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辭退老年人,簽了勞務合同?

用戶8643901888992


你們工廠當初在招收人的時候,為什麼還要招老年人呢?現在退老年人可能應該要注意他們的感受。也許老年人在做事上要慢點,但是他們還是積極肯幹嘛。


幽若姐姐


老年人就業到底受不受《勞動法》或者《勞動合同法》保護?此類群體就業時該注意什麼?

  規定這些“老人”非“勞動者”

  對於超齡老人就業,其與用人單位之間是否是勞動關係,雖然我國沒有明確規定確立勞動關係的勞動者年齡的上限,但《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四條規定:勞動者開始依法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勞動合同終止。

  《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一條規定:勞動者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勞動合同終止。根據我國對退休年齡的規定,男年滿60週歲,女年滿50週歲,女幹部為55歲。所以超過退休年齡、領取養老金的老人,勞動合同就終止了,他與用人單位也就不存在勞動關係。

  據西安市人社局有關人員介紹,根據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政策,超過60週歲的城鄉居民,無論是否參加了養老保險,都開始按月領取100多元的養老金。這也意味著60週歲以上的城鄉居民,都已經領取了養老金,與用人單位的勞動合同終止,不存在勞動關係了,即他們不再受勞動法保護,不是勞動法中規定的“勞動者”了。

  建議退休前應積極依法維權

 這些“臨時工”應當切記在達到退休年齡前,積極通過仲裁、法院來依法維權,若超過退休年齡,社保將無法補繳,其他權利比如加班費、最低工資差額、經濟補償金、未籤勞動合同的賠償金等問題也可能因為超過時效而無法獲得仲裁及人民法院支持。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以用人單位沒有為勞動者辦理社會保險手續,且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不能補辦導致其無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為由,要求用人單位賠償損失而發生爭議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

  注意 超齡不再是工傷保險保護對象

  在發生糾紛或者權益受損時,大部分超齡就業者無法通過勞動保障部門或者勞動仲裁去維護權利。最受他們關注的莫過於工傷,由於年齡大,超齡老人在就業中常會發生一些工傷事故。那麼,他們能否享受工傷保險呢?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只有“職工”才屬於工傷事故的主體範圍,而老年人已不是法律意義上的勞動者,自然不能成為職工,也不再是工傷保險條例所保護的對象。西安市人社局有關人員介紹,只要領取了養老金,就不能再繳納工傷保險,發生工傷也不能做工傷認定了。

  據介紹,雖然不能走工傷保險這條路,但是可以按人身損害相關法律要求企業支付相應待遇。如果企業不支付,可以去法院起訴,要求用人單位承擔民事賠償責任。賠償項目包括: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住宿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必要的營養費等。受害人因傷致殘的,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支出的必要費用以及因喪失勞動能力導致的收入損失,包括殘疾賠償金、殘疾輔助器具費、被扶養人生活費以及因康復護理、繼續治療實際發生的必要的康復費、後續治療費,賠償義務人也應當予以賠償。

  提醒 老人就業要籤勞務合同

  老年就業者容易吃“啞巴虧”,遭遇年齡歧視、隨意解僱等問題,即使是勞動部門也很難為老年人維權。

  這些老人在發揮餘熱時,該如何保護勞動權利呢?趙彥松說,他們雖然與用人單位不能簽訂勞動合同,但是應該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務合同,在勞務合同中,應該明確僱傭期間的工作內容、報酬、醫療、意外傷害險等權利和義務。這樣,在發生糾紛後,退休人員就可以按照我國合同法(並非“勞動合同法”)來爭取權益。

  此外,由於已退休,用人單位也不再為這些人繳納社保和住房公積金,減少了企業負擔,可以要求企業多支付點工資。而且被辭退時,也不再享受經濟補償金,所以再籤勞務合同時,一定要將補償約定好。


東東哩咚蹌


  規定這些“老人”非“勞動者”

  對於超齡老人就業,其與用人單位之間是否是勞動關係,雖然我國沒有明確規定確立勞動關係的勞動者年齡的上限,但《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四條規定:勞動者開始依法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勞動合同終止。

  《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一條規定:勞動者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勞動合同終止。根據我國對退休年齡的規定,男年滿60週歲,女年滿50週歲,女幹部為55歲。所以超過退休年齡、領取養老金的老人,勞動合同就終止了,他與用人單位也就不存在勞動關係。

  據西安市人社局有關人員介紹,根據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政策,超過60週歲的城鄉居民,無論是否參加了養老保險,都開始按月領取100多元的養老金。這也意味著60週歲以上的城鄉居民,都已經領取了養老金,與用人單位的勞動合同終止,不存在勞動關係了,即他們不再受勞動法保護,不是勞動法中規定的“勞動者”了。

  建議退休前應積極依法維權

 這些“臨時工”應當切記在達到退休年齡前,積極通過仲裁、法院來依法維權,若超過退休年齡,社保將無法補繳,其他權利比如加班費、最低工資差額、經濟補償金、未籤勞動合同的賠償金等問題也可能因為超過時效而無法獲得仲裁及人民法院支持。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以用人單位沒有為勞動者辦理社會保險手續,且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不能補辦導致其無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為由,要求用人單位賠償損失而發生爭議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

  注意 超齡不再是工傷保險保護對象

  在發生糾紛或者權益受損時,大部分超齡就業者無法通過勞動保障部門或者勞動仲裁去維護權利。最受他們關注的莫過於工傷,由於年齡大,超齡老人在就業中常會發生一些工傷事故。那麼,他們能否享受工傷保險呢?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只有“職工”才屬於工傷事故的主體範圍,而老年人已不是法律意義上的勞動者,自然不能成為職工,也不再是工傷保險條例所保護的對象。西安市人社局有關人員介紹,只要領取了養老金,就不能再繳納工傷保險,發生工傷也不能做工傷認定了。

  據介紹,雖然不能走工傷保險這條路,但是可以按人身損害相關法律要求企業支付相應待遇。如果企業不支付,可以去法院起訴,要求用人單位承擔民事賠償責任。賠償項目包括: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住宿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必要的營養費等。受害人因傷致殘的,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支出的必要費用以及因喪失勞動能力導致的收入損失,包括殘疾賠償金、殘疾輔助器具費、被扶養人生活費以及因康復護理、繼續治療實際發生的必要的康復費、後續治療費,賠償義務人也應當予以賠償。

  提醒 老人就業要籤勞務合同

  老年就業者容易吃“啞巴虧”,遭遇年齡歧視、隨意解僱等問題,即使是勞動部門也很難為老年人維權。

  這些老人在發揮餘熱時,該如何保護勞動權利呢?趙彥松說,他們雖然與用人單位不能簽訂勞動合同,但是應該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務合同,在勞務合同中,應該明確僱傭期間的工作內容、報酬、醫療、意外傷害險等權利和義務。這樣,在發生糾紛後,退休人員就可以按照我國合同法(並非“勞動合同法”)來爭取權益。

  此外,由於已退休,用人單位也不再為這些人繳納社保和住房公積金,減少了企業負擔,可以要求企業多支付點工資。而且被辭退時,也不再享受經濟補償金,所以再籤勞務合同時,一定要將補償約定好。


自由飛翔86544


對於老年人算是弱勢群體,想辭退可以坐下來商量一下,說明情況,適當給些補償,一般的人都應該可以接受,


白開水142029422


[呲牙][呲牙]


適可而止泊就是這樣的


照章辦事不好嗎?每個人都早晚會老的。

可以協商解決。


光速成長課


為你或家人幸福 ,

公司員工年青化。

安享晚年該休息,

天倫之樂去陪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