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學校規定,課外圖書只能在“課外”閱讀,家長很困惑在理嗎?

眾所周知,小學階段前期的語文學習主要以拼音、生字、詞語等基礎知識為主,到了四、五、六年級隨即出現了閱讀理解的學習和考查,初高中的閱讀理解那更是難上難。從筆者近年的工作經驗來看,小學階段閱讀理解特別是

課外閱讀理解的題目,是學生們失分或拉開學習差距的關鍵點,初高中更為明顯

家長在諮詢對策時,得到的回答大都是多讀書,多做讀書筆記等等。公校老師也會安排一些關於閱讀的作業。其實,這些建議都是正確的,但我們忽略了很關鍵的一個問題:閱讀時間

奇葩學校規定,課外圖書只能在“課外”閱讀,家長很困惑在理嗎?

學生在家和在校的時間是差不多長的。放學後,學生需要拿出一定的時間完成課後作業,週末和假期則被各式各樣的輔導班、興趣班所佔用,很難再拿出足夠的時間安靜地閱讀;而學習時間的絕大部分是在學校,為什麼學校不能擠出時間進行課外閱讀呢,甚至學校為什麼不能抽出一定的教學時間,為學生安排閱讀課呢?然而,現實狠狠地打擊到了我們,個別學校規定:禁止學生把任何種類的課外書帶入學校,禁止學生在校期間的任何時間閱讀任何種類課外書。

奇葩學校規定,課外圖書只能在“課外”閱讀,家長很困惑在理嗎?

當然,學校的這些規定也不無道理。相信學校的出發點是好的:為了方便管理,不讓孩子們因為閱讀課外書而分心,杜絕一部分孩子利用課上的時間閱讀,從而影響學習成績。

但這種“一棒子打死”的規定還是會帶來一些危害的。

首先,不利於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學習文化課、週末假期輔導班、興趣班佔用了學生大量的時間,除了足夠的休息放鬆時間,留給閱讀課外書的時間已經很少了,直接影響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

其次,打擊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對於未成年人來說,各方面判斷能力還有待於提高,那他們就無法準確判斷出哪些是應該讀的書,哪些是不應該讀的書,而學校的這項規定,容易讓他們產生這樣一種錯覺:學校規定不讓讀課外書,那隻要是課外書我就不應該讀。長此以往,學生就慢慢喪失了閱讀興趣,閱讀積極性受挫;

再次,不利於學生正確閱讀;學校是專業教育人士通過專業教育活動培養專業人才的場所,而課外閱讀應該包含在專業教育活動的範疇內,普通家長是不懂得如何教授學生正確閱讀的,學生更是如此,學校應該擔負起這個責任,通過自身專業知識,幫助學生正確閱讀。

奇葩學校規定,課外圖書只能在“課外”閱讀,家長很困惑在理嗎?

那學校應該如何幫助學生和家長解決課外閱讀上存在的問題呢?

一方面,學校可根據實際情況,在不影響正常教學進度的基礎上,安排閱讀課,利用上課的形式,為學生提供足夠的閱讀時間,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另一方面,學校應致力於家校合作,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閱讀活動,比如:主題班會、演講比賽、朗誦比賽、辯論賽等,調動學生閱讀積極性的同時,還可以培養學生的溝通能力、思維能力等,一舉多得;

最後,學校應結合學習需要和青少年身心發展規律,定期推薦課外閱讀書目,避免出現家長盲目購買、學生盲目閱讀的亂象,根據課外閱讀書目和學生接受能力,安排適量的課外閱讀作業,比如經典摘抄、讀後感等,幫助學生正確閱讀。

奇葩學校規定,課外圖書只能在“課外”閱讀,家長很困惑在理嗎?

小結: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離不開學校的參與,“一刀切”地禁止學生在校期間閱讀各種課外書,顯然是推卸責任的做法,如果有學生好讀書、讀好書,完全可以得到鼓勵和支持。

歡迎大家在評論區說說你的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