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褐斑病該如何防治?

微塵微視界


蘋果褐斑病是引起早期落葉的主要病害。為害年份造成蘋果早期落葉,削弱樹勢,果實不能正常成熟,對花芽形成和果品產量、質量都有明顯影響。

蘋果褐斑病主要危害葉片,也可侵染果實。該病的發生與流行與雨水、樹勢、栽培管理有關,多雨是其流行的條件,在高溫條件下,病害擴展迅速。管理不善,套袋後噴藥間隔期較長,果園密閉,通風不良的發病較重,7~8月份為發病盛期。

蘋果褐斑病防治一般以化學保護為主,配合清除落葉,可以有效控制發病,關鍵在掌握好噴藥時間。一般5月中旬開始噴藥,隔15天一次,供3~4次保護劑和內吸治療劑交替使用。雨前噴保護性殺菌劑保護。6、7、8月各噴一次波爾多液或其他持效期長的保護性殺菌劑,雨後噴內吸性治療劑。如果雨水較多,兩次保護劑之間噴一次內吸治療劑。若套袋前後雨水較多,噴第一次殺菌劑前先噴一次內吸性治療劑。三唑類殺菌劑對褐斑病有較理想治療效果,比如戊唑醇、氟硅唑、丙環唑、吡唑醚菌酯對褐斑病也有較好的治療效果,但在嘎啦品種上易產生藥害,應避免使用,通常所選內吸性殺菌劑有戊唑醇、氟硅唑、丙環唑、咪鮮胺等,常用保護性殺菌劑有波爾多液、代森錳鋅、丙森鋅等。波爾多液具有粘著力強、耐雨水沖刷,持效期長的特點,對蘋果褐斑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是雨季使用的首先藥劑。


中農樂


蘋果褐斑病

褐斑病主要危害蘋果葉片,導致早期落葉。且病斑呈褐色。

病斑有三種類型:同心輪紋型,針芒型,混合型。

其中,同心輪紋型病斑呈圓形,四周黃色,中心暗褐色,有呈同心輪紋狀排列的黑色小點,

針芒型病斑似針芒狀向外擴展。病斑小而多。

混合型病斑很大,近圓形或不規則形,暗褐色,中心為灰白色,其上亦有小黑點,但無明顯的同心輪紋。

有時果實亦能受害。病斑褐色,圓形凹陷,表面有黑色小粒點。病部果肉褐色,呈海綿狀幹腐。

蘋果褐斑病的傳播

該病病菌發育適溫20~25℃。主要靠水流、風雨傳播。氣候溫暖潮溼,,通透性差的條件下,有利於病原菌的傳播。春秋雨季提前且降雨量大的年份,病害大流行。此外,該病原菌的傳播與樹齡有關,幼樹較老樹抗病。

蘋果褐斑病的防治方法

1、選擇優良品種,注意改善通風及排水條件。

2、加強管理,使土壤溼度保持在一定範圍內,及時清掃果園內落葉。銷燬感染的病枝、病葉,深埋或燒燬。


3、藥物防治。可選擇使用波爾多液、70%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800倍液、75%百菌清可溼性粉劑800倍液等。兩週使用一次即可。


【雲種養APP—匯聚全國農技專家為你免費服務,點擊“瞭解更多”】


雲種養


問題:蘋果褐斑病的防治。

對這個問題,我深有感觸。千禧年左右,我剛到這地方工作,就碰到了蘋果的褐斑病暴發,防治及時的,留下2/3的葉片,不積極的留下來不到1/3,有的只剩蘋果孤孤單單在枝頭,嚴重影響了第二年的產量。



一,症狀

蘋果的褐斑病主要危害葉片,也危害果子和葉柄。葉片危害最重。以褐色為主!

主要危害樹下部和內堂的葉子,最初葉子上出現黃褐色小點,後變成斑,斑中心暗褐色,四周黃色,有綠色暈圈,斑的背面中央深褐色,四周淺褐色,後來逐漸變黃,脫落,但病斑四周及背部仍是綠褐色。

看到了嗎,全是褐色!

發病在5–6月份,7–8月份盛發,10月份以後停止。


二,防治

加強栽培管理,合理施肥,增強樹勢,提高自身抗病能力。注意果園的排水,合理修剪,保持通風透光,作好清園工作。

藥物治療主要有,波爾多液。甲託800倍。70%的代森錳鋅500倍。50%的甲基硫菌靈800倍。

在這裡,我重點推廣戊唑醇等唑類殺菌劑,它有剷除治療的作用,在褐斑病的盛發期都有立杆見影的功效!

