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實驗中學2020屆高三第二次診斷考試語文試題

山東省實驗中學2020屆高三第二次診斷考試

語文試題

注意事項:

1.答卷前,先將自己的姓名、准考證號填寫在試卷和答題紙上。

2.選擇題的作答:每小題選出答案後,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塗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乾淨後,再選塗其他答案標號。

3.非選擇題的作答:用0.5mm黑色簽字筆直接答在答題卡上對應的答題區域內。寫在試卷、草稿紙和答題卡上的非答題區域均無效。

一、現代文閱讀(36分)

(一)論述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引導人們嚮往和追求講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只要中華民族一代接著一代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我們的民族就永遠充滿希望"。在不斷增強文化自信、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培育弘揚中華優秀傳統善文化,推進社會向上向善力量的形成,是人有德而立、國有德而興的基礎。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基礎性構建與推進要通過善文化在"個人——家庭——社會"的內化與踐行。首先,善是為人之本。孟子作為傳統善文化的奠基者及推進者,提出了"四端說",他強調:"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初,性本善"是中國人啟蒙教育及習成做人的基本認知,體悟並踐行"良知"是個體道德修為的基礎。

其次,善是知行合一的根本要求。中國傳統善文化要求"仁者愛人",要"泛愛眾":行為上要"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要能做到"民胞物與",以實現"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的"大同社會"為追求。仁愛主義是集體主義的基礎,與鄰為善,互利共生,構成了交往的和平主義價值理念。仁愛主義、集體主義、和平主義是善文化謀求人類共同生存、命運一體的道德價值觀。

再次,善的培育、實踐的第一場所在家庭。中國傳統善文化培育與踐行的根本是家國一體,"孝""忠"合一。儒家認為:"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孝是德之本、教之源。對父母、先祖的愛、養、畏、敬,及對兄長的尊敬、友愛,是孝悌文化的基礎。要將感恩、敬畏、奉獻、責任等基本道德意識、情感、價值作為家教、家風的內涵培育下一代,謀求個人善行與社會善行在價值觀上的一體性,追求與實現家庭之善和國家之善在道德踐行上的一致性。

最後,善是人實現"天人合一"、追求永恆的信念維繫。中國在文明的"軸心"時代,已經奠基了天、地、人是同源相生、同道相存、同場相在的共同體的信念。所謂"黃天元素,唯德是輔""天道無親,常與善人",其中的"道"、"天(理)"往往與人的善心、良心相通相連。儒家認為,良知即天理。在現實生活中,《周易》的"積善之家,必有餘慶",佛教的因果報應論,道教的"承負"果報論等使中國人有了善惡報應的善信念觀,致力於在現實社會謀求"立德"以成就"不朽"。千百年來,善成為中國人成長髮展的立身之基、修身之要,追求永恆的信念維繫。《中庸》言:"自天子以至於庶人。亦是皆以修身為本。"修身的根本是覺悟善性、安踐善性。

中國傳統善文化的構建與普遍性、持續性傳播、承繼。促進並形成了中國人向善的自覺性。奠基起中華民族的善文化基因、精神基因、信仰基因,成為民族向上、向善的力量,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社會發生了巨大變化,如何營造社會善文化的良好氛圍,構築社會善的規範體系,培育社會善的信念,引導人們嚮往和追求講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向善的力量,是當前中國社會亟待解決的問題。從中華優秀傳統善文化中汲取有益的成分,將民族善文化基因發展延續,是增強文化自信、提高社會軟實力的重要方面。

(摘編自王永智《形成向上向善的力量》)

1.下列關於文段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孟子之所以提出了四端說,是因為其認為善是中國人啟蒙教育及習成做人的基本認知。

B.仁愛主義、集體主義及和平主義呈並列關係,是善文化謀求人類共同生存的道德價值觀。

C.因果報應論與道教的"承負"果報論等使中國人致力於在現實社會中謀求立德以成就不朽。

D.將中國傳統善文化基因發展延續,具有增強文化自信與推動中華民族復興的雙意義。

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文章採取總分總的結構,主要論述了中國傳統善文化的構建與普遍性、持續性傳播與承繼。

