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變法,才使秦國變強,沒有商鞅變法就沒有秦始皇統一對嗎?

瀾清LIU


這句話前半句對,商鞅變法使得秦國強大,後半句不敢苟同,就算沒有商鞅的變法,秦始皇的統一都是必然的。

下面來分析一下,

為什麼商鞅變法會讓弱小的秦國變強大?

在春秋戰國時期,周王室衰微,各路諸侯相互攻伐,互相兼併,誰要想從中取得最終的勝利,稱雄稱霸,必須廣招賢才,實行變法,讓自己越來越強大,這是根本需要。商鞅三次覲見秦孝公,最後才用帝王之術獲得了秦孝公的賞識與任用,可以看出秦孝公當時就有稱霸天下的決心,秦國變強大是必然的。

變法的內容都千篇一律,無非就是軍隊、平民、制度的改革,變法的成功與否和實施的徹底有關,史記記載,商鞅變法也不是一帆風順的,剛開始還沒有實施變法的時候,就受到守舊勢力的攻擊,不過最後是秦孝公允諾了商鞅可以實施變法。變法在實施過程中商鞅不畏懼權貴“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敢於直面太子,懲罰了太子的老師,這是變法成功的關鍵因素。史記記載

行之十年,秦民大說,道不拾遺,山無盜賊,家給人足。民勇於公戰,怯於私鬥,鄉邑大治。

商鞅變法實施的徹底使得秦國強大是主因,當時天下各諸侯國都在實施變法,而誰能讓變法實施的更徹底誰就能稱霸。

為什麼說沒有商鞅變法也會有秦始皇的統一天下?

從秦孝公開始到秦始皇,每一代的帝王都是雄才大略、重用人才的,

秦惠王任用張儀、公孫衍、樗裡子、司馬錯,北伐義渠國,西平巴蜀地,東出函谷關,南下楚地,為秦統一中國打下堅實基礎。

秦昭襄王任用范雎、白起,對秦統一六國的鬥爭已經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

秦始皇任用李斯、蒙恬、王翦最終取得了統一大業。

所以說商鞅不是決定秦始皇完成統一的關鍵,但商鞅變法確實為後來的統一做出了重要貢獻,商鞅是非必要因素,沒有商鞅也會有其他人來完成使命,最終都會使得秦始皇統一六國。


讀史記品人生


商鞅變法,確實使秦國走上富強的道路,但是不能說沒有商鞅變法,秦國就走不上富強的道路,也不能說沒有商鞅變法就沒有秦始皇統一中國。

歷史的發展,有其必然性,也有其偶然性

  • 歷史發展的必然性在於,戰國時期,變法圖強已經成為天下大勢。在秦國變法之前,魏國已經通過李悝變法率先強大了起來。魏國的的變法,已經給其它國家起到了表率作用,變法的萌芽已經在各國中暗暗萌發。
  • 戰國時期,大爭之世,每個國家都有深深的危機感。落後就要捱打,甚至被滅亡。當時的秦國,孝公當政,一心思變圖強。商鞅的到來,與孝公一拍即合,假使沒有商鞅,那麼也極有可能會有商東或商西變法,在這個過程中,變法是必然,商鞅是偶然。

商鞅變法能夠成功,離不開商鞅的才幹,更離不開孝公的支持

  • 商鞅赴秦前,本就是魏國一小吏,如果當時的魏王能夠識人,那麼商鞅首選目標是在魏國大展拳腳,可魏王重出身而不重才華,迫使商鞅赴秦。
  • 商鞅在魏國期間,經歷了魏國的李悝變法,對變法的內容瞭如指掌,在魏國的經歷和學習,對商鞅有巨大的幫助。李悝變法對商鞅變法的內容、步驟、措施、方法一定有巨大的指導作用。
  • 商鞅在秦國變法成功,最離不開的就是秦孝公的支持,沒有這個一國之君的支持,商鞅不可能完整的實施變法的全部內容。

