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靠做美食幹農活,這個90後女孩治癒了3000萬焦慮的成年人

僅靠做美食幹農活,這個90後女孩治癒了3000萬焦慮的成年人

​1

靠短視頻火了的人很多,但能火到李子柒這種地步的,少見。有多火呢?一組數據供大家參考:微博粉絲2123萬、抖音粉絲3077萬、B站粉絲285萬。

僅靠做美食幹農活,這個90後女孩治癒了3000萬焦慮的成年人

她本身是個美食博主,三年前因為一條自制蘭州牛肉麵的視頻走紅網絡,之後人氣便居高不下。

短短三年時間,大家都記住了這個“在竹林裡挖筍、打理滿院子的瓜果蔬菜、還會做刺繡和活字印刷”的十項全能女孩。中國傳統美食、傳統工藝以及古樸村落的美景,都在她的鏡頭下,被更多人知道。

僅靠做美食幹農活,這個90後女孩治癒了3000萬焦慮的成年人

有句話叫:娶妻當娶李子柒。

很長一段時間裡,她代表了大家的一種嚮往。不僅嚮往她的田園牧歌,更希望自己能成為她這樣的人。


但最近,一則熱搜讓她站在了風口浪尖。

幾天前,在國內已經有超高知名度的李子柒突然在外網火了。截至2019年12月5日,李子柒在Youtube上的粉絲數達到了735萬,什麼概念呢?這麼說吧,美國影響力最大媒體之一CNN,粉絲才792萬。

僅靠做美食幹農活,這個90後女孩治癒了3000萬焦慮的成年人

僅靠做美食幹農活,這個90後女孩治癒了3000萬焦慮的成年人

她發佈的視頻,幾乎每一條播放量都在500萬以上。

僅靠做美食幹農活,這個90後女孩治癒了3000萬焦慮的成年人

觀看視頻的粉絲遍佈世界各地:伊朗、美國、俄羅斯、菲律賓、巴西、阿拉伯......

僅靠做美食幹農活,這個90後女孩治癒了3000萬焦慮的成年人

而且,這些視頻跟以往我們看到的一樣,沒有字幕、沒有翻譯,一口地道的四川話,卻依舊得到了外國友人的一致好評:

“她是我最喜歡的Youtube博主,她是一個大廚、藝術家、園林家,我希望他們能加上英文字幕,我太想知道她在說什麼了。”

僅靠做美食幹農活,這個90後女孩治癒了3000萬焦慮的成年人

“我希望她奶奶能長生不老,一直一直活下去,在那個童話世界裡。”

僅靠做美食幹農活,這個90後女孩治癒了3000萬焦慮的成年人

大家的語言並不相通,但對美好事物的感知能力是一樣的。餐桌美食、田園牧歌、失傳手藝、祖孫溫情......誰能抵抗對這種生活美學的追求呢?

還真有,外網有多少讚美,微博就有多少質疑。

爭議的起因是,一位知名大V就李子柒火到國外這件事,發了一條微博,感嘆李子柒才叫文化輸出。

僅靠做美食幹農活,這個90後女孩治癒了3000萬焦慮的成年人

本來火到國外,是件值得高興的事,但這「文化輸出」一詞,卻惹惱了不少網友。

反對的觀點主要有這幾種:

1、李子柒背後有一個團隊,根本就是商業行為;

2、她視頻裡展現的根本不是真實的農村生活;

3、她之所以受歡迎,不過是滿足了,外國人對中國田園的刻板印象,讓更多人用較原始的眼光看待中國;

4、她不過是運氣好,趕上了大家的心之嚮往。

讓人沒想到的是,就因為一個「文化輸出」,幾乎否定了李子柒的全部成績。田園牧歌是營造出來的假象、溫情生活是有劇本的商業行為、古樸村落是加了美顏濾鏡的農村面貌......

李子柒視頻裡呈現出來的一切美好,都被這些反對的聲音擊的粉碎。

僅靠做美食幹農活,這個90後女孩治癒了3000萬焦慮的成年人

2
看完這些質疑,我特別想問,有些網友把李子柒的運作和拍攝,分析的這麼透徹,那對比之下,那些誇讚李子柒的網友豈不是傻白甜?