B.文章詳略得當,詳寫善文化的當今社會意義,略寫其在"個人——家庭——社會"的內化與踐行。

C.文章主要採取了道理論證,特別是對文化典籍的引用,使文章既有理論高度,又有文化底蘊。

D.文章首尾兩段都聯繫現實,指出善文化對國家發展的積極作用,體現了立足當下的創作意識。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培育弘揚中華優秀傳統善文化,推進社會向上向善力量的形成,是個人和國家發展的重要基礎。

B.家庭是培育與踐行善文化的重要場所,家庭教育要注重培育下一代感恩、責任等基本道德意識。

C.由"積善之家,必有餘慶"可看出,當時的人們都有了善惡報應的善信念觀,都積極實踐善性。

D."天道無親,常與善人"等信念,對於今天我們營造社會善文化的良好氛圍仍有重要現實意義。

(二)實用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12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4~6題。

材料一: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今年首次將就業優先政策置於宏觀政策層面,旨在強化各方面重視就業、支持就業的導向"。這進一步彰顯了就業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優先位置,豐富了宏觀經濟政策的內涵。

2012年以來,雖然我國勞動年齡人口趨於減少,但我國人口基數大,每年新增勞動力數量龐大,在就業方面始終存在巨大壓力。由於措施得當有力,我國已經連續6年實現城鎮新增就業人口超過1300萬人,失業率始終穩定在較低水平。但隨著世界經濟增速放緩,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加,外部輸入性風險上升,我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未來幾年的就業仍將是一個巨大的難題。此外,一些特殊就業困難群體、零就業家庭等需要給予特殊關照。與緩解就業總量壓力相比,就業結構矛盾的緩解和就業質量的提高難度更大,更需要政策持續發力。

(摘編自《人民日報》2019年04月16日)

材料二:

山東省實驗中學2020屆高三第二次診斷考試語文試題

[注]CIER指數=市場招聘需求人數/市場求職申請人數,Q4指第四季度。

材料三:

傳統的經濟理論認為,經濟增長是決定就業的主要因素。雖然增長的就業彈性——就業增長率與經濟增長率的比值,即經濟增長每變化一個百分點所對應的就業數量變化的百分比——會有變化,相同的經濟增長速度並不一定會帶來相同規模的就業,但總體來看,經濟增長是擴大就業的前提。我國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也是把經濟增長當作首要目標來追求的。但實際上,就業也是促進經濟增長和結構轉型的重要力量。我國現在已進入經濟高質量發展階段,與高速增長階段相比,現階段的經濟增長更依賴於創新,更依賴於全要素生產率的提高,更依賴於人力資本紅利的增加。最近20年來,我國各級各類教育得到了長足發展。勞動者受教育年限大幅度提高,人力資本存量顯著增加,這是創新的重要源泉。可以預期,隨著教育被定位於"國之大計、黨之大計",我國勞動者的受教育程度和技能將會得到進一步提升。這一更高水平的人力資本存量如果能夠最大可能地實現就業,無疑會進一步推動創新,從而提高全要素生產率,並最終實現更高水平的增長。因此,解決好就業問題,既事關民生,也事關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摘編自賴德勝《作為宏觀政策的就業優先政策》)

材料四:

在信息化時代,由互聯網創造的巨大信息交互平臺,逐漸成為勞動力市場參與者獲取信息資源的主要渠道。互聯網提供的及時有效的信息,加強了僱主與僱員之間、用戶與用戶之間的溝通,通過影響人力資本、社會資本以及工作搜尋等方式,影響個人的就業決策。此外,互聯網技術的普及與廣泛應用,還創造了新的工作崗位和新的職業類別,為個體的就業帶來多元化選擇,能夠使個人獲得更多平衡工作和家庭生活的機會,為提高個體的就業質量帶來新的可能。值得注意的是,儘管目前我國互聯網普及率已達53.2%,但與發達國家和地區相比,我國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和應用水平仍然較低,並且由於城鄉分割、個體差異的存在,在中老年、女性和農民工等人群中的互聯網使用率和使用技能都普遍偏低。

(摘編自《互聯網使用、就業決策與就業質量》)

4.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梳理,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人口基數大勞動力數量大政策持續發力

