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才能學好鋼琴?

V丨cTory


好的方法可以使你事半功倍。學琴最主要的是打好基礎,剛學琴的時候,主要的任務還是要掌握到準確的手型、指法、力的運用以及識五線譜的能力以及坐姿。要注意手型、力度、指法是否準確了,坐的姿勢是否只坐凳子的三分一,彈奏時是否做到了全身心的放鬆。要做好這些必須通過多次的練習才能達到。必須非常嚴格的要求自己,打下良好的基礎。不要片面追求進度。否則留下了手型不對、指法錯誤、識譜能力差等毛病的話,對今後的學習將留下很大的隱患。


國際學校圈


本人目前從事鋼琴教學十餘年,我總結是三點:第一,要有一個業務水平精良的好老師最低標準是位合格的鋼琴老師,因為現在社會上所謂的騙子鋼琴老師太多了[捂臉],既要有要有能力(知道怎麼去練習,有親身經歷和體會,不要紙上談兵),又要有教學經驗(總結經驗可以少走彎路,教學亦是如此)。第二,要有堅強的後盾,這就是家長,要家裡同意,之前是父母都支持,畢竟這不是一天兩天見成績的東西!要風雨無阻的送孩子學琴,陪孩子練琴,堅持還是比較難的,還要給孩子買鋼琴,而不是電子琴電鋼琴等替代品等等。第三,就是孩子自身條件,有天賦的最好了,沒有天賦的,自己後天更要努力,勤奮,科學的方法來練琴,要持之以恆,有機會要多聽經典音樂,鋼琴講學,音樂會,參加權威鋼琴比賽及權威考級……以上是個人見解!



大寶燊燊


說到鋼琴學習,不得不提起一個人。他就是被譽為“鋼琴王子”的理查德·克萊德曼。

1992年,理查德第一次到中國演出。1998年下半年,他在全球推出專為中國譜寫,並與中國小鋼琴手——時年9歲的邵融,合奏了最新作品《魅力東方情》與《詩意奏鳴曲》。掀起了中國琴童學習鋼琴的熱潮。

2000年的時候,理查德又將《我愛北京天安門》改編成現代鋼琴曲,使他越來越受到中國觀眾的喜愛,藝術生命力經久不衰。

2004年,理查德·克萊德曼再次來到了中國,和中國廣播民族樂團聯手召開錄製新唱片的發佈會。同年,為表彰克萊德曼為中法文化交流、推廣中國音樂所做出的傑出貢獻,第2屆“中國十大演出盛事評選活動”特別授予理查德優秀演出獎和最佳推廣獎。

當下,鋼琴學習已經飛入尋常百姓家。那麼怎樣才能學好鋼琴呢?相信每一位鋼琴教師都會有其獨特的認識和練習要求,並且每一位鋼琴學習者也都會總結和提煉出一些比較好的做法。

為了幫助各位鋼琴愛好者和琴童更好的練琴,特提出幾點常規方法以供參考——

1.制定長期學琴計劃、時段學習目標和每日練琴計劃。

2.學習並掌握學琴所必須的五線譜等樂理知識。

3.拜具備規範鋼琴演奏技術和教學資質的人為師,切忌貪圖學費便宜,進某些水平低劣的培訓機構學琴。

4.擺正學習態度,不單純以鋼琴考級證書的級別論成敗,堅決抵制攀比心理和虛榮心。

5.鋼琴練習貴在持之以恆,切忌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一曝十寒。務必要打牢鋼琴演奏技術的基礎。

