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憶是湖濱|他與杭州書畫社的故事:張宗祥


最憶是湖濱|他與杭州書畫社的故事:張宗祥

張宗祥(1882-1965)

譜名思曾,後慕文天祥為人,改名宗祥,字閬聲,號冷僧,別署鐵如意館主,浙江海寧硤石鎮人。西泠印社第三任社長、原浙江圖書館館長、現代學者、書法家。生平抄書成癖,邊抄邊校,往往夜以繼日、運筆如飛。一晝夜能抄二萬四五千字。且一生抄校 9 千餘卷,其努力堪稱前無古人。其書法既學李北海,又兼融漢魏碑法,雄渾灑脫,一氣呵成,流傳頗廣。書學主張“要吃透一家,遍學百家,自成一家”。亦善畫,工詩能文,精鑑賞,通曉醫藥、戲曲、文學、史地等,在書畫界也頗有威望。著有《臨池隨筆》、《書學源流論》、《冷僧書畫集》等。


//

張宗祥和杭州書畫社

//


最憶是湖濱|他與杭州書畫社的故事:張宗祥

杭州書畫社湖濱路時舊影


張宗祥不僅多次在杭州書畫社展出其作品

並且為杭州書畫社的籌備開辦和業務發展

做出諸多貢獻

幫助聯繫藏家 收購併鑑定 大量藏品等


最憶是湖濱|他與杭州書畫社的故事:張宗祥


最憶是湖濱|他與杭州書畫社的故事:張宗祥

1922年 任浙江教育廳廳長的張宗祥


張宗祥的生父張紹基是前清舉人。張宗祥的外祖父沈韻樓,是有名的書法家。張宗祥生長在這樣的書香門弟,自小就得到良好的教育。他生性好學,成就了一個博古通今,文學、藝術、地理、中醫藥等無所不精的歷代高士傳承者。


談及張宗祥與杭州書畫社的故事,要從張老為西泠印社恢復而不斷努力說起,而杭州書畫社與西泠印社的淵源頗深,可以說是相生相伴六十年。


二十世紀中期,因為戰爭時局動盪,西泠印社這個享譽國際的藝術團體已停頓多年。1956年,張宗祥時任浙江圖書館館長、浙江省歷史學會會長、浙江省文史館副館長、浙江省政協常委和浙江省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等要職,對西泠印社的恢復工作十分關心。向浙江省人大提交議案,獲得來自社會各界的廣泛響應,使得西泠印社經營部得以開張。


最憶是湖濱|他與杭州書畫社的故事:張宗祥

孤山西泠印社舊影


但西泠印社的恢復籌建過程,並不是一帆風順的。1959年夏,成立了西泠印社辦公室,籌委會自然地終止了議事活動。張宗祥與韓登安等幾位老師並沒有因此而消極放棄,而是運用各自的影響力,繼續為西泠印社的各項工作奔走。


1959年9月,杭州市文化局成立杭州書畫社,專營名人字畫、文房四寶、美術用品、美術圖書等,並作為自收自支事業單位,為西泠印社社團活動的恢復提供基本經費保障。杭州書畫社與西泠印社緣分就此開始。


最憶是湖濱|他與杭州書畫社的故事:張宗祥

1959年杭州書畫社正式開幕


杭州書畫社於1959年國慶節開張。開門營業的當日,舉辦了建國十週年書畫大展,展品多由韓登安老師等西泠印社老社員從四處借得。這是杭州書畫社和西泠印社的首次攜手合作。張宗祥老師的作品就在此次展覽中展出,書畫大展受到人民群眾的廣泛歡迎,為國慶十週年增加了熱烈隆重氣氛。


後來,市文化局做出決定,西泠印社經營部正式併入杭州書畫社,統一部署文化用品經營。於此同時,恢復西泠印社一事也提上議程,1961年下半年開始,恢復工作有了實質性的進展。當年九月,杭州市政府、市文化局經過認真研究,決定由杭州書畫社具體組織籌辦。十月,起草完成了恢復工作計劃和經費預算,並報杭州市文化局。一九六二年春,市文化局基本同意了這個方案。1962年,文化局牽頭、杭州書畫社協助組織,召開了恢復西泠印社暨西泠印社60週年籌備會議。1963年,西泠印社建社60週年大會隆重舉行,選舉張宗祥為新一任社長,制定新的章程,確立了理事會制度。


最憶是湖濱|他與杭州書畫社的故事:張宗祥

恢復西泠印社籌備會議在華僑飯店召開 1962年

老照片由杭州書畫社老員工吳錫瑤提供

吳光烈、徐中定、徐彬拍攝

前排:秦康祥(左一)、吳錫瑤(左二)、方介堪(左三)、張宗祥(左四)

、唐醉石(左五)、馬公愚(右三)

後排:高式熊(左一)、方去疾(左二)、錢君陶(左四)、錢鏡塘(右二)、朱醉竹(右一)