以上藥劑可交替使用,蘋果花後20天就可以噴藥預防,10天左右一次,連噴3–4次。

褐斑病同樣發生在櫻桃,櫻花等植物上。高溫多雨季節就是它肆意枉為之時!殺!

好吧,殺去吧!但莫忘記殺前評論和點贊哦!我等著呢,如不點贊,到恁家吃飯!


努力就好


蘋果褐斑病如何防治?

蘋果褐斑病主要危害葉片,對果實和葉柄也能造成浸染。通常情況之下,5~6月份病發,7~8月份進入發病的盛期。需要及時採取措施,避免造成損失。但是,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我們首先要做的是對蘋果褐斑病有充分了解。



蘋果褐斑病的發病原因

蘋果褐斑病的致病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多雨的天氣,密閉的果園環境,農藥使用不當,樹勢差,品種選擇錯誤等等。

以上這些都是外部因素,而最主要的是病菌的感染。導致蘋果褐斑病的病菌,以菌絲塊或者分生孢子盤在掉落的病葉上越冬,到了第二年春季4~5月份,產生分生孢子。隨著雨季的到來,雨水衝濺到近地面的葉子,進行初浸染。隨著潛伏期一個星期時間過後,進入爆發階段。



蘋果褐斑病的防治措施

根據蘋果褐斑病的病因,採取相對應的措施。因為褐斑病是病菌寄託於落葉上面越冬。對此,可以採取以下預防措施。

預防措施:在秋冬季節,將蘋果園內的落葉,加上病枝,殘枝一併清掃,堆積燒燬或者深埋。將寄生於病葉,病枝上面的病菌燒燬。同時,對蘋果樹進行合理修剪,注意排水通風透光。

藥劑防治:如果蘋果樹褐斑病很嚴重了,可以使用戊唑醇、丙環唑、氟硅唑等等藥劑,建議交替使用,可以起到更加良好的效果。



有關於蘋果褐斑病如何防治問題,就分享到此,歡迎評論探討。


終歸農村


蘋果褐斑病的發生與管理有很大關係。根據果園的不同管理情況,各果園內褐斑病的發生嚴重程度不同。若管理不當,果園內樹體營養不足,樹勢衰弱,加之果園通風透光不良,偏施氮肥等原因,就會造成病害發生和擴展。

蘋果褐斑病的防治方法:

1、清除病源。褐斑病菌主要在落葉上越冬,清除果園內及果園附近的病落葉,集中燒燬或深埋,可大大減少越冬菌源。

2、果園管理。對蘋果樹進行合理修剪,改善果園的通風透光條件,降低園內的相對溼度,能有效減少病菌的侵染。合理施肥灌水,能增強樹勢,延緩發病葉片的脫落速度。 

3、藥劑防治。蘋果褐斑病高發期雖出現在6至8月份,但防治的關鍵時期卻在5至7月份出現連陰雨過程的前後。應在雨前噴施持效期長、粘附性強的保護性殺菌劑,雨後1周內應噴施對症治療劑,用藥的時間不應遲於10天。

以上是我的觀點,如有更好的意見,歡迎評論交流。如果喜歡,歡迎點贊並關注!謝謝!


南皇陽農業


蘋果褐斑病是蘋果樹最主要的病害(兩蟲兩病)中的一種。兩蟲指的是食心蟲和紅蜘蛛,由於套袋栽培,食心蟲已不需防治。紅蜘蛛只要做好預防也很難造成大面積危害。本人務果二十幾年都是在和褐斑病和腐爛病鬥智鬥勇中度過。

首先說說褐斑病的感染途徑。褐斑病主要是以菌絲體在落葉中越冬,來年春季隨著氣溫回升,分生飽子隨雨水飛濺感染果樹下部葉片。然後循環感染。潛伏期隨著溼度和氣溫的不同長短也不同,一般5至50多天不等。溼度越大,氣溫越高潛伏期越短,反之潛伏期就越長。尤其夏秋高溫多雨容易引起該病的大流行。5到6月份感染,7到8月造成大量落葉。該病流行條件是高溼高溫,所以\\地勢高,向陽乾躁,通風好的地塊發病輕些,反之發病重。富士,國光,黃元帥,嗄啦易感,秦冠發病較輕。

