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為什麼不能一碗水端平?

曾經看過這樣一句話:當你只有一個孩子時,你是一個家長。當你有兩個孩子時,你就是一個裁判。

只有一胎的媽媽理解不來這句話,生個二胎你也許就能明白了。

父母為什麼不能一碗水端平?


一碗水端平大部分時候很難,尤其是有多個兒子的家庭,至少我看到的我的爸爸媽媽,我外公外婆他們那一輩多多少少都很難端平一碗水。

其實,父母對每個孩子的情感投入也會有所偏差,因為父母同時照顧多個孩子的精力有限,有些父母很難做到完全的一碗水端平。

但有一些真正一碗水端不平的家長,長久以來的偏心,肯定會給孩子留下一些陰影,甚至會困擾孩子的一生。

父母為什麼不能一碗水端平?


01

父母為什麼不能一碗水端平?

  • 重男輕女

受一些封建思想的影響,很多的家庭都有重男輕女的現象。特別是農村,這種現象非常普遍。

我老家有對夫妻生了一兒一女,兒子大女兒小,女兒從小就覺得父母偏心,因為爸媽買了很多補品給哥哥吃,她每次只能嘗一點點。

父母每次出門總會捎上哥哥,帶上哥哥吃好吃的,而她,總是被默默地丟在奶奶家。每次出去父母都不忘給哥哥添新衣服,而她沒有。

一次,小小的她經過太多次這樣的不公平,徹底憤怒。當父母再次帶著哥哥回來,拿出新衣服在那展示時,她生氣地拿著剪刀把哥哥的新衣服剪爛了,說:“我沒有,哥哥也不得穿新衣服!”

父母一臉驚呆,後來父母對她也相對改善了許多。

父母為什麼不能一碗水端平?


有多少父母標榜自己對子女公平公正,一碗水端平,實際上自己的種種行為明顯就是表示自己偏心某個子女。

有的父母從小就對女兒不待見,他們總覺得女兒以後遲早是要嫁人的,還是要靠兒子給自己養老送終,所以他們就很寵愛男孩。

年輕的時候偏心,年老的也不例外。

我見過有這樣的家庭,分財產的時候女兒沒份,婚後給兒子帶孩子養孩子,養老金都給了兒子。等生病住院走不動路需要伺候的時候,開始講究“兒子出錢女兒出力”。

父母為什麼不能一碗水端平?


  • 同情弱小,偏心小寶

最小的孩子,一般是父母疼愛的。因為人們通常習慣同情弱小,父母也不例外。

最小的孩子也是父母在比較大的年齡生育的,自然格外疼愛,可以撒嬌,也可以犯錯。

在很多的二胎家庭中,很多的父母都會去教導那個年長的孩子,要多照顧自己的弟弟/妹妹,多讓著他們。殊不知,這會給年長的孩子的心中帶來極大的傷害。

很多父母都覺得,大一點的孩子讓一下小的孩子不是很正常嘛。但是,讓也得有個度。

如果父母總是一味的要求老大去讓小的,老大的心中都會受到一次又一次的打擊。在今後和父母的相處中,孩子慢慢的感覺到了父母的偏心,孩子對父母的成見就會越來越深。

父母為什麼不能一碗水端平?


  • 劫富濟貧

父母都希望每個孩子都過得好,劫富濟貧,多數發現在兩兄弟之間。

我叔家,一個富哥哥,一個窮弟弟,父母見弟弟困難,經常給錢弟弟,哥哥知道了心中不平。

其實,在老人眼裡,哥哥富有,有房有車有積蓄,孩子也出來工作了,並不需要幫助。弟弟三個孩子,三個孩子上學生活費開支大,弟弟打工收入不夠哥哥多,經濟困難。支持弟弟在父母心裡是應該的。

但是,在哥哥心裡:“我曾經不也是窮過來的,通過自己的努力,辛勤工作得到的。只是,當年我窮的時候沒見你們這麼幫我。”

所以,老人的劫富濟貧,也會導致哥哥的心中不悅。

父母為什麼不能一碗水端平?


  • 喜歡嘴甜

父母也是人,難免會有喜惡,按理來說父母對待自己的孩子應該是一樣的愛。

除非兩個孩子同時出生,長得一樣,脾氣一樣,日常表現一樣,不然只要有差異,就會有區別對待。比如一個可愛一點,一個沉默一點,一個會撒嬌一點,一個木訥一點,一個嘴甜一點,一個嘴笨一點。

有的孩子就是嘴甜,整天樂呵呵,說著招人喜歡的話。如果另一個孩子木訥又倔,又喜歡頂嘴。父母肯定喜歡嘴甜的那個孩子。

父母為什麼不能一碗水端平?


據我觀察是這樣,曾經有位同學向我傾訴:無論她做了多少的家務活,澆菜、做飯,家裡的活都是她當老大的做。但是父母卻偏愛老二。

而老二呢,不用幹什麼活,而且老二隻是比她小兩歲,媽媽總偷偷給老二做好吃,買衣服等等。

有天夜裡,她半夜起來尿尿,發現廚房亮著光,偷偷看到媽媽煮好吃的給老二,而她,並沒有人叫她起來。

看著這一幕,她輕聲走回房間,心裡無比傷心。

聽到這番訴說,後來我經過實踐觀察,二女兒有心計,喜歡說討好父母的話,而她,只是默默幹活,甚至嘴巴有點笨,在她那裡就是不懂說取悅父母的話。

所以,她的媽媽,偏愛二女兒,一直都是這樣。

父母為什麼不能一碗水端平?


02

父母該如何平衡對待兩個孩子?

每個孩子都會想得到父母更多的愛和關心。當二寶出生時,如果父母親將注意力過多地轉移到二寶身上時,大寶會感到沮喪和嫉妒。

父母要理解並認同大寶的情緒,引導他明白即使有了弟弟妹妹,但父母對他的愛並不會減少。

父母需要平衡兩個孩子的關係,如果兩個孩子發生衝突,需要父母做裁判時,一定要公平公正對待,不要一味地強調大寶要讓著二寶,而應該引導他們自己和平解決。

反之,如果父母說:“你是姐姐,要讓著弟弟/妹妹的話。”大部分時候,這句話都會起反作用,激起大女兒的逆反心理,她會越來越反感弟弟/妹妹。

只要引導得當,兩個孩子就愉快相處。

在物質方面,不偏不倚地對待每一個孩子。一個有的,另外一個必須有,即便孩子自己並沒有要求。

父母為什麼不能一碗水端平?


結語

雖然一碗水確實難以端平,沒有絕對公平,但是作為家長,無論我們決定要幾個孩子,能做的,儘量公平。

家長要有意識的分配好時間和精力,儘量對所有的孩子公平對待、一視同仁,只有在這樣的家庭成長的孩子,才會身心健康、愉快的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