B.各級各類教育長足發展人力資本存量

C.高水平的人力資本存量就業高水平的經濟增長

D.互聯網技術新崗位、新職業個體就業質量

5.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2012年以來,由於措施得當有力,我國失業率穩定在較低水平,但由於人口基數大、世界經濟增速放緩等多重因素,未來幾年就業壓力仍然是巨大的。

B.由材料二可知,2017及2018年環保、印刷、包裝、造紙行業都處在就業飽和狀態,就業前景不容樂觀;2018年處在就業飽和狀態的行業有所增加。

C.儘管相同的經濟增長速度不一定帶來相同規模的就業,但不可否認,經濟增長是決定就業的主要因素,因此,當前應當把經濟增長當作首要目標。

D.如果提升中老年、女性和農民工等人群對互聯網的使用率和使用技能,這將對他們的就業有一定的幫助,對緩解就業壓力將起到積極作用。

6.請你結合材料給急需就業者提三條建議。(6分)

(三)文學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15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7~9題。

小楊月樓義結李金鏊

馮驥才

(1)民國二十八年,龍王爺闖進天津衛。街上行船,窗戶當門,買賣停業,車輛不通,小楊月樓和他的一班人馬,被困在南市的慶雲戲院。那時候。人都泡在水裡。哪有心思看戲?

(2)龍王爺賴在天津一連幾個月,戲班照樣人吃馬喂。把錢使淨。便將十多箱行頭道具押在河北大街的"萬成當"。等到水退了,小楊月樓急著返回上海,湊錢買了車票,就沒錢贖當了,急得他鬧牙疼,腮幫子腫得老高。戲院一位熱心腸的小夥計對他說!"您不如去求李金鏊幫忙,那人仗義,拿義氣當命。憑您的名氣,有求必應。"

(3)李金鏊是天津衛出名的一位大鍋伙,混混頭兒。上刀山、下火海、跳油鍋,絕不含糊,死千一個。小楊月樓從來不沾這號人。可是今兒事情逼到這地步。不去也得去了。他跟隨這小夥計到了西頭,過街穿巷,抬眼一瞧,怔住了。籬笆牆,柵欄門,幾間爬爬屋,大名鼎鼎的李金鏊就住在這破瓦寒窯裡?小夥計卻截門一聲呼:"李二爺!"

(4)應聲打屋裡貓腰走出一個人來,出屋直起身,嚇了小楊月樓一跳。這人足有六尺高,肩膀賽門寬,老臉老皮,鬍子拉碴;那件灰布大褂,足夠改成個大床單,上邊還油了幾塊。小楊月樓以為找錯了人家,沒想到這人說話嘴上賽扣個罐子,甕聲甕氣問道:"找我幹喲?"口氣挺硬,眼神極橫,錯不了,李金鍪!

(5)進了屋,屋裡賽破廟,地上是土,條案上也是土,東西全是東倒西歪;迎面那八仙桌子,四條腿缺了一條,拿磚頂上;桌上的茶壺,破嘴缺把,磕底裂肚,蓋上沒疙瘩。小楊月樓心想,李金鍪拿嘛幫助自己?於是心裡不抱什麼希望了。

(6)李金鏊打量來客,一身春綢褲褂,白絲襪子,黑禮服呢鞋,頭戴一頂細辮巴拿馬草帽,手拿一柄有字有畫的斑竹摺扇。他瞄著小楊月樓說:"我在哪兒見過你?"眼神還挺橫。不賽對客人,賽對仇人。

(7)戲院小夥計忙做一番介紹。李金鏊立即起身,拱拱手說:"我眼拙,楊老闆可別在意。您到天津衛來唱戲,是咱天津有耳朵人的福氣!哪能叫您受治、委屈!您明兒晌後就去'萬成當'拉東西去吧!"說得真爽快,好賽天津衛是他家的。這更叫小楊月樓滿腹狐疑。

(8)轉天一早,李金鏊來到河北大街上的"萬成當",進門仰頭叫道:"告你們老闆去,說我李金鏊拜訪他來了!"老闆慌張出來,請李金鏊到樓上喝茶,李金鍪理也不理,只說:"我朋友楊老闆有幾個戲箱押在你這裡,沒錢贖當,你先叫他搬走,交情記著,咱們往後再說。"說完拔頭便走。