其次說說它響症狀,它有三種症狀。

一:針芒型,病斑象針芒一樣,密而多,邊緣黃綠色,中間深褐色。

二:同心輪紋型,病斑中間是深褐色圓點,以多個同心輪紋的形狀擴散。

三:針芒型和同心輪紋型混合發生。

褐斑病和斑點落葉病的區別是褐斑病只感染老葉片,一般在枝條下部。斑點落葉病只感染嫩葉,只感染枝條頂部。

接著說說褐斑病的防治。

一:做好清園工作。清除園中落葉,深埋或焚燒。萌芽前噴3至5度石硫合劑或者氟硅唑,丙環唑等內吸性殺菌劑,清除病源。

二:培養健壯的樹勢,增強抗病能力。提高樹幹,適時落頭蔬除過密枝,使樹體通風透光。儘量在高溼高溫時降低溼度,以阻斷其適感條件。

三:樹上藥物防治。上年發病重的果園,在果樹新葉展開後及時噴藥,雨前噴保護劑,雨後噴治療劑。我為了省事一般是保護加治療一次噴。用丙森鋅,代森錳鋅(保護型),已唑醇,戌哇醇,苯醚甲環唑,吡唑醚菌酯等三唑類剎菌劑(治療型)交替使用,因為藥物藥效一般在7天左右,7到10天噴一次。套袋後,在雨前及時噴倍量式波爾多液。因為波爾多液粘著力強,耐雨水衝劇,一般有效期能達到20天以上。連噴兩次。波爾多液使用中要注意兩個問題,一是不要在有露水和雨天噴施,以防藥害。再就是病害發病後不要用,以免加速落葉。

總之褐斑病要以防為主,大發生了神仙也沒治。這是我的經驗,僅供參考。








錦華農莊


一、褐斑病的症狀

蘋果褐斑病主要為害葉片,其次是果實和葉柄。

1. 葉片症狀:褐斑病在葉片上主要有同心輪紋型、針芒型和混合型三種。

① 針芒型:病斑呈針芒放射形向外擴展,斑點小且多,形狀不固定,病斑上有很多隆起的小黑點,後期葉片漸黃,病部周圍及背部仍保持綠色。

② 同心輪紋型:發病初期葉面出現黃褐色小點,逐漸擴大為圓形,中心黑褐色,周圍黃色,病斑周圍有綠色暈圈,直徑1--62.5px,病斑中心出現輪紋狀黑色小點,改為病斑分生孢子,病斑背部中央深褐色,四周淺褐色,無明顯邊緣。

③ 混合型:病斑暗褐色,較大近圓形或數個不規則病斑連接在一起形成不規則形,直徑0.3--75px,其上散生黑色小點,但輪紋狀不明顯,後期病葉變黃,病斑邊緣仍保持綠色,時間長了病斑中間呈灰白色。

上述的三種症狀,一般難以區分,品種不同症狀不同,富士品種既有輪紋型、針芒型和混合型。但三種症狀確有共同特點,發病後期病斑中央變黃,周圍仍保持綠色暈圈,且病葉容易脫落。

2. 果實染病:初期果面有淡褐色小點,漸擴大呈圓形或不規則形,邊緣清晰,褐色斑稍凹陷,直徑4--6mm,表面散生褐色小點,病斑表皮下果肉褐色,組織疏鬆不深,呈幹腐海綿狀。

3. 葉柄染病後,產生長圓形褐色病斑,常常導致葉片枯死脫落。

二、發病規律與發病原因

1. 發病規律

褐斑病以菌絲或分生孢子在病葉上越冬,第二年春四五月份降雨後產生分生孢子,隨雨水衝濺於樹冠下部的葉片上,直接或從氣孔侵入,其中以葉片背面侵入最多,此為初步侵染,繼而隨雨水多次侵染,根據多年觀察,山西運城最早開始發病為4月下旬,一般年份田間開始發病為5月上中旬,6月發病繼續上升,7-9月份為發病盛期,10月份發病停止。發病嚴重時,8月下旬-9月上旬即開始大量落葉。褐斑病潛伏期短,一般為6-12天,最長可達45天,具體來說5月下旬~6月下旬潛伏期13-31天,7月下旬~8月上旬潛伏期為8-14天,最短潛伏期為3天。發病到病葉脫落為13-55天,蘋果幼葉最易侵染,受侵後葉片上迅速出現枯斑,病部不再擴大,但不存在免疫性。

2. 發病原因

① 氣候條件的適應是褐斑病發病較重的主因,不同年份褐斑病發生早晚和發生程度不同,其主要原因是當年雨水來的早晚和降雨次數多少,降雨量大小而定,降雨早次數多雨量大,褐斑病發生早且嚴重,降雨次數少且雨量小,褐斑病發生晚且輕。運城地區去年後期高溫多雨,褐斑病造成9—10月份大量落葉,而10月又臨近果實採收期,許多果農沒有積極治療,造成今年病蟲基數大,今年前期又高溫多雨,氣象資料顯示,今年5月5-6日降雨12.4毫米,5月21-22日降雨11毫米、6月25日降雨22.5毫米、7月上旬降雨71.3毫米、7月中旬降雨55毫米,這有為今年褐斑病的發生創造了條件。

