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薑有話說33」姜春康:用好大數據,不用防火防盜防同事

「老薑有話說33」姜春康:用好大數據,不用防火防盜防同事

「老薑有話說33」姜春康:用好大數據,不用防火防盜防同事

老薑有話說,有話好好說。

大家好,我是老薑。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

據大小新聞報道,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我市搭建“疫情防控大數據平臺”,實現了對確診病例、疑似病例、集中隔離人員、居家隔離觀察人員、外地來煙返煙人員、檢查站查控異常人員等六類人員信息的實時更新、全程追蹤和動態管理,構築起聯防聯控的嚴密防線。

在一邊防疫一邊復工的當下,大數據更可顯示出“神力”。

在防擴散方面,我市研發推出了社區疫情防控登記和出入管理系統,居民形成個人專屬二維碼,確保社區疫情防控不漏一戶、不漏一人。

在外防輸入方面,開發建設了來煙返煙人員申報查驗系統,檢查站工作人員現場通過手機掃一掃系統生成二維碼就能快速完成查驗。

疫情尚未結束,復工復產帶來的人員出行和聚集,仍有一定風險,必須要做好防護措施。正如“段子手專家”張文宏警告的那樣——復工,必須要防火、防盜、防同事!

越是在艱難的時候,越需要信息資源的暢通和共享。

為復工復產,最近一些省份之間也推出健康證明互認共享機制。比如,四川與廣東、浙江、重慶、雲南四省(市)建立健康證明互認機制。

不少省市,已成功擁有“健康碼”。健康碼體現的,正是大數據的價值和力量。

這些做法無疑值得點贊。以復工復產為例,各省之間數據實現互通,意義極其重大。復工復產要“防同事”,有了健康碼,不論他是來自天南還是地北,不管他在哪工作上班,只要能互認共享他的健康大數據,動態管理自然就能實現了。這也表明,不斷推進健康數據互通,有助於提升疫情背景下社會治理和應急管理的效率。

大數據智能化時代,一些平臺系統之間暢通了,相關數據打通了,就能形成“最多跑一次”“一次也不跑”的效果。

疫情下的復工復產,如何真正實現安全和高效,考驗著政務服務水平。

這方面,煙臺走在前列。

一方面,在充分做好個人信息保護的前提下,我市大數據平臺已經採集了37萬多人員的基礎信息、當前狀況和處置措施等數據,為疫情處置工作提供了堅實的數據支撐。

另一方面,利用“雲視訊”系統,大力推行線上招商、網上籤約。2月18日,舉行了重點項目網上集中籤約儀式,主會場設在市委、市政府辦公樓,各縣市區和北京、上海、昆明、蘇州等簽約企業所在地設分會場,簽約的10個項目總投資近800億元。

堅持一手疫情防控,一手抓經濟發展,無疑成為當前“主旋律”。用好大數據,就不用“防火防盜防同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