傻到相信李子柒一個人就是一個團隊?傻到以為她過著不食人間煙火的神仙生活?我想每一個認真看過她視頻的成年人,都不會有這種天真的想法。

僅靠做美食幹農活,這個90後女孩治癒了3000萬焦慮的成年人

她雖是美食博主,但跟其他人不同的是,她的美食製作週期拉的很長,經常一條視頻要耗時好幾周,甚至一年。

之前有一條製作柿餅的視頻,成片5分鐘,但拍了一年,從陽光微風到白雪皚皚。包括我昨天剛看完她最新一期視頻,直接從美食的調料開始——製作醬油,蒸黃豆-晾曬-過濾,過程也是相當繁瑣。

僅靠做美食幹農活,這個90後女孩治癒了3000萬焦慮的成年人

既要保證美食製作效果,又要保證拍攝畫面,一個人得有多專業,才能全部代勞?其實她早在2017年就公開過,已經組建了一個拍攝團隊。所以背後有團隊,這本來就是顯而易見又公開的事實啊。


僅靠做美食幹農活,這個90後女孩治癒了3000萬焦慮的成年人

對於那些說她是商業行為的人,她也從來沒說自己不愛錢。相反她在採訪中也坦言:“自己的安全感最主要的來源,一直都是銀行卡里的餘額。但不著急變現,是想打磨好的內容。”

所以那些誇她、喜歡她的人,不是看不見視頻背後的策劃、包裝,而是因為李子柒的童話世界,對每個疲憊的人來說,都是一種精神上的補給。

僅靠做美食幹農活,這個90後女孩治癒了3000萬焦慮的成年人

也有人說,她比大多數努力的人要幸運得多,但在幸運到來之前,她早已經歷了太多不幸。

她是一個飽受原生家庭苛待的姑娘,父母很早就離開了她,又得不到養母善待,好在爺爺奶奶收留她、照顧她。

14歲就獨自到城市打拼,8年的漂泊,睡過公園、連續兩個月啃饅頭。後來奶奶得了重病,李子柒才放棄了城市,回到了農村。

走上短視頻這條路後,她更是經歷了常人很難承受的艱苦和堅持,才有了我們看到的無所不能。

為了推廣蜀繡,她特地向蜀繡國家級傳承人孟德芝虛心請教,所有環節全都自己來,前後花了一年多時間;

為了做鞦韆沙發床,前後累計拍攝素材2000多條,劈木材、釘樁等粗重活兒全都親自上手;

冬天拍雪景,她一個人揹著裝備,去爬海拔2000多米的雪山,手凍到沒知覺,就伸到衣服裡取暖,然後接著拍。

僅靠做美食幹農活,這個90後女孩治癒了3000萬焦慮的成年人

每一條千辛萬苦拍攝的視頻裡,都能看見她粗糙的手和隨處可見的傷痕。

僅靠做美食幹農活,這個90後女孩治癒了3000萬焦慮的成年人


在2017年的致謝視頻中,李子柒寫道:

“2萬餘條素材,來來回回開關4萬次,按每條素材走25步來算,步行約260公里。不求您能喜歡,但求能給努力做內容的自媒體人最基本的尊重。”


你說她不真實?在我看來,正是因為她追求真實,力求把每一個細節都展現的迴歸本質,才讓大家對「童話世界」充滿了嚮往的同時,也相信了平凡的力量。

所以你問我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李子柒,我想除了她的「小森林」足夠治癒以外,還有她的成長經歷,也治癒了不少普通人,現實固然殘酷,但相信未來可期,這本身就是一種勇氣。

“這個世界,已經有個普通人替我們實現了理想中的生活”,對於在高期待和高壓力下,無處可逃的人來說,這又何嘗不是一種心理安慰呢?

