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僅是魯迅

作為絲綢之路的重要發貨地,紹興早有“魚米之鄉”的美譽。今天我們不談紹興的江河美景、廟宇院落,而是分享這片土地上的寶藏與精神。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一萬年前就有于越先民繁衍生息,從虞舜傳說到大禹治水,中華民族的始祖們在這裡開天闢地,源源不斷的紹興故事從這裡拉開序章。從名人遺蹟、山川勝景到風俗演示、戲曲傳頌,《紹興傳》將越中歷史山水描繪得靈光四射,呈現出彼時其地的思想深度與文化精髓。紹興的故事,也是通過絲綢之路的一路傳播,讓世界體驗紹興文化的精彩。


不僅僅是魯迅

真·寶藏發源地

說起最令紹興人為之自豪的,就是一系列以絲綢、釀酒、茶葉等為代表的產品。紹興物產豐富,手工業、製造業發達,富饒美好。

在秦、漢、三國時期,紹興就已成為全國四個最大的麻織中心之一;兩晉南北朝時期,會稽郡“絲綿布帛之饒覆衣天下”,越綾“比絹方綃,既輕且麗”也說明了紹興的衣料與款式自古以來受到喜愛與追捧。南北朝以後,紹興的制瓷業嶄露頭角,越窯青瓷遠銷海外。生產力的擴大也使紙張和茶葉產量增加,手工業呈現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同時期,紹興的米酒就已經有“山陰甜酒”的美稱,隋唐時期,越州有“醉鄉”之稱,可見其釀酒業的發達。宋朝後期,紹興城中出現了“酒壚千百家”“酒滿街頭”的酒鄉景觀。明代,紹興酒遠銷京師,品種又有增加。至清代,釀酒作坊遍佈山陰、會稽城鄉,釀酒業進入“越酒行天下”的全盛時代。到今天,誰到紹興不喝上一罈子黃酒,都不算真的來過。

紹興還有茶葉,以清淡的平水綠茶為主,其形渾圓如珠,對外貿易中稱為“平水珠茶”或“平茶”。“茶為吾國出口大宗,會邑平水綠茶又為吾紹出口貨之大宗,茶商一業向佔優勝,藉此起家者不一而足。”

隨著海外貿易不斷髮展,紹興的商品逐漸從瓷器轉成絲綢、紡織品、紙、黃酒、珠茶、錫箔等。即使在海禁最嚴厲的年代,民間的海外貿易還是數量不小,只是比較隱晦曲折而已。改革開放以來,紹興的對外貿易突飛猛進,它是長三角先行規劃、先行開發的沿海開放城市,與美國、日本、丹麥等國家的45個城市建立了友好城市和友好交流關係,和世界200多個國家、地區建立了直接貿易關係,年進出口總額達300億美元。有來自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外商來紹興投資興業,興辦企業達5900餘家,紹興在境外投資企業也達1100多家。這些數字都證明了紹興的競爭力。

真·先賢名士鄉

紹興是傳說中五帝之一舜的故鄉,在當地有許多關於舜的傳說和古蹟,很多山河、江海、寺廟都以他的名字命名。雖然都只是傳說,卻給後人留下紹興人即“孝行天下”的印象,像“孝女曹娥”這樣的故事,在紹興層出不窮。

大禹雖然是四川人,但是與紹興關係密切,大禹在這裡娶妻生子,“三過家門而不入”。“東山再起”的故事也發生在紹興。東山又名謝安山,著名的政治家謝安41歲前長期隱居此山。東晉升平四年,謝安離開東山從政,官至司徒。後世詩人賀知章、李白、劉長卿、蘇東坡、陸游等,都曾盤桓其間,留下了不少著名的詩篇。現在的東山有一巨石懸伸江中,江邊還留有謝安釣魚臺及謝安墓。

說到紹興的名人不得不說起紹興的精神脊樑——魯迅先生。先生在紹興長大,他的許多作品中都有故鄉的影子。烏篷船、搖櫓聲,船伕頭戴烏氈帽,不緊不慢地載著船客,順河划向目的地。晚上撐著船去看社戲,海邊種著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西瓜……還有百草園、三味書屋、魯鎮的街景、民間故事、迎神賽會等等,如今,魯迅故居及他筆下的紹興,依然吸引著無數人前來參觀。

這裡是書畫之鄉,蘊藏著“書聖”王羲之曲水流觴的蘭亭雅集,萬世流芳;這裡也是戲曲的故鄉,戲曲種類豐富、戲曲藝術長盛不衰,是中外藝術家口中的“戲臺”。紹興,擁有著江南水鄉的溫柔,也享有“東方威尼斯”的美譽。在書寫紹興城市獨特的歷史芳華中,《紹興傳》濃縮了古越大地千年文脈的意象,成為解碼紹興城市歷史的一把鑰匙和引領人們漫溯古越文化海洋的一艘烏篷船。


不僅僅是魯迅


不僅僅是魯迅


不僅僅是魯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