6.更多聆聽優秀的鋼琴音樂會或音視頻作品,提升自身的音樂修養。

7.利用適當的機會展示交流。

8 ……

鋼琴學習方法,人有差異,各不相同,只要有一顆熱愛鋼琴藝術的心,就一定會克服困難,學有所成。


楽亦卬


要學好鋼琴一是勤奮、二是毅力、三是科學。

學琴的過程是很艱苦、很枯燥的,沒有堅韌的毅力,勤奮的苦練很難達到理想的高度。當然,一味的蠻練也不可取,這不但會是事倍功半,徒費氣力,甚至有可能在學琴的路上步入歧途。因此找到科學的練琴方法是至關重要的,好的方法可以使你事半功倍。學琴之初最主要的是打好基礎,剛學琴的時候,主要的任務還是要掌握到準確的手型、指法、力的運用以及識譜能力。要注意手型、用力、指法是否準確了,彈奏時是否做到了放鬆。要做好這些必須通過多次的練習才能達到。必須非常嚴格的要求,打下良好的基礎。不要片面追求進度。否則留下了諸如手型不對、指法錯誤、識譜能力差等毛病的話,對今後的學習將留下很大的隱患。

關於學習方法,提幾點建議,供你參考。

1、分與合:先分手練,左、右手都練得很熟了再合手練。

2、慢與快:先慢練,慢練過程中力求求準確(寧慢勿錯)。練熟了以後再逐漸加速,直到練到曲子規定的速度。

3、零與整:不要一上來就大段大段(甚至通篇)的練習,把曲子分成若干小段(儘量按樂句分段)逐段練習,練到一定程度再合併若干段練習,最後才是整首曲子的合練。

4、易與難:抽出難點,重點攻關。對較難的樂句、段落、甚至是小節,都不能湊活,越是難點越要下苦功夫。每攻克一個難點就會升上一個臺階!

5、看譜與背譜:看譜練習可以鍛鍊識譜、視奏能力,背譜演奏是基本要求,因此看譜與背譜

能力需交叉進行練習,不可偏廢。

初學鋼琴尤其要注意基本功的鍛鍊。正確的坐姿、手型、觸鍵方法、以及良好的習慣都是要認真注意的。下面為你介紹練琴的16個好習慣,對照這些好習慣認真練習,日久天長自然會收到明顯的成效。

練琴的十六個好習慣

習慣一:

彈琴前做些手指拉伸的動作。

動作以手指韌帶的拉伸為主,不要太用力。目的類似於跑步、游泳前的準備運動,能使你更快地進入彈琴狀態。冬天的話可以先抱會兒熱水袋暖暖手。

習慣二:

堅持每天彈一段哈農。

只要你開始彈哈農了,就堅持每天彈一段。這樣,即使每天沒太多時間碰琴,也能使你的水平不至於退得太厲害。對初學者來說,每天彈哈農更能保持穩定的進步。

習慣三:

由慢至快。

慢練的好處實在太多,我就不說了。總之,慢練就是王道。

習慣四:

第一遍彈就重視譜子上的每一個符號。

許多人第一遍彈都會忽略譜上的表情記號,然後在彈熟後改,其實在第一遍彈時就注意表情符號更能加深對曲子的理解。

習慣五:

彈琴時備一支鉛筆。

很多時候譜子上並沒有詳細的指法、強弱指示,這時候,就需要用筆來把我們自己認為合適的指法、強弱等記號標上去。記住要用鉛筆,不然寫錯很難改哦!

習慣六:

沒彈熟一首曲子前少聽錄音。

錄音只不過是一個參考,沒彈熟就聽錄音往往會導致我們去模仿錄音,從而盲目追求速度,並失去自己對曲子的理解。

習慣七:

學會分段練習,單獨揪錯。

不要每次都從頭彈到底,第一遍彈一首曲子是先把它分段,熟悉一段以後再練下一段。一旦發現哪裡有錯誤,要單獨把錯誤的地方挑出來改正。分段練習也更有利於曲子的整體把握。

習慣八:

儘量保持良好的手型。

不論彈什麼曲子,不論用什麼速度彈,儘量保持良好的手型。也許有人會說:速度上去了,手型就沒法保證了。其實不然,能在高速彈奏中保持良好的手型也是檢驗基本功是否紮實的標準之一。