(9)當日晌後,小楊月樓帶著幾個人碰運氣賽的來到"萬成當",進門卻見自己的十幾個戲箱,早已擺在櫃檯外邊。小楊月樓大喜過望,便取了戲箱,高高興興返回上海。

(10)小楊月樓走後,天津衛的鍋伙們聽說這件事,佩服李金鏊的義氣。紛紛來到"萬成當"。要把小楊月樓欠下的贖當錢補上。老闆不肯收,鍋伙們把錢截著櫃檯扔進去就走。這事又傳到李金鍪耳朵裡。李金鏊在天慶館擺了幾桌,將這些代自己還情的弟兄們著實宴請一頓。

(11)誰想到小楊月樓回到上海,寄張銀票到天津"萬成當"。"萬成當"收過鍋伙們的錢,哪敢再收雙份,老闆親自捧著錢給李金鍪送來了。李僉鍪嘛人?不單分文不取。看也沒看,叫人把這筆錢還給那幫代他付錢的弟兄。

(12)轉年冬天,上海奇冷,黃浦江冰凍三尺,大河蓋上蓋兒。這就斷了碼頭上腳伕們的生路,尤其打天津去扛活的弟兄們,肚子裡的東西一天比一天少,快只剩下涼氣了。恰巧李僉鏊到上海辦事,抬眼瞅見小楊月樓主演《芸娘》的海報,拔腿便去找小楊月樓。

(13)小楊月樓聽說天津的李金鏊在大門外等候,臉上帶著油彩就跑出來。只見臺階下大雪裡站著一條高高漢子。他口呼:"二哥!"三步並兩步跑下臺階。腳底板給冰雪一滑,一屁股坐在地上,仰臉對李金鏊還滿是歡笑。

(14)小楊月樓在錦江飯店盛宴款待這位心中敬佩的津門恩人。李金鏊說:"楊老闆。您喂得飽我一個腦袋,喂不飽我黃浦江邊的上千個扛活的弟兄。"

(15)小楊月樓慨然說:"我去想辦法!"

(16)李金鏊說:"那倒不用。您只要把上海所有名角約到一塊兒,義演三天就成!戲票全給我,我叫弟兄們自個兒找主去賣。這麼做難為您嗎?"

(17)小楊月樓說:"這點事還不好辦嗎?"第二天就把大上海所有名角,全都約齊。在黃金戲院舉行義演。戲票由天津這幫弟兄拿到平日扛活的主家那裡去賣。這些主家花錢買幾張票,又看戲,又幫忙,落人情,過戲癮,誰不肯?何況這麼多名角同臺獻技,還是《龍鳳呈祥》《紅鬃烈馬》一些熱鬧好看的大戲,更是千載難逢。一連三天過去,便把凍成冰棍的上千個弟兄全救活了。

(18)李金鏊完事要回天津,臨行前,小楊月樓又是設宴送行。酒足飯飽時。小楊月樓叫人拿出一大包銀子,送給李金鏊。既是盤纏,也有對去年那事謝恩之意。李金鍪一見錢,面孔馬上板起來,沉下來的嗓門更顯得甕聲甕氣。他說道!"楊老闆,我這人,向例只交朋友,不變錢。想想看,您我這段交情,有來有往,打誰手裡過過錢?誰又看見過錢?折騰來折騰去,不都是那些情義嗎?錢再多也經不住花,可咱們的交情使不完!"說完起身告辭。

(選自馮驥才《俗世奇人》,有刪節)

【注】鍋伙:此處指在簡陋食宿處住著的單身工人、小販。死千;擔當出生入死的差事,這是天津地方土語,也是混混兒的行話。賽:天津方言,有"像"或"似"之意。

7.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鑑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本文擅長描寫人物,不僅對主角李金鏊、小楊月樓刻畫細膩,也於寥塞數語中將熱心腸的小夥計、仗義的鍋伙們刻畫得活靈活現。

B.文中小楊月樓稱李金鏊為"二哥",李金鏊稱小楊月樓為"老闆",兩人對彼此的迥異稱呼,符合人物的身份特徵。

C.小說多處使用對比手法。如小楊月樓與李金鏊的形象對比,這是人物之間的對比;李金鏊家境貧困卻能扶危濟困,這是人物自身的對比。

D.文章通過對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言行舉止的描寫,體現了不同階層不同性格的人們對傳統美德"義"的普遍認同和追求。