最憶是湖濱|他與杭州書畫社的故事:張宗祥

西泠印社建社60週年


張老不僅對杭州書畫社的籌備開辦、經營業務做出很多貢獻,還參加過杭州書畫社多次展覽。對展覽活動也是費心費力,在1962年中央號召中小學學生學習毛筆字的時期,杭州書畫社響應中央號召舉辦書法展,張老提議舉行一次書法展覽會,他親自寫信給杭州寫字比較好的人,徵集作品至家中,而且還自費補貼了部分裝裱的費用。


在往後的發展當中,杭州書畫社的影響力逐漸擴大,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杭州書畫社已與北京榮寶齋、上海朵雲軒齊名。接下來的歲月中,杭州書畫社和西泠印社攜手同行。張宗祥與杭州書畫社的故事伴隨的是西泠印社與杭州書畫社的相依相伴。


//

張宗祥的藝術造詣

//


最憶是湖濱|他與杭州書畫社的故事:張宗祥


張宗祥作為書壇泰斗、文史巨擘,圈內人士都知道他的“三絕”一是他為中國現代書法的開創者之一;二是他鑑賞字畫只需一眼瞥之,即能識其真偽;三是1902年在嘉興府中學堂教地理時,自己親手繪製地圖,這在一百多年前的中國,便是一個奇蹟(當時連教材也是自編的)。


張宗祥一生之大業績,一為書法,一為文史。張宗祥的研究者宣大慶教授曾這樣評價張宗祥先生的書法:爽利勁健,氣度閒雅,“圓筆似折釵,方筆如劍背,故濃墨用於先生的筆下更見精神”。張老在書法上取得較大的成就,主要在於平時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刻苦研習,以及他利用畢生的精力整理、抄校古籍所修煉而成的文化內涵所致。作為京師圖書館主任、浙江圖書館館長,他的目錄版本校勘之學功力極深。為文瀾閣《四庫全書》的補抄,各種古籍如《國榷》、《越絕書》、《洛陽伽藍記》、《神農本草經》、《論衡》的抄補,乃至以畢生所抄稀世善本、孤本2000卷捐贈浙江圖書館,皆可說是在文化界搶救遺存的大事。



最憶是湖濱|他與杭州書畫社的故事:張宗祥

張宗祥 飛來頑石 檻外聽經 書法 西泠印社藏


最憶是湖濱|他與杭州書畫社的故事:張宗祥

張宗祥 “如此既佳” 聯 書法 海寧博物館藏


最憶是湖濱|他與杭州書畫社的故事:張宗祥

張宗祥 “一生十年” 聯 書法 海寧博物館藏


最憶是湖濱|他與杭州書畫社的故事:張宗祥

張宗祥 毛澤東詞 十六字令 書法 西泠印社藏


最憶是湖濱|他與杭州書畫社的故事:張宗祥

張宗祥 望雲草堂 書法 西泠印社藏


最憶是湖濱|他與杭州書畫社的故事:張宗祥

張宗祥 風竹圖 湖州市博物館藏


最憶是湖濱|他與杭州書畫社的故事:張宗祥

最憶是湖濱|他與杭州書畫社的故事:張宗祥


張宗祥 空山夜遊圖 海寧市張宗祥紀念館藏


最憶是湖濱|他與杭州書畫社的故事:張宗祥

張宗祥 灕江一角 海寧市張宗祥紀念館藏


最憶是湖濱|他與杭州書畫社的故事:張宗祥

張宗祥 水墨梅花圖 溫州博物館藏



注:本文部分參考

西泠印社理事 王佩智 著《西泠印社舊事拾遺》

西泠印社社務委員會 編著《西泠印社孤山擷聞》

西泠文房公眾號推文 《杭州書畫社·西泠印社——相生相伴六十年》

中國書法網《張宗祥|中國現代書法的開創者之一》等



· 結束語 ·


2019年,新中國成立70週年,也是杭州書畫社成立60週年之際,在此甲子之慶,新一代杭州書畫社人將繼承老一輩勤奮、務實、拼搏、進取的精神,續寫杭州書畫社這一文化老字號的時代新篇章;在此我們向社會各界朋友發出最誠摯的邀請,望得幸能與諸位一起慶祝祖國的生日、一起譜寫杭州書畫社新的故事!


最憶是湖濱|他與杭州書畫社的故事:張宗祥

杭州書畫社的杭州地圖


1959年 湖濱路

1959年10月1日,杭州書畫社開業。它由靠近湖濱一公園即解放路最南端188號的一幢總建築面積七八百平方米的小花園洋房改建而成。


2003年 將軍路

在西湖之濱屹立了44個年頭後,因湖濱路整體改造,杭州書畫社搬遷至將軍路。


2011年 西湖文化廣場

杭州書畫社新開於杭州地標西湖文化廣場。


2014年 鬥富二橋

杭州書畫社有限公司正式成立,隸屬於西泠印社集團,落戶鬥富二橋33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