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橋遺夢》:只看見中年出軌、4天的婚外情?應該還有時代真相


《廊橋遺夢》:只看見中年出軌、4天的婚外情?應該還有時代真相

1945年9月2日,持續6年,波及歐洲、亞洲,從大西洋蔓延到太平洋,先後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作戰區域面積高達2200萬平方千米,傷亡高達9000餘萬人的,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世界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終於落下帷幕。

20年後,一個美國"鄉村"迎來了一段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廊橋遺夢"的故事。


《廊橋遺夢》:只看見中年出軌、4天的婚外情?應該還有時代真相

是的,其實於電影本身,以及觀眾來說,這個好看、經典,令人回味無窮的愛情與婚姻的故事,其實說到底不過是個不現實到荒誕的"夢"罷了。

之所以從1995年上映以來,直到今天依舊經久不衰,或許正是因為它帶給我們看似淺顯情節——"美化"一段無結果的"婚外情",實則深刻放大了一個所謂人性的"本質"——理智與情感的抉擇隱喻。

但又不止如此,在本人看來,其實這更像是一種對60年代,美國當時的"反文化"運動的隱喻。

因為這個時間點1965年,正是美國當時"反文化"運動的崛起之時,而當時的口號"愛、自由、和平",正好切合了本片的核心主旨——所謂"理智與愛情"的抉擇,迴歸現實,其實就是美國社會變革下,被壓抑的"需求"大反彈,而落到"結果",始終要"迴歸"。


《廊橋遺夢》:只看見中年出軌、4天的婚外情?應該還有時代真相

正如當時迅猛崛起的嬉皮文化一樣,那些隱藏在嬉皮士們,諸如瘋狂的搖滾樂,各種"X需求"的要求解放,以及各種過度的"反文化"的"皮囊"下,是他們內心對愛與自由、和平的無限嚮往。

而抗爭之下,想要的所謂"結果",也只是簡單的兩個字——人權,或者展開來說,就是一個人應該擁有的身心自由的權利。


所以,就本片來說,這個原名《The Bridges of Madison County》的翻譯,應該是更為冰冷而直接的《麥迪遜之橋》,會顯得更有隱喻當時歷史的"現實"意義。

非美化而夢幻地翻譯為《廊橋遺夢》,這個天然帶著"中國式文藝"範的,露出淺顯的類"婚外情"的定式解讀譯名。




《廊橋遺夢》:只看見中年出軌、4天的婚外情?應該還有時代真相

自由的愛情VS美化的"婚外情"

高舉"反文化"運動的"新右派"

其實這部電影的情節很簡單,以故事的視角來介紹就是講,因為母親弗朗西斯卡遺囑的"奇怪要求"——死後把骨灰撒在麥迪遜橋,於是其兒女"不小心"揭開了一段只存在母親記憶中,與攝影師羅伯特四天的"愛情"故事。

《廊橋遺夢》:只看見中年出軌、4天的婚外情?應該還有時代真相

單看簡介來說,儘管字裡行間的美化,尤其最後的"昇華"處,是通過這個"故事",讓她正處於"婚姻問題"的孩子們,有了感悟,選擇正視婚姻,"迴歸"家庭。

但或許是經過時間的推移,不管是1995年上映時,還是現在,這些年,縈繞在本片"定義"上的,始終難以逃脫"婚外情洗白指南"的評價,甚至於在很多時候被冠以,對人們婚姻有著"危險"的嚮導之類的差評。


但是,或許被忽略的是故事產生的時間點,那個屬於美國"反文化"運動崛起並高漲的年代,那個"新右派"出現的時間。

60年代,在當時正處於社會大變革的時代,正好是"二戰"結束後的20年,剛好是一代的"輩差",親歷過二戰的長輩們是"保守"的,也是矛盾的,而下一代,沒有親歷戰火的一代,則反彈式的,開始奉行一套與父輩截然不同的價值觀。

尤其是運動中的代表"新右派",所關注的為婦女爭取各種權利,也就是女權運動的高漲,在當時一代中引起廣泛的"連鎖效應"。

所以,如果把影片裡的情節放大,且把其中的人物符號化,讓他們成為一種對當時"反文化"運動的隱喻。


《廊橋遺夢》:只看見中年出軌、4天的婚外情?應該還有時代真相

那麼,是否可以這樣放大地看:

弗朗西斯卡象徵著,想要掙脫傳統"文化"(傳統婚姻)的"自由"理想者;(與丈夫看似"自由選擇"的傳統婚姻,實際上只是一個美化的"傳統文化"。)

而羅伯特就象徵著,真正的"愛",一種新時代的"自由戀愛"。(其中諸多情節,也隱含了當時,諸如X解放,墮胎自由等"反文化"運動的主張。)


如此,其實弗朗西斯卡和羅伯特的"愛情",就像是一場美麗而浪漫的"遺夢",正如影片中的浪漫到不可思議,近乎荒誕的情節——問路一見鍾情,共進晚餐立刻曖昧,再到午夜夢迴的"渴望"式確認愛的"存在",直到後續的身心升級般的愛火熊熊燃燒......


《廊橋遺夢》:只看見中年出軌、4天的婚外情?應該還有時代真相

這一切的一切,不管是看起來、聽起來還是多年後的"回憶"起來,都十分不可思議,且反"邏輯"和"正常"人性發展。

是的,其實很多時候,在大部分人的眼中和認知中看來,所謂的"一見鍾情"、"一生唯一"、"念念不忘"的深愛,只是一種自我"催眠"式的失望與現實"不可得"的對抗式補償自我。

正如影片中的弗朗西斯卡的種種內心掙扎一樣,看似是對愛與婚姻的抉擇,實際上,卻是一種對自我的清醒認知,沒錯,或許可以這麼認為,她之所以最後"放棄"羅伯特,並非是為了責任和"他從來沒有做錯什麼"之類的藉口式安慰。

而是出於現實的權衡與"正常"的人性選擇,且不說一見鍾情和四天"愛情"本身的不靠譜,就是過往多年生活雖枯燥、無聊,但安穩而有家庭溫暖的幸福的比較看,與其去賭一個不確定的"未來",還是安穩地保持現狀是最好選擇。


《廊橋遺夢》:只看見中年出軌、4天的婚外情?應該還有時代真相

之所以這麼分析,其實源於弗朗西斯卡的背景,她是來自那不勒斯的意大利人,因為嚮往美國鄉村小鎮的生活,所以義無反顧和丈夫"隱居"在這裡。

也就是說,其實這種生活本就是她很喜歡,想要的,而所謂的"枯燥"、"感到空虛"、"厭煩"等等,也只是一時的感覺,而羅伯特的出現,為她描繪的可能的"未來",卻是她不可能為此拋棄最"喜歡"的,暫時"不喜歡"的鄉村小鎮安穩的生活。

打個比方,這就好像大部分南方人都喜歡大米飯,但吃久了也會厭煩,這時候可以換個口味,比如麵條或者麵包什麼的,也會很喜歡,甚至以為是"真愛",而要是把麵條作為以後的主食,卻不可能,即使喜歡,也只可能當做一種"調劑"而已。

當然,用主食做比,有點物化所謂的"真愛"了,但其實內在的邏輯是差不多的,人性的複雜就在於所謂的"貪婪",也就是魚與熊掌想兼得的美夢,但如果不能兼得,卻可以理性地做出最優選擇。

所以,對弗朗西斯卡來說,比起跟隨所謂"真愛"的羅伯特的未來不確定性,對比之下,還是從前安穩而溫馨的"家庭"才是最優選擇,也是最確定的"未來"。


《廊橋遺夢》:只看見中年出軌、4天的婚外情?應該還有時代真相

所以,其實影片的最後結局,或許就是在傳達當時"反文化"運動的主旨,以及最終的結果——只有合理的,符合自身利益的"文化"才是最好的"文化"。(也就是在反彈式地試過了所謂的"新文化"之後,最終還是要回歸到"最優選擇"的落點。)



《廊橋遺夢》:只看見中年出軌、4天的婚外情?應該還有時代真相

銘記愛情,迴歸婚姻

愛是選擇,而"和平"才是歸宿

其實正如當時盛行的嬉皮士文化一樣,看似"瘋狂",實則充滿真正的理性,雖然以如此激烈的方式去抗議,去"反文化",但是正是因為很多傳統的"文化"留存在美國身上太久,桎梏了其發展。