8.本文的語言很有特色,請結合文章內容作簡要賞析。(6分)

9.小夥計嘴中的李金鏊與小楊月樓初次見到的李金鏊的形象形成了強烈反差,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這種安排的藝術效果。(6分)

二、古詩文閱讀(40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4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題。

周公旦者,周武王弟也。自文王在時,旦為子孝,篤仁,異於群子。及武王即住,旦常輔翼武王,用事居多。武王九年,東伐至盟津,周公輔行。十一年,伐紂,至牧野,周公佐武王。作《牧誓》。破殷,入商宮。已殺紂,周公把大鉞,召公把小鉞,以夾武王,釁社,告紂之罪於天及殷民。遍封功臣同姓戚者。封周公旦於少昊之虛曲阜,是為魯公。周公不就封,留佐武工。其後武王既崩,成王少,在襁褓之中。周公恐天下聞武王崩而畔,周公乃踐阼代成王攝行政當國。管叔及其群弟流言於國曰:"周公將不利於成王。"周公乃告太公望、召公夷曰:"我之所以弗闢而攝行政者,恐天下畔周,無以告我先王太王、王季、文王。三王之憂勞天下久矣,於今而後成。武王蚤終,成王少,將以成周,我所以為之若此。"於是卒相成王,而使其子伯禽代就封於魯。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於天下亦不賤矣。然我一沭三捉髮,一飯三吐哺,起以待士,猶恐失天下之賢人。子之魯,慎無限國驕人。"管、蔡、武庚等果率淮夷而反。周公乃奉成王命,興師東伐,作《大誥》。遂誅管叔殺武庚放蔡叔寧淮夷東土二年而畢定諸侯鹹服宗周成王長能聽政於是周公乃還政於成王成王臨朝。周公之代成王治,南面倍依以朝諸侯。及七年後,還政成王,北面就臣位,歔歔如畏然。及成王用事,恐成王壯,治有所淫佚,乃作《多士》,作《毋逸》。《毋逸》稱:"為人父母,為業至長久,子孫驕奢忘之,以亡其家,為人子可不慎乎!"《多士》稱曰:"自湯至於帝乙,無不率祀明德,帝無不配天者。在今後嗣王紂,誕淫厥佚,不顧天及民之從也。其民皆可誅。"作此以戒成王。成王在豐,天下已安,周之官政未次序,於是周公作《周官》,官別其宜,作《立政》,以便百姓,百姓說。周公在豐,病,將沒,曰:"必葬我成周,以明吾不敢離成王。"周公既卒,成王亦讓,葬周公於畢,從文王,以明予小子不敢臣周公也。

(《史記·魯周公世家》)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遂誅/管叔殺武庚/放蔡叔/寧淮夷東土二年而畢/定諸侯鹹服宗周/成王長/能聽政/於是周公乃還/政於成王

B.遂誅管叔/殺武庚/放蔡叔/寧淮夷東土/二年而畢定諸侯/鹹服宗周/成王長/能聽政/於是周公乃還政於成王

C.遂誅/管叔殺武/庚放蔡叔/寧淮夷東土/二年而畢/定諸侯/鹹服宗周/成王長/能聽政/於是周公乃還/政於成王

D.遂誅管叔/殺武庚/放蔡叔/寧淮夷東土/二年而畢定/諸侯成服宗周/成王長/能聽政/於是周公乃還政於成王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公,古代爵位名稱。周代有五等爵位,即公、侯、伯、子、男。春秋時,也多以"公"作為"王"以下的最高爵號,如晉文公。

B.崩,帝王或王后的死。"天子死曰崩,諸侯死曰甍,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祿,庶人曰死",這反映了古代封建社會嚴格的等級制度。

C.踐阼,"踐",登;"阼",東階,是為主人之位。踐阼,古代帝王新即位,升宗廟東階以主祭。後來就引申為帝王即位、登基。

D.國,周代天子統治的是天下,等於現在說的"全國"。此處"國"指武王被封賞之地,與"時國王驕奢"中的"國"含義不同。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周公忠誠無私,心繫周朝。周滅殷商後武王大封功臣,把輔政有功的弟弟旦封到曲阜,但是旦沒有到封地去,而是留下輔佐武王。