PS:在你沒有達到大師級水平前,不要問為什麼錄象裡鋼琴家的手型、觸鍵並不符合要求。

習慣九:

彈與自己水平相近的曲子。

很多人喜歡彈超出自己水平很多的曲子,這樣做其實是有害而無益的。曲子超出自己水平很多,你就很難保證自己技術處理上的準確性,甚至會有大量的錯音。而且以後即使有水平彈奏這曲子了,也很難改回來。(這是我血的教訓)

習慣十:

學會背譜。

很多好老師都會要求學生有目的的背譜。這並不僅僅是在鍛鍊你背譜的能力,而是要你有更多的保留曲目。這樣既能提升對曲子的理解,也可以偶爾在人前“秀”一下。(我從小就吃這個虧...)

習慣十一:

明確每天練琴的目標,不要同時練很多曲子。

和學習工作一樣,練琴也需要有目標。比如確定今天要練熟曲子的某一段,或者要把某首曲子背出來等等。不要盲目地同時練很多曲子,囫圇吞棗式的練習會使你感到進展緩慢。相比之下集中突擊一到兩首曲子效果會好很多。

習慣十二:

嚴謹至上,切忌得過且過。

彈琴不嚴謹可以說是業餘彈琴者的通病。彈琴過程中難免會有各種各樣的難點,這時千萬不能有得過且過的心理,每啃下來一個難點,水平就上個臺階。

習慣十三:

經常使用節拍器。

雖然曲子的節奏是活的,但在曲子的框架沒成型之前,多用節拍器。節拍器控制節奏只是它最基本的功能。在彈奏練習曲時,可以靠節拍器實現逐漸提速。

習慣十四:

經常返工以前彈過的曲子。

所謂“溫顧而知新”,我已經彈過的曲子並不代表我已經真正掌握它。許多樂曲理解、技術處理上的要點第一次彈完曲子時並不一定會理解,都需要在水平更進一步後,靠返工來鞏固、認識。

習慣十五:

避免超負荷的練習。

今天就看到一個“彈琴彈到手疼”的帖子,或許是練習方法上的問題,但超符合練習也會導致手疼。雖然苦練、多練的確有利於技術的進步,不過也要有個度,彈的過多也會傷手,反而不利於進步。

習慣十六:

學會保護雙手。

很多男同胞都喜歡打籃球、攀巖等等戶外體育運動,其實這是很容易傷到手的。輕則韌帶拉傷,重則骨折,這對我們彈琴者來說是致命傷。(我的鋼琴老師曾明令禁止我打籃球)許多女孩子都喜歡留長指甲,這也是彈琴的大忌。

希望對你有幫助。


音音之樂


學好鋼琴一是勤奮、二是毅力、三是科學。

學琴的過程是很艱苦、很枯燥的,沒有堅韌的毅力,勤奮的苦練很難達到理想的高度。當然,一味的蠻練也不可取,這不但會是事倍功半,徒費氣力,甚至有可能在學琴的路上步入歧途。因此找到科學的練琴方法是至關重要的,好的方法可以使你事半功倍。學琴之初最主要的是打好基礎,剛學琴的時候,主要的任務還是要掌握到準確的手型、指法、力的運用以及識譜能力。要注意手型、用力、指法是否準確了,彈奏時是否做到了放鬆。要做好這些必須通過多次的練習才能達到。必須非常嚴格的要求,打下良好的基礎。不要片面追求進度。否則留下了諸如手型不對、指法錯誤、識譜能力差等毛病的話,對今後的學習將留下很大的隱患。

關於學習方法,提幾點建議,供你參考。

1、分與合:先分手練,左、右手都練得很熟了再合手練。

2、慢與快:先慢練,慢練過程中力求求準確(寧慢勿錯)。練熟了以後再逐漸加速,直到練到曲子規定的速度。

3、零與整:不要一上來就大段大段(甚至通篇)的練習,把曲子分成若干小段(儘量按樂句分段)逐段練習,練到一定程度再合併若干段練習,最後才是整首曲子的合練。

4、易與難:抽出難點,重點攻關。對較難的樂句、段落、甚至是小節,都不能湊活,越是難點越要下苦功夫。每攻克一個難點就會升上一個臺階!