② 施有機肥多少,氮多磷鉀少,養分不平衡,負載量過大,樹體衰弱,本身抗病能力差,病菌易侵入,易發生褐斑病。

③ 藥劑防治存在問題,噴藥不適時,間隔時間長,雨前雨後用藥不對路,噴藥液量少等會造成褐斑病發生。

④ 高溫時期,環剝不適時,環剝量過重,導致環剝口不能正常癒合,樹體養分輸導受阻,營養供應不上,影響樹體正常生長,抗病力減退,易引發褐斑病發生。

⑤ 地勢低凹,果樹密度大,枝條茂密,廕庇嚴重,通風透光差,溼度高,給病菌入侵,發生病害創造了有利條件,促進褐斑病的發生蔓延。

3、防治措施

採用綜合防治措施,加強果樹管理,徹底清園,消滅越冬病源,適時防治。選好對症藥劑,掌握好噴藥時間和噴藥液量,提高防效。

① 加強栽培管理,增施有機肥,增施生物菌肥,配方全營養施肥,增強樹勢,增強果樹抗病抗逆能力,減少褐斑病的發生。

② 及時合理修剪改善通風透光條件,降低果園溼度,做好凹地排澇,惡化病害發生環境,減少褐斑病發生,適時環剝,合理環剝,適期癒合,以免高溫環剝過重癒合不良導致果樹抗病力減弱。

③ 及時疏花疏果,減少負載量,增強樹勢,減少病害。

④ 蘋果落葉後,及時清理落葉,集中燒燬,同時淺耕果園,減少越冬病菌。

⑤ 果實套袋,減少褐斑病病果率,同時在套袋後噴一次防治褐斑病的銅製劑農藥,如波爾多液,未套袋果園不可用,以免產生藥害。

⑥ 藥劑防治,對褐斑病治療效果比較好的內吸性殺菌劑有戊唑醇、丙環唑、苯醚甲環唑、氟硅唑、多抗黴素。農抗120等,常用的保護性殺菌劑有波爾多液、代森錳鋅、甲基硫菌靈等。

噴藥保護上,可分別在6-7月以及8月連陰雨到來之前。各噴一次耐雨水沖刷、持效期長的保護性殺菌劑。通常用波爾多液。

噴藥治療上,5月中、下旬如果有持續兩天雨量在20毫米的降雨,且雨前沒有噴藥的,雨後要噴內吸性殺菌劑,可用43%戊唑醇3000倍液。在6月份,如果果園出現病葉,或者病菌侵染期有10毫米以上的降雨,且雨前和雨後沒有噴施過殺菌劑的,在6月底7月初必須噴施一次內吸性殺菌劑,。如果7月份果園有病葉且超過1%,還有10毫米以上的降雨,雨前與雨後又沒有噴殺菌劑的,7月底或8月初要噴一次內吸性殺菌劑。噴藥時要兼顧葉片背面,樹體膛內及樹冠下部葉片,力求均勻周到。


空江釣雪


我們現在對於蘋果樹的管理主要是防治早期落葉病,其中褐斑病是導致蘋果早期落葉的主要病害,發生的比較普遍,一旦侵染,能導致蘋果樹很快落葉,不僅影響今年的蘋果品質,還能導致果樹樹勢衰弱、養分儲存不足,對來年的蘋果生長也有一定的影響。

褐斑病的發病症狀

下圖就是我們這一片果園裡現在出現了褐斑病的發病症狀,從圖中可以看出,在葉片上出現了一些褐色的病斑,葉片已經開始脫綠,整棵樹上的葉子有很多這樣的葉子。

褐斑病的發病症狀還有一種針芒型病斑,邊緣像針尖一樣放射狀的往外擴散,葉片也會出現脫綠的症狀。

褐斑病的發病特點

還是上面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到,在這片果園裡,現在只有這棵樹被褐斑病侵染,這棵樹位於地邊,樹勢比較弱,這就是褐斑病發病的一個主要特點,越是弱樹越容易被侵染。

再就是現在是七月中旬,這棵樹前幾天就出現了發病症狀了,現在已經開始落葉,再過幾天葉子就能落完,也就是說褐斑病的七月份是發病盛期,從七月中下旬就能開始落葉,八月份就能把樹葉全部落完。