B.周公尊重賢士,愛惜人才。在洗頭時,三次捉起頭髮,吃飯時三次吐出口中的食物。匆忙地起來禮待賢士,怕失去了天下的賢人。

C.周公高瞻遠矚,深謀遠慮。雖然天下安定了,但周朝的官吏制度還未安排得當,於是他制定了官吏職責次序,天下的百姓很高興。

D.成王尊重周王,知恩謙讓。周公去世後,成王未按照他的遺囑把他葬在成周,而是葬在畢邑伴隨文王,表明白己不敢把周公當臣子。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武王蚤終,成王少,將以成周,我所以為之若此。(5分)

(2)為人父母,為業至長久,子孫驕奢忘之,以亡其家,為人子可不慎乎!(5分)

(二)課內文化常識(本題共2小題,6分)

14.下列關於文化常識的表述,錯誤的一項是(3分)

A.東宮,一般指封建時代太子所居住的宮殿閣,後借指太子,如"猥以微賤,當侍東宮"。歷朝歷代以來都是以長子做太子。

B.簪笏,冠簪和手板,比喻官員或官職。簪,束髮戴冠時用來固定帽子;笏,朝見皇帝時用來記事的手板。如"舍簪笏於百齡"。

C.滿秩,稱任期屆滿,也稱"秩滿"。秩,古代官吏的俸祿,如"官人益秩,庶人益祿",白居易詩云"己開第七秩,飽食仍安眠"。

D.北面,古代君主面南而坐,臣子拜見君主則面北,故"北面"有臣服於人之意,如《赤壁之戰》中"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15.下列關於文化常識的表述,錯誤的一項是(3分)

A.出,古代指京官外調,如《張衡傳》中"出為河間相",《琵琶行》中的"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中名為"出官",實為被貶謫。

B.奏,指臣子上奏給帝王的文書,對帝王陳述意見或說明事情。表,常表達臣子對君主的忠誠和希望,如《陳情表》《出師表》等。

C.庠、序,古代的鄉學,與帝王的辟雍、諸侯的泮宮等大學相對,後也泛稱學校或教育事業,如"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

D.中國文化中的"五經"指《詩經》《尚書》《論語》《孟子》《禮記》五部儒家經典著作,而解釋經書的著作稱為"傳",如《左傳》。

(三)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6~17題。

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①宿置酒

李白

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

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

相攜及田家,童稚開荊扉。

綠竹入幽徑,青蘿拂行衣。

歡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揮。

長歌吟松風②,曲盡河星稀。

我醉君復樂,陶然共忘機。

【註解】①斛斯山人:複姓斛斯的隱士。②松風;古琴曲,即《風入松曲》。

16.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一、二句中"暮""歸"兩字,表明天色已晚,詩人踏上歸途。三四句是說,詩人回顧來路看到山林蒼茫,一片青翠之景。

B."相攜及田家,童稚開荊扉"中,"荊扉"指簡易的柴門。這兩句運用了白描手法,顯示出詩人與主人之間誠摯的友誼。

C."綠竹入幽徑,青蘿拂行衣"中,詩人選取了"綠竹""幽徑""青蘿"的意象,"入"和"拂"兩字賦景物以人的情態。

D.這首詩寫的是探訪友人的所見所感及瑣事人情,讀來自然親切,曉暢清新,也表現出詩人慣有的朗俊豪爽的風格。

17.從全詩來看,令詩人"陶然"的原因有哪些?請結合詩句作簡要分析。(6分)

(四)名句名篇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8.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無衣》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現了戰士們已經準備好武器,要一起戰鬥的高昂激情。

(2)《陳情表》中,作者在文章結尾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來表明白己的忠貞之情。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歐陽修《伶官傳序》中的這兩句話告誡我們要防微杜漸,不要玩物喪志。

三、語言文字運用(14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題。

美好的願景要想實現,不能__________,只能起而行之,而且"咬定青山不放鬆",一步一個腳印走下去。生態文明建設這件事,實幹家絕對不會向環境惡化真正再妥協一步。他們身上有一股子勁,那就是認準的事兒便不畏懼任何艱難險阻,腳踏實地地幹下去,而且一干就是十年、幾十年,_________輩子。他們堅信,沙漠可以綠化,荒野可以成林,河水可以再清。而且,將信念轉化為成績的,是他們執著而科學的探索。仔細思量,這種精神與我們所欽敬的"兩彈一星"精神,__________。