歷史成就英雄,英雄創造歷史

  • 在商鞅變法過程中,商鞅就是歷史的英雄,商鞅創造了商鞅變法這一歷史。
  • 但同樣是歷史成就了商鞅,如果沒有當時的歷史條件,商鞅不來到秦國、商鞅沒有遇到孝公,商鞅變法同樣無法成功。
  • 是商鞅在正確的時間、來到了正確的秦國、遇到了正確的孝公,成就了自己的功名。

總之,當時的歷史條件下,變法是潮流,人心思一是大勢,商鞅是順勢而為,成就了自己,也成就了秦國。即使沒有商鞅變法,天下統一的大勢是無法阻擋的。


君臨格史


我認為可以這麼說。

正是商鞅變法為秦國奠定了統一天下的基礎,雖然這個基礎是制度上的,但也正是因為這個制度上的根本變革使得秦國能夠通過幾代人的積累,而擁有能夠平定天下的資本。

為何這樣說呢?

首先看看變法之利。

魏文候,魏武侯任用吳起在魏國組織變法,從而使得魏國實力大震,居於三晉之首,到了梁惠王的時候,魏國的實力更是到了空前的強大,在戰國開端,任何一個國家都不敢輕言滅國,可魏國卻敢縷縷侵犯他國,奪取秦國的河西之地,把秦國打的落花流水,可以說是最後一個霸主。就連齊國也不敢輕易招惹。

再看看韓國的申不害變法

申不害在韓侯的支持下開展變法,雖然說最後失敗了,可失敗是由於魏國的攻打,更何況韓國的軍隊在魏國武卒的攻打下堅持了很長時間,這在以往是不可想象的。

更何況秦國的商鞅變法更是一場十分徹底的變法,魏國的吳起變法保留了大量的世族老臣,韓國的申不害注重在權術上下功夫雖然起到了一時之效,但難以長久。

相比之下商鞅變法則是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為何呢?

首先便是打壓老世族,沒有軍工雖富無所芬華,定製二十等爵位,普通的老百姓也能夠晉升。改革風俗,大治秦國,道不拾遺,夜不閉戶。精煉新軍。

為了展示新發的權威,徙木立信,流放太子,如此大的決心也成了新發延續的保證。營建咸陽宮,天下富商絡繹不絕,經濟十分發達。而隨著商鞅的死,秦國的老世族也再也抬不起頭來。

而親人只知道耕戰,名將迭出,這樣的制度雖然當時也有很大的成效,但對後世的影響更是難以估量,越來越多的老百姓為了尋求安穩的生活會前來歸附 軍隊在激烈的競爭者戰鬥力會越來越強,這樣的國家真正可怕的地方是他那無窮的潛力。

而也正是商鞅給了秦國這種潛力,所以我認為沒有商鞅變法,秦國很難統一。

但是凡事都有兩面性,在戰爭不斷的戰國時期,商鞅的體制或許會帶來巨大的戰鬥力。

但是一旦,戰爭停止,無處獲得軍功,百姓生活得不到提高等一些機制將無法運行,這或許也是秦朝難以長久的原因吧。

但這都是後話了,商鞅變法為秦國奠定了統一天下的基石 我想雖然歷史不能假設,但如果沒有商鞅變法秦國是很難統一的,甚至是面對魏國,自保都成問題。


王建國xxy


這個說的太絕對,但是商鞅變法為秦以後統一天下打下了堅實基礎。商鞅變法前秦國可以說是戰國七雄裡面墊底的存在,連魏國都可以欺負他;但在其變法後,秦國戰力猛然翻了好幾倍,那時的秦國完全解開封印,將其與幾國按在地上磨檫。

商鞅自衛國入秦,並提出了廢井田、重農桑、獎軍功、實行統一度量和建立縣制等一整套變法求新的發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任他為左庶長,在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先後兩次實行以"廢井田、開阡陌,實行郡縣制,獎勵耕織和戰鬥,實行連坐之法"為主要內容的變法。經過商鞅變法,秦國的經濟得到發展,軍隊戰鬥力不斷加強,發展成為戰國後期最富強的集權國家。

