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單挑友軍眾廠商的奇瑞怎麼了

作為一個關注汽車並且曾經在蕪湖上學的鋼鐵直男,老實說個人對奇瑞還是很有感情的。在奇瑞雄起的那幾年裡心裡還是默默的為奇瑞感到高興,畢竟人家車不光看著不錯而且賣的也便宜嘛,也算是民族企業為我等貧民實現汽車夢大大的助力了一把,也間接的把合資車的價格底褲給扒了下來,想想還是挺興奮的啊。

曾單挑友軍眾廠商的奇瑞怎麼了

奇瑞A3


畢業離開奇瑞的大本營蕪湖後對奇瑞的關注也就慢慢的沒那麼多了,可是後來慢慢的發現奇瑞是不是吃錯了什麼藥,網站新聞裡奇瑞推出的新 車型是越來越多,車型多也就拉倒了,問題是新車越來越醜這實在是不能忍,我都一度懷疑是我瞎了還是奇瑞設計師和決策層的審美出了什麼問題,每次在路上看到不忍直視的奇瑞新車再聯想到奇瑞越來越慘淡的銷售量,我不禁一度在內心問自己:我曾經的男神這是藥丸啊!

曾單挑友軍眾廠商的奇瑞怎麼了

奇瑞QQ6

這麼多年過來了,奇瑞經歷過輝煌的欣喜,也經受了低迷的陣痛。在初期輝煌的時候奇瑞拉低了老百姓的購車門檻,讓汽車走進更多平常百姓家,方便人們的生活。在低迷的時候,雖然奇瑞依舊大力的投入產品的研發,產品的質量和配置不斷提升,價格不斷下探,其中也不乏有技術有實力,廣大車友叫好的車型推出,可是依然難以挽回不斷走低的銷量,以至於在19年終於頂不住把自己“賣了”給“青島五道口”。

曾單挑友軍眾廠商的奇瑞怎麼了


曾單挑友軍眾廠商的奇瑞怎麼了

那麼,奇瑞到底是怎麼了,大家口中的“技術流”、“理工男”的正面標籤為什麼就沒有轉化為實際的銷量呢?

作為一個關注多年並且有過一輛奇瑞A3的人,個人以為有一下幾個原因:

1、營銷層面:奇瑞的品牌推廣能力實在不敢恭維,在各大廠商把網絡當做營銷的重要戰場時,奇瑞沒有給到足夠的重視。現在的汽車質量已經發展的非常成熟不管是合資還是國產廠商都可以製造出合格的民用車輛。簡單點說就是大家都是賣家用車的,只要你正常使用開個五年八年都沒事。所以拋開質量優勢,營銷是決定客戶購車的重要因素。

2、戰略規劃:個人認為奇瑞的下坡之路就是由最開始的四大品牌戰略開始的:奇瑞、開瑞、瑞麒、威麟。涵蓋了中低端轎車、小型商用客車(麵包車)、越野和中高端轎車。當年奇瑞提出了一個概念“多生孩子好打架”,希望可以通過增加車型數量和覆蓋多層次市場來提升銷量。可惜事與願違,不單單銷量沒有上去,更是因為不斷的開發同質化的新車,建立新的銷售渠道和硬件導致支出劇增,利潤下滑。

3、品牌規劃:現在市場上有一些合資車型,二手車的保值率高的離譜,反觀國產車的保值率那就是慘不忍睹了。這是為什麼呢?這其中當然有質量可靠所以保值率高的原因,可是咱們從更深的角度想一想那些高保值率的車型基本都使用著同樣的車型名稱經過了多年不斷的改款一直傳承至今,通過一代一代的發展在消費者的心中樹立起了對車型和品牌的認同。反觀國產廠商的一個毛病就是推出一代車型後市場反應一般,那就立馬換個名字推出新車,更有停產自家叫好又叫座車型的這種蜜汁操作(例如奇瑞A3)。這樣做的後果就是產品推出後消費者對其一無所知,沒有購買慾望,而之前購買的車主因為車型停產沒有品牌加成導致二手車大幅貶值。

曾單挑友軍眾廠商的奇瑞怎麼了


曾單挑友軍眾廠商的奇瑞怎麼了

你覺得奇瑞易主後能煥發新生嗎 (單選)
0人
0%
有戲
0人
0%
沒戲
<button>投票/<button>

當然,一家企業的成長和迷失有著眾多原因,本文只是作者個人簡單的看法,不管怎樣還是希望國產汽車能夠不斷成長和發展,因為在我們的祖國發展和人民生活提升的過程中,名族企業都做了他們的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