褐斑病的傳播條件主要是降雨,褐斑病的潛伏期一般在6~12天,氣溫越高發病越快。

褐斑病的病菌主要在病落葉中越冬,一直潛伏到第二年,產生孢子,隨風雨傳播。

褐斑病的防治

一、首先是要增強樹勢,從上面的案例我們可以看出,越是弱樹發病越重,被侵染的幾率越高。

二、在發生過褐斑病的果園,秋季清園的時候就要把落葉清理出去,這些樹葉很可能帶有病菌,要清理出去銷燬。

三、褐斑病的防治還是要以藥劑防治為主,現在花前花後藥一般都比較重視,這些在這裡不做贅述,最容易被忽視的就是套袋後的藥,在套袋後一定要打一遍清水藥,要選擇內吸性殺菌劑,首推戊唑醇和吡唑醚菌酯這兩種,再就是可以選苯醚甲環唑、甲基硫菌靈等等藥劑,打完清水藥以後再打波爾多液,以後再是清水藥和波爾多液輪換使用。

注意事項

現在防治蘋果的早期落葉病,很多人認為用波爾多液就可以了,這種做法是不推薦的,我也做過試驗,僅僅用波爾多液只能起保護作用,對已經侵染入樹葉的病菌起不了殺滅作用,很多時候我們在打藥的時候病菌已經侵染,只是還在潛伏,千萬不要掉以輕心。

我是農夫七哥,以上只是個人觀點,不足之處歡迎留言指正。每天農技分享,歡迎點贊、轉發、關注!

農夫七哥


蘋果褐斑病如何防治?

蘋果褐斑病是種植果樹中最常遇到的病害之一,多發生在高溫多雨的季節。如管理不善、套袋後不及時噴藥、排水不及時、通風透氣性差等,都會引起褐斑病的發生,褐斑病擴展迅速,如不及時根治就會對造成蘋果樹葉片受損嚴重,從而影響到蘋果的品質和產量。
防治方法:

1、合理修剪。果園內通風透氣性差,光照不足,或者是坐果太多,都會降低蘋果樹的樹勢,樹勢降低就容易在多雨季節感染褐斑病,所以要根據樹體的生長情況及時合理修剪,合理疏花疏果,提高樹勢,從而提高樹體的抗病性。

2、噴藥保護。褐斑病多發生在空氣炎熱潮溼的5-6月,所以在5月中旬就要對蘋果樹進行噴藥保護,每隔15天噴一次,連續噴藥3-4次便可保護樹體不被病菌感染。
3、注意排水。土壤中含水量太多容易導致蘋果根系呼吸困難,從而不能為樹體源源不斷的提供養分,降低樹體樹勢。土壤中水分過多還會導致果園內的空氣潮溼,加速病菌蔓延的速度。所以在雨季要及時給果園排澇,提高樹勢的同時減輕病菌傳播。


4、清除病原。褐斑病會寄生在落葉中、枯老樹皮、病果、病枝、枯枝、雜草上越冬,所以在秋季清園時,要及時清除果園內的落葉、枯老樹皮、病枝、枯枝、雜草等,帶出果園集中銷燬,減少越冬病菌。以上就是我對如何預防褐斑病的觀點,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小馬話三農


蘋果褐斑病較難防治的主要原因是目前還沒有特效的治療劑。預防時主要是雨前通過噴施“丙森鋅、代森錳鋅、波爾多液”等保護性殺菌劑,保護葉片不受病菌侵染。其次,就是降雨後及時噴施“戊唑醇、氟硅唑”等內吸性殺菌劑剷除初侵染的病原菌。延誤最佳噴藥防治時機,病斑一旦顯症,再好的藥劑也難以控制。這是因為生產上多數化學殺菌劑的有效期為7-12天,如果遇持續降雨,在第1天的降雨中,這些殺菌劑能起到很好的保護效果,但到第3天降雨可使殘留在葉片表面的藥劑基本被沖刷乾淨。因而連陰雨時,保護性殺菌劑也無法保證蘋果葉片不受褐斑病菌侵染。通過多年實踐,我們總結出一個“笨辦法”,即就是套袋後每隔10-20天噴一次,噴藥時交替選用一個保護性殺菌劑,然後再加一個治療性殺菌劑。

波爾多液是雨季防治蘋果褐斑病公認的有效保護性殺菌劑,其最大優點是耐雨水衝涮,在連陰雨季節持效期長達15-20天。但是,波爾多液配置較為麻煩,且具有不穩定性,在陰雨及有霧天氣,葉片露水未乾或噴後馬上下雨,都會引起葉片上可溶性銅含量增加,導致葉片發生藥害,引起灼傷或枯焦現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