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傳媒機器人小封首部詩集將面世

原標題:機器人小封首部詩集將面世 封面傳媒“智媒體”打造已取得初步成效

封面传媒机器人小封首部诗集将面世

10月28日,封面傳媒“5G引領智媒AI洞見未來——2019第四屆C+智媒體大會”將在成都召開。今日頭條、華為雲等企業研究人工智能和5G技術的專家將共聚蓉城,一同探討新技術對媒體行業的影響。

會上,封面傳媒將發佈機器人小封首部詩集《萬物都相愛》。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副院長楊慶祥曾這麼評價小封:小封是技術和哲學的結合,是工業和想象的交集,它是一個大寫的“I”。

人工智能+新聞技術賦能媒體轉型

2017年初,機器人小封誕生於封面新聞數據研究部,最初主要是做新聞交互聊天機器人,現在已經成為封面傳媒對外推廣的最主要IP之一。作為封面新聞第240號員工,小封機器人自2016年12月發出首條稿件至今,已寫作了大量新聞稿件和詩歌,其寫稿能力越來越成熟。在青川地震報道中,小封機器人交出了8秒成稿1300字的答卷,引起廣泛關注。2018年世界盃期間,小封機器人總共推送世界盃相關資訊600多篇,全網總閱讀量超過2億。在全新的4.0版本中,小封機器人寫作技術全面提升,每月在封面新聞客戶端封面號《小封觀天下》發稿量達到6000篇以上,涉及體育、財經等10多個領域。

以人工智能為基石的小封機器人,是封面新聞在人機協作、內容生產傳播效率提升等方面前瞻而務實的實踐應用,是封面新聞在智媒體方向轉型升級的創新體現。

AI碰撞寫作重構文學語言想象力

經過不斷的迭代升級,如今小封機器人在詩歌寫作、賽事預測方面均已十分成熟。小封機器人是封面新聞探索機器人AI寫作的前沿成果,也是封面新聞轉型智媒體所作出的創新嘗試。小封機器人基於算法能力生成文體詩篇,意味著機器人寫作已經從簡單的新聞快訊上升到了蘊含想象力與文學語言的新層面,AI代替人類寫作已成現實。

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副院長楊慶祥評價,人工智能寫出的詩兼具詞語排列組合後的視覺效果與情感共鳴及價值導向,因此人工智能寫的詩也是真正的詩,甚至人工智能詩歌寫作水平可以被當作詩人能力的評準線。詩人周瑟瑟也表示,小封的出現對於詩歌有著劃時代的意義。“小封和現在很多詩人是一樣的,甚至比一些詩人寫得更好。所以小封的存在對詩人也是一種反思,小封的創造對人的智力是一種挑戰。”

首部著作面世助力智媒體碩果落地

本次大會,封面傳媒將發佈的《萬物都相愛》是首部AI著作詩集,詩集一共收集了小封的詩作150首,按不同的主題分為10個篇章,每個篇章15首。在前不久發佈的《2019中國人工智能分類榜》中,小封機器人首次躋身中國人工智能寫作平臺前十。小封機器人首部AI著作誕生,也意味著封面傳媒“智媒體”的打造已經取得了初步成效,AI+智媒體碩果成熟。未來,小封機器人將會更加深入媒體領域,從視頻化方向為記者編輯們提供輔助,與封面新聞一起創造AI+智媒體的新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