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想进的第一家公司,变了!小米不再扁平化,上班也打卡!

你的公司上班打卡吗?

小米,以不洗脑、不开会、没有 KPI、不需要打卡让很多人羡慕,是求职者心中的理想模样。套用小米的广告语,可以说是“年轻人想进的第一家公司”。

但是最近,小米宣布,放弃“扁平化”!

年轻人想进的第一家公司,变了!小米不再扁平化,上班也打卡!

扁平化?

“专注、极致、口碑、快”——这是很多人熟悉的小米成功7字诀。与之对应,小米的组织结构也是扁平化的。核心创始人—部门领导—员工,一竿子插到底。

除了联合创始人,所有人都没有职位。你不用考虑升职,不用“宫斗”,一心把工作做好就可以了。

是不是很纯粹?

但弊端也很明显。缺乏人才梯队,部门领导离职,不一定有人能顶上来。更为关键的是:没有层级,员工缺乏晋升动力,缺乏清晰的成长路径,一些对职位提升有欲求的人才只好选择跳槽。

小米从2016年开始就逐步试点层级化,最早在 MIUI 部门内推行。最近,小米已在全公司推行层级化,共10级,内部头衔大体分为专员-经理-总监和副总裁及以上。

说起来令人讨厌的“层级”,之所以能成为经典,是有道理的。

年轻人想进的第一家公司,变了!小米不再扁平化,上班也打卡!

不打卡?

让雷军引以为傲的一个细节,就是上班不打卡。这是很多人梦想中的上班模样。

其实,真正让雷军骄傲的不是“不打卡”,而是不打卡的情况下,小米一直是6×12个小时的工作制,坚持了将近3年,靠的是大家的责任感。

但我要告诉你的是,据小米员工向媒体透露,现在小米不仅要打卡,而且今年春节后考勤还特别严格。

年轻人想进的第一家公司,变了!小米不再扁平化,上班也打卡!

不要KPI?

争议更大的是KPI。“汝之蜜糖,彼之砒霜”,一直以来,KPI的信奉者和反对者争论不休。小米不做KPI的奇迹,曾经广为传播。

不做关键指标绩效考核,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自由发挥,这种体验简直太棒了有没有?

2016年,小米手机国内销量仅4150万部,同比大幅度下滑36%。挫败让小米领悟了。小米从原本对联合创始人设置KPI,到现在,据员工透露,部门也有KPI。

年轻人想进的第一家公司,变了!小米不再扁平化,上班也打卡!

在创业公司早期,“扁平化”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甚至创造奇迹。

但公司成长起来后,不靠制度管人,是没有办法长久的。包括层级化、KPI在内的一系列管理措施,是前人的经验总结,也是适应于人性的安排。你觉得呢?

本文部分信息来源:《财经》,作者张珺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