然而在我們身邊:有人還沒有意識到保護環境的緊迫性,有人則懷疑修復已遭破壞的環境,( )。我們希望每個人都能夠將自己的生活與生態文明建設緊密地聯繫起來,切切實實地為生態文明建設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並且長期做下去。如此,擁有山清水秀、綠色健康的家園便_________。

19.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詞語,全都恰當的一項是(3分)

A.坐而論道 以至 別無二致 倚馬可待

B.坐享其成 甚至 平分秋色 指日可待

C.坐享其成 以至 平分秋色 倚馬可待

D.坐而論道 甚至 別無二致 指日可待

20.下列填入文中括號內的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項是(3分)

A.還有人甚至幹著破壞環境的勾當,這不是我們當代中國人需要的。

B.還有人甚至幹著破壞環境的勾當,這都不是我們當代中國人所需要的。

C.甚至還有人幹著破壞環境的勾當,這不是我們當代中國人需要的。

D.破壞環境的勾當竟然還有人幹著,這不是我們當代中國人所應該做的。

21.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的一項是(3分)

A.在建設生態文明這件事上,真正的實幹家絕不會向環境惡化再妥協一步。

B.在生態建設文明這件事上,真正的實幹家絕不會向惡化環境再妥協一步。

C.建設生態文明這件事,真正的實幹家絕不會向環境惡化再妥協一步。

D.在建設生態文明這件事上,真正的實幹家向環境惡化絕不會再妥協一步。

22.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回答問題。(5分)

從2019年3月1日開始,去電影院看電影的觀眾,在影片放映前會看到一部名為《家國與邊關》的短片。這部短片時長45秒,聚焦中國各地極端艱苦環境中的邊防軍人。

與常見的軍隊宣傳片風格不同,這部短片不"秀肌肉",只"講感情"。飛機大炮、刀光劍影等常規元素在此片中無處可尋,有的只是邊防戰士在冰天雪地、懸崖峭壁等艱苦條件下巡邏的場景。在最具衝擊力的自然環境中呈現人物遭遇危險時的困境,展現他們的家國情懷,令觀者動容。產生尊崇之情。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大校說,國防部新聞發佈和宣傳一直努力破除高冷範、衙門腔。未來會越來越多地採用貼近老百姓現實生活的形式進行國防教育。

國防部的舉措受到很多網友的點贊,請簡要分析,擬出兩點點讚的原因。每點不超過20字。(5分)

四、寫作(60分)

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

有人說:蠶和蜘蛛都是紡織能手,但目的是不同的,蜘蛛結網是為了給自己"一日三餐頓頓足夠"。蠶做繭是為了給人類"奉獻出美麗的絲綢"。

對此,你有什麼思考和感悟?請寫一篇文章。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範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於800字。

山東省實驗中學2020屆高三第二次診斷考試

語文試題參考答案

1.C(A強加因果;B"並列關係"錯,曲解文意,原文中"仁愛主義是集體主義的基礎";D原文"將民族善文化基因發展延續,是增強文化自信,提高社會軟實力的重要方面",偷換概念,無中生有)

2.B(詳略內容顛倒)

3.C("都"錯誤,以偏概全)

4.A("更需要政策持續發力"說法不當,原文說的是"與緩解就業總量壓力相比,就業結構矛盾的緩解和就業質量的提高難度更大,更需要政策持續發力",更需要"政策持續發力"的應是"就業結構矛盾的緩解和就業質量的提高")

5.C(根據材料三"我國現在已進入經濟高質量發展階段,與高速增長階段相比,現階段的經濟增長更依賴於創新,更依賴於全要素生產率的提高,更依賴於人力資本紅利的增加"可知,"當前應當把經濟增長當作首要目標"說法錯誤)

6.①瞭解國家相關就業政策。②避開就業需求飽和的行業,選擇招聘需求人數較多的行業。 ③加強學習,提高自身素質,提高個體的就業競爭實力。④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瞭解就業情形。(每點2分,答任意三點給滿分)

