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的“定點清除”戰例

1月3號,21世紀20年代的第三天,美國發動“定點清除”行動,將號稱伊朗第二號人物、聖城旅旅長蘇萊曼尼炸死。一時間世界輿論譁然,伊朗國內民怨沸騰,復仇的聲浪一浪高過一浪,美國國內及其海外軍事基地一片“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緊張局面。

諸葛亮的“定點清除”戰例

伊朗聖城旅旅長蘇萊曼尼

大家都開始注意“定點清除”這種戰術手段了。其實這種作戰樣式並不新鮮,只是在實戰中運用較少而已。敵對雙方,在特殊情況下,會選擇這種較為隱秘的手段,對對手實施打擊,主要針對具有較高戰略價值的敵方首腦,特別是持強硬態度的敵方首腦。打擊對手的軍心民氣,震懾敵方首領。這種戰術的核心思想就是“擒賊先擒王”,用很小的戰術代價獲得很高的戰術回報,但是政治上風險很大,有可能引起衝突升級,風險失控。

諸葛亮的“定點清除”戰例

既然“定點清除”的戰術手段古已有之,那我們就看兩個例子。《三國演義》裡,諸葛亮就有過兩次輝煌的“定點清除”戰績。第一次是斬王雙。王雙是魏國大將曹真手下一員猛將,善使六十斤大刀,騎千里徵宛馬,開兩石鐵胎弓,還會使暗器流星錘。有萬夫不當之勇。諸葛亮二出祁山圍攻陳倉時受挫,二十餘日攻打不下,諸葛亮也束手無策。這時候王雙帶兵來解陳倉之圍,蜀軍立即接戰,王雙毫不費力的刀劈謝雄、龔起二將,接著張嶷出馬力戰王雙,王雙詐敗,張嶷去追,被王雙用流星錘打得吐血。諸葛亮認為陳倉道口難以打通,於是和姜維商量之後,使了詐降計,殺了費耀。曹魏大將郭淮分析諸葛亮兵多糧少,利在速戰,不能拖延。大將孫禮獻計假裝運糧引諸葛亮來搶。諸葛亮得到消息以後,決定將計就計,結果把曹魏大軍打得大敗,然後給魏延一條計策,自己則率軍撤退。王雙得知諸葛亮撤退,立即追擊,結果半路上發現自己的營寨起火,反身去救,途中樹林中衝出一將,揮刀斬王雙於馬下。這員大將就是魏延,受諸葛亮密計,埋伏在王雙追擊的路上,待王雙過去之後,到王雙營寨放火,誘王雙回救之時出其不意的襲殺之。


諸葛亮的“定點清除”戰例


就這樣,諸葛亮消除了出祁山,伐中原道路上的一個巨大障礙。

第二次是射死張郃。張郃也是曹魏的一員猛將,能征慣戰。諸葛亮三出祁山時,曾將戴陵和張郃包圍,在勸降無效後,四面攻擊。張郃奮勇衝殺,竟然殺出重圍。不見了戴陵張郃又殺入重圍救出戴陵。這讓目睹戰況的諸葛亮十分憂慮,諸葛亮對身邊人說:“嘗聞張翼德大戰張郃,人皆驚懼。吾今日見之,方知其勇也。若留下此人,必為蜀中之害,吾當除之”。這時候,諸葛亮就下了定點清除張郃的決心了。但是一直到五出祁山的時候,諸葛亮才有了機會,派出魏延和關興交替吸引張郃,一直把張郃引到木門道,用滾木雷石截斷張郃後路,將張郃亂箭射死。

諸葛亮的“定點清除”戰例

這兩次經典戰例,堪稱古代“定點清除”戰術的典範。不過與美國不同的是,諸葛亮是在戰爭狀態下對敵方的猛將實施的“定點清除”,而美國則不是。汲取古人的智慧指導今天的實踐還是很重要的,這就是“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不知道下一步美伊之間的爭鬥會向什麼方向發展,我們拭目以待吧!

諸葛亮的“定點清除”戰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