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歷史、茶文化


茶歷史、茶文化


中國是茶的故鄉,經過漫長的歷史跋涉,現在茶已經在全世界紮下了根,茶葉已經成為風靡世界的三大無酒精飲料之一。


當然,作為愛喝茶的中國人,知道了這些茶歷史才敢說真的懂中國茶。

茶歷史、茶文化


用茶的三個階段

藥用

發現和利用茶可以追溯到原始時期,我國第一部藥物專著《神農本草》中就有“神農氏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茶做藥用,生嚼內服,清熱,外敷消炎解毒。


食用

從生嚼到煮食,茶葉可以和糧食一起煮“茶粥”,“羹印”,或者灼煮,撈起,加調料。今雲南基諾族仍有“涼拌茶菜”。


飲用

飲用源於食用,從食用到飲用,是出於對茶之本味的追求。現代仍然有食用茶的風俗,牧區將茶摻入牛奶共飲,少數民族地區有擂茶和打油茶。


茶歷史、茶文化


飲茶方式的轉變


唐代煎茶法

我國茶史中,將茶進行飲用的方式是在唐代流傳開的,而尤其是中唐以後,茶聖陸羽《茶經》的出世,飲茶風俗更是空前日盛,成為國飲。


而唐代飲茶以煎煮為主,將茶炙烤乾碾磨成分粉末後,煎煮飲用。


茶歷史、茶文化

唐人所繪《宮樂圖》,畫中有的仕女正在舀茶,有的在炙茶,有的在品茗。反應了典型的唐代煎茶喝法。


宋代點茶法

宋代的飲茶方式上升到了審美的高度,到達了極致。他們在茶餅上裝飾了很多龍鳳的花紋,十分精緻,叫做“龍鳳團茶”。


喝茶時,先將餅茶碾成細細的粉末,用沸水衝點茶。為了使茶末與水融為一體,用茶筅快速擊打,茶水充分交融,並使茶盞中出現大量白色茶沫。日本的抹茶道就是起源於此。


茶歷史、茶文化

擊拂,是點茶的關鍵,用茶匙或茶筅、茶筋等工具攪動茶湯,使之產生餑沫,乃至咬盞掛杯,幻化出花草蟲魚之類現象。茶匙要重,擊拂有力,擊拂無力,茶不發力。宋徽宗認為要注湯擊拂七次,每一次需要使用的力度和方式都不一樣,直至濃度適中、乳花洶湧則止。

明代泡茶法

到了明代,製茶法和飲茶法一再簡化。朱元璋大力推廣散茶導致了茶類的異化,以前只有綠茶,後來慢慢又出現了別的茶類。明朝人認為這種飲法“簡便異常,天趣悉備,可謂盡茶之真味矣”。


茶歷史、茶文化

明清茶人講究品茗修道的環境,設計了專門供茶道用的茶寮,使茶事活動有了固定的場所。茶寮的發明、設計、是明清茶人對茶道的一大貢獻。


茶,經歷了從藥用到食用到飲用,又經歷了從煎茶到點茶到泡茶,歷朝歷代不斷髮展演變。歷經千年,茶已經滲透到中國人生活的各個層面。對中國人而言,茶不僅是一種飲料,更多的是一種精神寄託。


那麼,茶究竟是何時出現的?

茶歷史、茶文化


今晚《倩倩直播間-茶歷史分享會》,除了與茶友分享好茶,更有主持人帶你逛湖南省博物館。究竟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畫上神秘圖標意味著什麼?敏銳的茶人究竟還原了何種千年手藝挖出老茶味?今晚20:25《倩倩直播間》帶你夢迴西漢!


茶歷史、茶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