在商鞅打下基礎後,秦國後面的幾位君主和丞相對秦國後面的統一也做出了不小的貢獻。

1、張儀。歷史上著名的“連橫”就是他提出來的,可以說幫助秦國緩解了其他國家聯合起來的威脅,並且,他一直都在遊走於各國之間,遊說諸侯,就憑藉著一張嘴,給秦國化解了多少的外敵,又不費一兵一卒就使得其他諸侯國俯首稱臣。

2、魏冉。曾保舉白起為將,東向攻城略地,擊敗“三晉”和強楚。公元前284年,秦、韓、趙、魏、燕五國,合縱破齊,他假秦國的武力專注於攻齊,奪取陶邑。

3、范雎。歷史上一個著名的外交政策“遠交近攻”就是他提出來的。他主張將韓、魏作為秦國兼併的主要目標,同時應該與齊國等保持良好關係。範遂被拜為客卿,之後,他又提醒昭王,秦國的王權太弱,需要加強王權。秦昭王遂於前266年廢太后,並將國內四大貴族趕出函谷關外,拜范雎為相。前262年,長平之戰爆發,兩軍對壘三年後,范雎以反間計使趙國啟用無實戰能力的趙括代廉頗為將,使得白起大破趙軍。

4、呂不韋。早年經商於陽翟,扶植秦國質子異人回國即位,成為秦莊襄王,拜為相國,封文信侯,食邑河南洛陽十萬戶。帶兵攻取周國、趙國、衛國土地,分別設立三川郡、太原郡、東郡,對秦王嬴政兼併六國的事業作出重大貢獻。莊襄王去世後,迎立太子嬴政即位,拜為相邦,尊稱"仲父",權傾天下。主持編纂《呂氏春秋》(又名《呂覽》),包含八覽、六論、十二紀,匯合了先秦諸子各派學說,"兼儒墨,合名法",史稱"雜家"。

5、李斯。李斯早年為郡小吏 ,師從荀子學習帝王之術。學成之後,入秦為官 ,丞相呂不韋以為郎官 ,勸說秦王嬴政滅諸侯、成帝業,任為長史 。秦王納其計謀,遣謀士持金玉遊說關東六國 ,離間各國君臣,以為客卿 ,在秦滅六國事業中發揮重大作用。秦王政十年(前237年) ,進上《諫逐客書》,阻止驅逐六國客卿,遷為廷尉 。秦統一天下後,聯合王綰、馮劫議定尊秦王政為皇帝,並制定禮儀制度,拜為丞相 。建議拆除郡縣城牆,銷燬民間的兵器 ;反對分封制度,堅持郡縣制 ;主張焚燒民間收藏的《詩》、《書》等諸子學說,禁止私學,以加強思想統治 。參與制定法律,統一車軌、文字、度量衡制度 。李斯的政治主張的實施,對中國和世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封建專制的基本格局。


鍋盔餅子


商鞅變法前,秦國的現狀

先舉個小事例,吳起雖在魯國“殺妻求將”,但魯國向來以禮儀之邦自居,吳起受到排擠後流亡到魏國,受到當時魏國宰相李悝重用。二人在魏國建立“魏武卒選拔制度”,即軍隊的選拔、培訓制度,建立起強大的國家軍事機器。吳起率兵進攻秦國,當時的秦國根本不是對手,吳起一路打掉函谷關,潼關,進軍到關中平原,割出秦國整個西河之地歸魏國所有,成為魏國的西河郡,直到商鞅變法,秦國強大以後,商鞅率兵打敗魏軍,方才收回。

商鞅最初來到秦國時,秦國一片荒蠻,司馬遷在《吏記》中記載:

1.當時秦國還未開化,俗稱“西蠻子”;

2.“父子無別,同室而居”,連對偶婚制都沒建立,屬於群婚制;

3.沒有建像樣的房子,住的是地窩子和窯洞。

商鞅變法的重要內容

商鞅變法是一個完整的大系統,而且執行的相當徹底,揀其中幾個重要的說明如下:

1.獎勵農耕,把土地私分,累進稅倒置,產量越高,交的稅越少;

2.徠民政策,外國人來秦國,賜土地百畝,九年免稅,秦國本國青壯年全部參軍,兵源充足;

3.建立郡縣制,加強中央集權;

4.統一度量衡,使得買賣公平、稅收統一;

5.制定法律及法律體系;

6.獎勵兵戰,廢除原有“公侯伯子男”五級爵位,另立二十級爵位,論軍功行賞。

變法後十年,秦國突然強盛,成為中原各國勁敵,這才有了前面提到的商鞅收回西河郡。

商鞅死後,他制定的政策仍然在秦國繼續執行,歷經秦國六代國君,到秦王嬴政時,秦統一六國。

我的個人觀點

1.商鞅變法,使秦國變強這點我是贊同的,前面提到事實也證明,的確如此。

2.沒有商鞅變法就沒有秦始皇統一這個說法我不贊同。

當時法家已經非常出名,出現了很多重要人物,如李悝、吳起、商鞅、李斯、韓非子等等。且各國都先後變法強大。

所以說商鞅變法不是秦始皇統一的主因和決定因素,畢竟沒有商鞅來秦國變法,也會有其他法家人物來秦國變法。

主因是秦國國君有變法圖強的決心,所以才會引進法家人才。以及變法後秦國曆代國君持續執行政策的累積,量變產生質變,最終導致秦統一六國的結局。


紅塵小棧


題主好

我認為沒有商鞅變法秦國依舊會變強,秦始皇依舊統一中國,只不過是時間的問題。

首先商鞅變法的目的是讓秦國變強,但是商鞅變法的前期秦國難道不強嗎,商鞅變法只不過是加快了整個秦國變強的速度,整體來說就是秦國成長的催化劑,在秦始皇前面的幾代君主,雖然談不上像秦始皇這樣的偉大,勇猛,但是也算是勵精圖治,一代又一代的將秦國逐漸發起來。

秦始皇能夠統一中國還有一點就是,順應了歷史規律,整個秦國的發展完全是順應了歷史規律的劇本,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無論有沒有商鞅變法,或者其他的變法秦始皇依舊會統一中國


小歷史課堂


《史記·卷六十八·商君列傳》:孝公既用衛鞅,鞅欲變法,恐天下議己。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於國都市南門,募民有能徙置北門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復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輒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商鞅變法的第一個準則就是信,徙木立信,取信於秦國人民;商鞅變法實行法治,以軍功賜爵位,讓沒有背景的人也有了於國於己均有利的進身之階,公平公正,從而避免落入六國變法不沉底的窠臼“言賞則不與,言罰則不行,賞罰不信,故士民不死也”,使得秦國人民“聞戰,頓足徒裼,犯白刃,蹈碳爐,斷死於前者皆是也”,最終促使秦國成為最強之戰國而一掃六合!




百舸爭流莫等閒


這個說法不正確

1、以農耕為主、壓制工商業發展的變法舉措導致整個民族的民主意識弱化;2、“編民為什伍”和“連坐”法,使人民互相監視、互相告發,從而使全體人民時刻處在互相猜疑的恐怖之中。

但是不得不說商鞅變法是有意義的,他確實有許多富國強兵的地方。

商鞅變法是較為徹底的改革運動。通過改革,秦國廢除了舊制度,創立了適合社會經濟發展的新制度。改革推動了秦國社會的進步,促進了經濟的繁榮。壯大了國力,為秦國的富國強兵和未來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對秦國乃至中國歷史都起了重要作用。但是這只是重要作用,他並沒有決定秦始皇統一中國,而是一種促進作用。




青春穿越人海


應該是可以這麼說,從秦孝公接手之前的秦國來說,有一種說法秦穆公是春秋五霸之一,是秦孝公以前最強盛的時期,可是秦穆公死後殉葬人數177人,包括子車氏三個兒子,有首詩《黃鳥》唱道:“彼蒼者天,殲我良人,如可贖兮,人百其身。”從此秦國走向衰落,又經歷了厲公,躁公,簡公,出子,內部爭鬥不止,然後秦獻公時期連年征戰已經累如危卵了,秦國已經丟了河西丟了函谷關。