5、看譜與背譜:看譜練習可以鍛鍊識譜、視奏能力,背譜演奏是基本要求,因此看譜與背譜

能力需交叉進行練習,不可偏廢。



半牙兒


感謝你的提問

關於怎麼才能學好鋼琴這個問題,我想給你分享一些我的看法。我個人認為,鋼琴是琴類樂器中最複雜的樂器之一。想學好鋼琴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但是隻要掌握了技巧也是可以比較快的學好鋼琴的。

1、學好樂理。我們知道,在學習任何的音樂之前,都需要懂得樂理知識。樂理知識是基礎的理論知識,它是學習音樂的第一部,當你掌握了樂理知識後,你再去學琴學樂譜都會變得容易。

2、學好指法。學好彈琴指法是學好鋼琴的重中之重,好的指法可以讓你的彈奏變得簡單,讓你行雲流水般的無縫銜接各種音。

3、努力練習。我們都知道,再聰明的人,如果他不花時間去學習,是學不好東西的,所以每天合理得安排練琴得時間很重要。

4、有針對性得練習,不能盲目的練習。每天練習結束後,要總結自己出現的問題,懂得問題之後要及時改正,這樣就可以提高練琴效率。







繞岸垂楊elfin


您好,我是一名從教多年的鋼琴老師。從我自己的學琴之路看來,想學好鋼琴,首先就是要有好的學習習慣。好的學習習慣往往也是許多琴童家長們希望培養孩子的優秀品質,那麼我們怎麼才能培養好的學習習慣,學好鋼琴呢?第一,要先立好規矩,雷打不動,比如放學回家先練一個小時的琴,然後再吃飯做作業看電視等。比如練琴時儘量少來回走動,甚至規定彈琴前先上好廁所🚾,這一點琴童家長們應該懂的[笑哭]。第二,在鋼琴的練習過程中要有要求,起初可以是時間和遍數要求,保證量的基礎上配合質的要求,比如第一遍需要糾正什麼,第二遍加入強弱變化等。第三,堅持每週回課,相信家長的堅持也會給孩子留下非常強的觀念感,任何事情都不是隨隨便便成功,希望您的孩子越來越優秀!

如果我的觀點您認同,請關注點贊哦,謝謝![耶]



貞貞老師彈鋼琴


很高興能夠回答這個問題,現在隨著社會的需求以及對於子女教育的重視,越來越多的藝術課程進入到了人們的視野中,鋼琴作為高雅藝術的典範也越來越被人們所接受,社會上鋼琴的學習有些各種各樣的方法,歸根結底還是落在“學” 與“練”兩個字上,我們就這個問題說一下學好鋼琴的幾種方法,希望對你有用。



第一,明確學習目標。這是你自己或者為了子女安排學琴的第一步,你是想隨便玩玩還是作為興趣培養還是走專業道路,這也就決定了你以後的學習方法與付出的精力大小,沒有明確的目標就無法決定後面相對應的措施,這個很關鍵。

第二,好的老師與教材是你的基礎。想學好琴只是通過自學是很難達到理想效果的,在學琴時期尤其是初期老師的教學是你起步的最快方法,無論是基礎學習還是琴譜、樂理都是需要指導的,雖說可以通過自學,但是沒有老師的幫助學生會學到錯誤的東西而不自知反而打擊自信心,讓學琴的道路更艱難。

