嘲弄兒童。
  • 給兒童設置一個力量競爭或只能贏或輸的環境。
  • 使用身體暴力或有害的手勢,如拍打、推搡和掐捏。

在一個約束的環境中當成人能有效地、建設性地和兒童溝通時,他們會這樣去做:

  • 能設身處地地著想,表現出對兒童觀點的理解和尊重。
  • 使用讓人愉快的、平靜的和正常的語音語調。
  • 以積極的方式表達出清楚、簡明、友好和堅定的期望。
  • 為行為提供適宜的建議和替代選擇。
  • 喜歡並表達出對兒童適當行為的欣賞。
  • 表達出真實的感受,尤其是適當的氣憤和建設性的風格。
  • 使用幽默,能看見情形中有趣的方面以消除緊張。
  • 對兒童行為的回應應當是一致的和可預期的。
  • 使用積極的、有感情的非口頭的溝通方式,比如微笑、點頭、擁抱、接 觸和大笑。

總之,父母有效的溝通技巧對於兒童行為管理具有積極的作用。要記住,一個人必須瞭解自己的溝通能力和經常地審視自己的溝通策略。

我們都可以通過努力來提高自己的溝通能力,這將有助於我們處理好各類與兒童有關的人際關係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