秦孝公接手以後重用商鞅變法,嚴刑酷法,民只知耕戰,剝奪了貴族的權益,又給了老百姓一個爵位的大餅,看看《商君書》馭民之術無出其右者,商鞅對人性的掌握真是太誇張了, 只要理解了商君書,文盲也能當皇帝,後世秦王也是按照國力發展逐步推進,沒有犯太大的錯誤,到了秦王政時代六國元氣耗盡就摧枯拉朽一統天下了,後遺症也就出現了,前面人少有國君強力支撐軍隊足以控制百姓,天下又有那麼多的征戰,士兵還是有希望的,一旦統一,戰鬥獲得爵位的途徑突然就沒有了,又是第一次大一統沒有足夠的經驗,當時的帝國生產力不足以支撐那麼龐大的疆域,階級固化是最可怕的,特別是有很大一批本來是士子王族富商養尊處優慣了,讓他們都去種田生活沒有任何出路肯定是不甘心的,秦始皇活著可以震懾,死了之後又碰上胡亥這種政治上的低能兒加上趙高亂政再加上李斯軟弱這是天要亡秦。

後來的劉邦就吸取了教訓,先分封然後等中央政權攢夠了實力慢慢收拾你,收拾完再加上神奇的推恩令,要是李斯也能獻上推恩令這種奇謀大秦或許能多延續一段時期。

當然我不是推崇商鞅變法,商鞅變法對秦國統治者來說確實是豐功偉業,但對秦人不是,這是全方位無死角的壓榨,隨便找個《商君書》片段,商君認為天下人都不需要讀書識字,他只需要種田機器和打仗殺人的機器,不需要老百姓有思考能力,也不允許他們議論國政,哪怕他們說好也不行,不需要贊成只需要你服從執行或者死。借用《史記》的評價:其天資刻薄人也。



清風照佳人


商鞅變法,是秦國強盛的重要條件,但不是唯一條件,或者說,還不是最根本條件。

商鞅前361年攜李悝《法經》入秦,得孝公信任,實行變法,秦國迅速強盛,他也被封於商。前338年,孝公死,惠公立,商鞅被殺,遭車裂滅族。

從形式邏輯來說,如果A能推出B,A為B的“充分條件”;如果有A而未必有B,則A就是B的“必要條件”。

如此說,沒有商鞅變法打下的基礎,大約就沒有後來秦王政的滅六國,商鞅變法是秦皇統一的必要條件。

可是,從商鞅變法,又不能必然推出秦始皇一定能殲滅六國。這樣看,商鞅變法,又不是秦皇統一的充分條件。

形式邏輯裡,還有一個“充分必要條件”,簡稱“充要條件”,即如果能從P推出Q,而且也能從Q推出P,則P是Q的充分必要條件。

商鞅變法,顯然不是秦皇統一的“充要條件”。比方說,秦孝公之後的惠文王、昭襄王、孝文王、莊襄王,哪一任上改弦更張,重走變法前老路,秦國一直強大就不太可能,哪怕這幾任秦王打了打敗仗,從根上傷了秦國元氣,秦皇統一都不太可能。

秦王政,用了10年時間蕩平六國。他若有重大失誤,或者“出師未捷身先死”,統一大業同樣不能實現。

進一步說,商鞅變法,也不是憑空產生的,並不是因為商鞅,早前他叫衛鞅或公孫鞅,具有超出常人的天才和聰明。

前面說了,商鞅是胳膊下夾著李悝的法家著作來秦國的。他還沒出生的時候,李悝已經是魏文侯相,實行了一系列的變法,核心內容有兩條——重農和尚法,取得了顯著的效果。商鞅只是步了李悝的後塵而已。

再進一步說,李悝變法,仍然不是“眉頭一皺,計上心來”,而是“時也,勢也”。

西周,實行的是宗法制度下的分封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全國所有的土地,都屬於周天子,諸侯們包括在往下的士大夫,只有管理權而無所有權,因為管理而得一份土地的收穫物。