7. C (李金鏊家境貧困卻能濟危扶困,是襯托而非對比)

8.①具有濃郁的地方風味、富有地域特色。如"嘛""賽""鍋伙""爬爬屋"等諸多方言的使用,富有生活氣息。②善用修辭,形象生動。擬人手法,龍王爺"闖""賴"等描寫,表現洪水的肆虐;誇張手法,"人都泡在水裡""肩膀賽門寬";比喻手法:"大河蓋上蓋兒"等。③活潑幽默,富有感染力。"老臉老皮,鬍子拉碴;那件灰布大褂,足夠改成個大床單"、"肚子裡的東西一天比一天少,快只剩下涼氣了"等。④多用短句,節奏感強,近似於相聲藝術的特色。如"窗戶當門,買賣停業,車輛不通""口氣挺硬,眼神極橫,錯不了,李金鏊!""破嘴缺把,磕底裂肚,蓋上沒疙瘩"(另外,答動詞的使用精當,富有表現力:"沾""截""三步並兩步跑"等可酌情給分。一點2分,三點得6分)

9.①使情節波瀾起伏。眼前的李金鏊貧窮落魄,和傳聞中"拿義氣當命"的仗義形象形成反差,小楊月樓從先前的期待到眼前的懷疑再到後來的不抱希望,形成了情節的跌宕。②設置懸念。這樣一個讓小楊月樓"不抱希望""滿心狐疑"的人物,能否幫助小楊月樓脫困,二人最終為何會"義結",充滿懸念。③凸顯人物形象。傳聞中"混混頭"李金鏊居然生活如此拮据,強烈的反差更加凸顯了人物扶危濟困、知恩圖報、重義輕財的品質。④突出主題。生活在世俗世界的李金鏊卻有著難能可貴的寶貴品質,更加凸顯小人物身上的美好德行,表達了作者對他們的讚美。(一點2分,三點得6分)

10. D

11.D(把"不同"改為"相同")

12. C("百姓說"是因為周公"作《立政》,以便百姓")

13.(1)武王早逝,成王年幼,(我)扶助他完成(穩定、成就)周朝的大業,我這樣做的原因就是這樣。("蚤"通"早",1分。"將"前補出主語"我"1分。"將"扶持、扶助, 1分。"成周",完成周朝穩定大業,1分。"所以"表原因,1分)

(2)做父母的,經歷很長時間創業成功,子孫驕奢淫逸忘記了祖先的困苦,以致失去(或毀敗)了家業,做兒子的能不謹慎嗎!("為業至長久"1分。"以",因而,以致。1分。"亡",失去。1分。"為人子可不慎乎"1分,全句句意通順1分)

14. A ("歷朝歷代以來都是以長子做太子"錯)

15. D (五經不包括《論語》《孟子》)

16. C ("入"和"拂"兩字賦景物以人的情態錯)

17.①詩人白天遊山,山中有茂盛的清蒼、翠綠之色,山中美景令人神怡;②日暮投宿,朋友家的恬靜環境令人稱羨,幽深的小徑兩旁,綠竹濃密;③主客暢飲,與朋友歡欣暢談,飲酒高歌,忘掉世俗機心的歡快令人沉醉, 評分標準: 共3點,每點2分。

18.⑴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⑵臣生當結草,死當隕首 ⑶夫禍患常積於忽微,而智勇多困於所溺

19.D (坐而論道:原指坐著議論政事,後指空談大道理。坐享其成:自己不出力而享受別人勞動的成果。根據前後文,應選"坐而論道"。 以至:直到,表示在時間、數量、程度、範圍上的延伸;用在下半句的開頭,表示由於上文所說的動作、情況的程度很深而形成的結果。 甚至:強調突出的事例(有更進一層的意思)。 別無二致:沒有兩樣;沒有區別。 平分秋色:只雙方各佔一半。 倚馬可待:形容文思敏捷,寫文章快。 指日可待:(事情、希望等)不久就可以實現)

20.B 21.A

22.①弘揚社會主旋律(展現家國情懷),傳遞正能量。

②從邊防軍人日常工作(艱苦環境)入手,激起觀眾共鳴。

③採用老百姓喜聞樂見的形式,易被大眾接受。(一點3分,任答2點5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