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人人都聽說過,但冠心病發作時該如何檢查自救知道的不多

冠心病是常見慢性病,發病率及死亡率都較高,嚴重危害人類健康,對於存在冠心病危險因素,例如高血壓、高血脂、肥胖、有冠心病家族史、糖尿病、吸菸等人群,尤其有胸悶胸痛症狀的人群,及早通過一些檢查,明確有無冠心病是非常重要的。

冠心病人人都聽說過,但冠心病發作時該如何檢查自救知道的不多


首先要做靜息狀態下的心電圖,心電圖可有陳舊性心肌梗死的改變,或非特異性的ST-T段和T波改變,也就是有心肌缺血的表現。有時有房室或束支傳導阻滯,以左束支多見,也可有室早或房早等心律失常。但是,約半數病人心電圖未見異常,心電圖無異常並不能說明沒有冠心病,最重要的是要採集到正發作胸悶胸痛時的心電圖,即心絞痛發作時心電圖,絕大多數病人可出現短暫的心肌缺血引起的ST段移位,有時胸悶胸痛發作恢復很快,來不及到醫院就診採集心電圖,那麼24小時動態心電圖就很重要了。

冠心病人人都聽說過,但冠心病發作時該如何檢查自救知道的不多


24小時動態心電圖即Holter,可連續記錄分析24小時的心電圖表現,可發現心電圖ST段、T波改變及各種心律失常,將出現異常心電圖表現的時間與患者的活動和症狀相對照,看胸痛發作時的心電圖變化,有助於心絞痛的診斷,也可檢查那些沒有任何症狀的病人,而心電圖提示有心肌缺血者。

冠心病人人都聽說過,但冠心病發作時該如何檢查自救知道的不多


對於那些有症狀,常規心電圖未見有異常的人群,無禁忌症的情況下可以行運動負荷試驗,常用的有平板試驗,讓受試者迎著轉動的平板(類似於跑步機形式)就地踏步,以達到按年齡預計的最大心率,運動中持續監測心電圖改變,運動前、運動中、運動後等都要記錄心電圖,試驗中心電圖出現有意義的ST段改變即為陽性,若是出現心絞痛發作,步態不穩、室性心動過速、血壓下降應立即停止。

心臟超聲檢查對於有陳舊性心肌梗死者或嚴重的心肌缺血者可探測到壞死區或缺血區相對性的心室壁節段性運動減弱,還有助於鑑別其他疾病引起的胸痛。但多數病人心臟超聲檢查未見異常。

冠狀動脈CT檢查可以監測到心臟冠脈血管的狹窄程度和管壁的鈣化情況,有較高的陰性預測價值,要是冠脈CT無狹窄,就不需要行冠脈造影檢查了,可以排除冠心病,對於有狹窄的判定特別是有鈣化的就不那麼準確了,仍要行冠脈造影檢查了。

瞭解心臟心肌缺血情況,也可行放射性核素檢查,但一般醫院應用較少。現在應用較多的冠心病診斷的“金標準”也就是最準確的方法是冠狀動脈造影檢查,屬於有創性檢查,應用特殊形狀的心導管經橈動脈到達主動脈根部冠狀竇注入造影劑,顯影心臟血管、心臟血流灌注情況。


冠心病人人都聽說過,但冠心病發作時該如何檢查自救知道的不多


目前還有比較新的檢查方法,如冠脈內超聲顯像(IVUS)、冠脈內光學相干斷層顯像(OCT)、冠脈血流儲備分數測定和冠脈血流分數等也用於冠心病的診斷並有助於指導介入治療。

冠心病患者該如何控制飲食?

對於冠心病的病人,應控制冠心病的危險因素,如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肥胖等,因此飲食要做到低鹽、低蛋白質飲食、吃含有多不飽和脂肪酸、高鉀飲食,戒菸限酒、限制含糖食物的攝入,控制膳食總熱量,以維持正常體重為度,適當運動減肥、放鬆心情、避免勞累、精神緊張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