第三,堅持,長期的堅持。這個不只是對於學琴,而是所有的學習都是至關重要的。學琴的過程是枯燥且乏味的,這個對於鋼琴來說,想要達到一定的高度,超負荷的學習是必經的過程,對於這個我以前寫過一篇文章介紹過,可以看一下,一般情況每天一兩個小時的練琴時間是基礎,想有專業路線每天十幾個小時也是家常便飯,這個道理大家都懂,不細說了。

第四,初期興趣後期毅力。這是你在學琴道路上能有行走的個人條件,學琴初期靠的是興趣,興趣引導你學習的開始,到了後期就是靠毅力在支撐著整個的學習過程,沒有毅力半途而廢的人也只能彈著玩玩了,這個沒什麼好說的。

第五,合理利用輔助器材。好的輔助器材能夠讓你的學習更加的便捷,比如節拍器,它能使節奏完整平穩,節奏平均,這對於一個優秀的演奏者來說非常重要。對於一些學生彈奏時難得地方會彈的普遍較慢,簡單的地方又會彈的快,這種現象普遍存在,即使曲子練熟了也會形成“隨手溜”的狀態,老師叫它節奏不穩,速度不平均。這時使用節拍器慢速練習,聽清楚節奏後,此現象會逐漸變好,速度也會越來越平穩。



鋼琴的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沒有堅韌的毅力,刻苦的訓練是難以達到理想的高度。一味的苦練也是不可取的,找到合適的方法,打好基礎是關鍵。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阿滿育兒


首先必須保證每天有充足的練琴時間,然後在時間內的安排要合理,比如基礎練多久,練習曲練多久,樂曲練多久,並且這種先練習基礎後練習曲目的順序是不可以更改的。然後在這個框架上,我們要考慮填充的內容,專業老師會根據你的情況給出合理的安排,但課下的練習確是另外一回事了,如果沒有足夠去的耐心練習紮實的基本功,很難走的長遠,手指機能性會很弱,所以恆心與毅力是非常重要的。

然後來談談關於樂感的問題,這來自於積累,來自於領悟與體會。鋼琴是非常難以培養樂感的樂器,一是因為我們離鋼琴的距離太遠了,相比於小提琴架在肩膀上,笛子拿在手裡,聲樂樂器就是我們本身,鋼琴離我們有一條手臂加上手的距離,這讓我們更難以抒發情感。再者,樂感通常是旋律的線條,線條是橫向發展的,但是我們彈鋼琴確實縱向的敲每一個音符,這導致我們更加難以將其橫向聯繫起來。所以,要多唱歌,多聽鋼琴演奏,多聽多模仿,久而久之,自有領悟。

有了手指技術,有了樂感,這些還不夠把鋼琴彈好,我們還需要準確把握風格特徵,這取決於大量的作品學習,來自於經驗,來自於曲式和聲分析框架結構,那麼講到了曲式和聲,還是要先學習樂理的。把這些都學過後,才會更清晰的把控樂感處理,之前是我覺得這個地方這樣彈好聽,現在是我這個地方為什麼這樣彈好聽,或者為什麼應該這樣彈。


琴玥聲歌劉老師


鋼琴被譽為樂器之王,所以很多家長都願意培養孩子學習鋼琴。

那麼如何學好鋼琴呢?把我自己的一些想法分享給你。

學鋼琴,起始年齡要合適。兒童在五歲左右開始接觸鋼琴,被認為是最佳年齡。小孩子的可塑性超強,這個年齡階段入手鋼琴學習,可以說是先入為主,孩子畢竟受到的干擾比較少。

既然是學鋼琴,那麼肯定就要選擇一位合適的啟蒙老師。老師水平的高低,直接關係到孩子學琴的質量。一位負責、水平方法高超的老師,勢必會讓孩子學琴事半功倍。

最後,孩子畢竟是孩子,自制力肯定沒有成人那樣高,作為家長一定要鼓勵督促孩子每天能夠保質保量地練琴。俗話說,老師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希望對題主有所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