如果不使用激烈的手段,是難以做出改變的,正如他們的父輩們一樣,在經歷了戰爭的洗禮之後,卻反而變得更加"保守",反而一味地去堅守那些曾經可能"有害"的傳統文化與思想。

於是,他們只能用如此方式去高舉,諸如反文化,女權運動的大旗,試圖去改變現狀,促進社會發展,於是正如後世對這段歷史所稱的"黃金時代"一樣,只有思想和"身心"是自由的,才能擁有"選擇"的權利。

《廊橋遺夢》:只看見中年出軌、4天的婚外情?應該還有時代真相

尤其,從社會學的角度來說,婚姻的本質並非為了讓人幸福,它本來的基礎功能和作用,是為了維繫社會組織,是一種人類社會發展所發明的"必然"產物。

就人性的角度而言,它的內涵,諸如"合法"、"一夫一妻"、"財產保護"等等,是"絕對"反人性的。人類本來就是"動物"的其中一種,在自然界,維持這類所謂"一夫一妻"關係的動物本就很少,尤其是哺乳動物一支,更是隻有可憐的3%而已,可見一斑。

正如人類之所以發展到"食物鏈的頂端",是因為人類具有社會性,而維繫"社會"的前提,就是人與人的協作,但想要順暢地協作,勢必要犧牲和控制天然的人性部分。

所以,其實婚姻制度,以及其配套的道德體系就成為了"唯一"選擇,它可以將一對對男女,以法律的名義結合(捆綁)在一起,"只有"這樣,才能對社會的正常運轉(協作)起到必然的作用。


《廊橋遺夢》:只看見中年出軌、4天的婚外情?應該還有時代真相

所以,其實於弗朗西斯卡來說,一時的"愛情"或許可以讓她感到開心,甚至可以深刻到一生去銘記,但是身為一個社會人,是無法背叛,或者說承受"道德"(法律)帶來的內心"壓迫"的。

從表面上看,羅伯特就像是個拯救她的"天使",讓她得以自由選擇自己的"愛",遵循內心的感召,但是其實從他們一見鍾情的那一刻起,於始終處於"框架"裡的弗朗西斯卡來說,就是一個悲劇。

她從來沒有勇氣和力量去與"社會"抗衡,更加難以掙脫似"與生俱來"的所謂人的道德感的譴責,於是這場所謂愛情與婚姻的抉擇,其實就是一場現實的愛與"和平"(社會'家庭')的較量。


《廊橋遺夢》:只看見中年出軌、4天的婚外情?應該還有時代真相

正如當時影片上映時,"詭異"掀起的"離婚潮"一樣,明明於影片結局一樣,是在讓人們認識到所謂"真愛"的不靠譜,比如後續羅伯特的一生"不順",以及弗朗西斯卡的"懷念"等等,其實都在暗示,所謂的"真愛"不過是一場美麗的夢,永遠無法留存與現實,就像這個本身虛構的故事一樣。

但是,或許是人們在抗爭了幾十年,進入90年代時後的"婚姻觀"的變革,直接把本片"誤讀"了,導致把明顯荒誕的"結局",看成真實的遺憾與所謂對"真愛"的念念不忘。

其實影片最終的落腳點,或者說核心的意義還是倡議人們,銘記愛情就好,最終還是應該理智地迴歸婚姻才對。

於那個年代來說,"愛"是一種選擇,而"婚姻"(家庭的"和平")才是人們最應該獲得的歸宿。



寫在最後:

說實在,這部影片上映這麼多年,其值得玩味的是,一直以來的經典"正"解讀(當然,還有更多人只簡單看到"婚外情",就不說了。)有兩種:

1."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幕。"

2. 愛的理想找到了歸宿:這份愛,跟你愛不愛我有什麼關係? 甚至,跟你生或死有什麼關係?——今生能相遇,已是萬幸。

但本人認為,這些解讀,其實還是對《廊橋遺夢》先入為主的品味,而不是對原本《麥迪遜之橋》的直白演繹。

不過落到影片本身來說,其實沒有所謂"正確"的解讀,說到底,不過是千人千面的各自見解而已。

所以在這裡,本人也推薦大家自己去品味這部經典的電影《廊橋遺夢》。(前者翻譯名好聽一些,《麥迪遜之橋》就太過直白且無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