儘管西周被孔子及其後學,認為是完美無缺的時代,但有一條鐵律,是無論文王武王周公還是平王,都絕不可能違背,而且一定在不知不覺中被牽著鼻子走的——這就是,生產力是社會發展中最活躍最根本的因素和動力。

西周是農耕社會,農用土地是最重要的生產資料。隨著農耕技術的提高,特別是農耕工具的更新,農業勞動的生產力水平是必然會提高的。

勞動生產率提高以後的結果是怎樣的呢?各國諸侯們,就都私自開墾私田了,先是偷偷摸摸地幹,又被周王室發現的,會被召去訓斥;時間長了,乾的多了,於是就都公開幹了。

相應的是,周王室的統治力越來越弱。前770年,平王在外敵逼迫下,不得不東遷。

前685年,齊國管仲實行“相地而衰徵”的稅法;前645年,晉國“作爰田”;前594年,魯國施用“初稅畝”。至此,一是政出於諸侯,根本不把周天子放在眼裡了;而是諸侯根據土地收稅,從法律上確認了非周天子所有的土地私有制。

西周那一套“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制度,名存實亡了。

生產力的發展,導致西周的生產關係敗落,此“時也”;生產力的發展,需要有相適應的新生產關係和與經濟基礎相適應的上層建築,此“勢也”。

李悝的變法,以及後來商鞅的變法,均為順應此“時也,勢也”的必然。

法家,還有兩個重要人物,慎到和申不害。商鞅和這倆位,分別代表了法家的“法、勢、術”三種理論。最後,在韓非那裡,被綜合為一體,所以,韓非,被稱為法家的集大成者。

商鞅,是李悝的完美繼承者,他主張的,還是“重農、尚法”。

關於重農,他提出了“為田,開阡陌”的主張,得到孝公的大力支持。

這就要說到,從商鞅開始,秦國在發展農業生產力水平上,遠遠走在了其他諸侯的前面。

秦國,原來地位末微。平王東遷時勤王有功,平王才封秦襄公為諸侯,賜之岐山以西土地,只是還得靠秦國趕走西戎才行。不過,秦國終於有了岐山豐水一大片領地。

春秋時期,諸侯爭霸已經開始,秦國居西,受到攻打相對較少,這個秦國提供了自我發展的難得機會。到秦繆公時,秦國已經增加了十二個屬國,擴充了千里疆土。

春秋時期,冶鐵技術傳入中國,秦國恰好處於技術東來的輸入通道最前端。鐵器用於農具,是生產效率提高的重要因素。

更重要的一件事,是牛耕傳入中國。

目前發現最早的記載,是《國語.晉語》,趙簡子的門人講述了牛耕的好處。這個時間,當在公元前500-400年之間。

然而,牛耕傳於晉國,必經秦國。

《戰國策.趙策》載,戰國時最早普遍使用牛耕的是秦國。趙豹曰:“秦以牛田水通糧,其死士皆列之於上地,令嚴政行,不可與戰。”

鐵製農用工具和牛耕,使秦國的農業大大領先於其他諸侯國——

第一,可以不誤農時,效率大大提高,據說可比原來的人耕提高生產效率六倍以上。

第二,可以開墾更多的耕地,由此生產更多的作物,為與他國作戰提供了重要的保證。

第三,鐵器工具和牛耕,使原來被束縛在土地上的勞力解脫了出來,使兵丁更為充足。

這種農業生產上的變化,有些是在商鞅變法前開始的,有些是在他之後實行的。


所以說,商鞅變法,是秦國持續強大的重要原因,但只是必要條件;而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先進,則是秦國強大,以致秦皇可以橫掃寰宇的充要條件。

商鞅變法,既屬於對生產關係的調整,又屬於對政治上層建築的改革,變法順應了生產力發展的要求。

生產力的發展最關鍵。不然,其他諸侯國的變法和改革,為何沒帶來根本性的成功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