僅靠做美食幹農活,這個90後女孩治癒了3000萬焦慮的成年人

3

不管你承不承認,這個時代,每個人都是需要被治癒的。

前段時間,顏姐的朋友圈被“華人美學教父”蔣勳刷了屏。2014年,他從臺北都市搬到了臺東的小農村池上,給自己的生活來了一次斷舍離。

僅靠做美食幹農活,這個90後女孩治癒了3000萬焦慮的成年人


他在池上的新家,是一間廢棄了60年的老宿舍,這裡一切都是最古老、最原始的樣子,跟他童年時的家差不多。也沒帶太多東西,除了筆墨紙硯,再無其他。

僅靠做美食幹農活,這個90後女孩治癒了3000萬焦慮的成年人

僅靠做美食幹農活,這個90後女孩治癒了3000萬焦慮的成年人

到了池上後,他安心過起了慢生活。白天跟著農民一起收稻米,去畫室畫畫,天黑了就休息。不看電視、不社交、也很少碰手機。

僅靠做美食幹農活,這個90後女孩治癒了3000萬焦慮的成年人

捨棄了很多浮華的東西后,過著極簡生活的蔣勳,卻覺得自己無比富足。

蔣勳說:

“沒有一個東西我會永遠擁有,可是我們一生很多東西都放不下。”


捨得捨得,有舍才有得,蔣勳的斷舍離就像一針生活的鎮定劑,讓那些不斷追求慾望的人,開始停下來審視自己的內在秩序。

有人開始認同“人生不能太滿”;有人決定效仿他給生活做減法;也有人說蔣勳的故事就像半顆安眠藥,讓人內心安定,不再慌張。


僅靠做美食幹農活,這個90後女孩治癒了3000萬焦慮的成年人

像蔣勳這種,自帶治癒能力的人還有很多。

92歲的塔莎·杜朵,在日本被評為“最受憧憬的女性”,也是在親手打造的童話世界裡過完了一生。

僅靠做美食幹農活,這個90後女孩治癒了3000萬焦慮的成年人

少年時父母離異、又經歷早婚、中年失婚,之後獨自撫養四個子女,一生坎坷,但她卻依舊熱愛生活、天真浪漫。

56歲那年,她買了一塊荒地,建了農舍,打造了一片理想中的花園,自此過上了無比有趣的生活。

僅靠做美食幹農活,這個90後女孩治癒了3000萬焦慮的成年人

她給園子裡的動、植物取名字;自己做手作,聖誕樹、蠟燭、木偶全都信手拈來;還自己種植亞麻、紡麻線、染色,花上一年的時間做一件襯衫;頭上戴著鄉村風格的頭巾,下午茶是每日必須有的儀式......

這才是生活啊。無論什麼年紀、遭遇什麼,只要你不放棄生活,依舊有創造樂趣的能力,日子就沒那麼慘。

這是塔莎奶奶給無數僅僅是活著的人,上的最重要的一課。

僅靠做美食幹農活,這個90後女孩治癒了3000萬焦慮的成年人


這世上有很多人,都過著不那麼理想的生活,焦慮、疲憊、壓力、痛苦......這時候,需要一個人、一句話甚至一個畫面,帶你走出情緒的死衚衕。


老實說,我挺感謝有蔣勳、塔莎奶奶和李子柒這類人存在的。

他們喚醒了我們對生活的美好期待,在這個處處販賣焦慮的時代,讓我們感受到了難得的寧靜。也讓每一個疲於奔波的人,看到了更多生活的可能性。

僅靠做美食幹農活,這個90後女孩治癒了3000萬焦慮的成年人


很雞湯的一句話,但對每一個摸爬滾打的人來說,沒有什麼詞比“美好”和“可能性”更有力量了。

誰不疲憊呢?誰又不需要勇氣繼續前行呢?

央視新聞點評李子柒的時候說:

“沒有熱愛就成不了李子柒,沒有熱愛也看不懂李子柒。

所以被“李子柒們”治癒的人,大多是那些即使生活千瘡百孔,也依舊期待,依舊有勇氣熱愛的人。

就好像有一期奇葩說的辯題:該不該告訴孩子童話是假的?其中傅首爾的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她說:童話的童,是那個最初的人,經歷種種磨難依舊相信童話是真的的人。

僅靠做美食幹農活,這個90後女孩治癒了3000萬焦慮的成年人

我不知道李子柒算不算文化輸出,但我真的就希望她一直美好下去,她的童話仙境永遠不要消失,讓那些依舊單純,相信美好的人始終有個心理寄託:就算我們改變不了現在的生活方式,但某一天,生活的一地雞毛都會在安靜中悄悄變好。

圖片來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