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武漢後,她給老師發信息:“萬一我有什麼,她以後就是你女兒”


以下內容源自上海人民廣播電臺《直通990》和《海波熱線》共同直播的特別節目

李昕是上海市東方醫院援鄂醫療隊心內科醫生,來自上海第三批援鄂醫療隊,目前在武漢東西湖客廳方艙醫院B艙救助患者,在全國4萬多馳援湖北的醫護人員裡,是平凡的一員。

如果有什麼不同,那麼我們想用一個詞“薪火相傳”,李昕的奶奶胡佩蘭是2013年度“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當時的頒獎詞是“醫者,看的是病,救的是心,開的是藥,給的是情。”後來,李昕將這句話寫在給女兒的信中。

從2月4日到今天,李昕們在武漢已經一個月了,我們無法描摹出她們每一天的生活,僅僅用這簡陋的時間軸,濃縮出她們日日夜夜和分分秒秒。

到武漢後,她給老師發信息:“萬一我有什麼,她以後就是你女兒”


1月23日

李昕提前結束休假,改簽回到上海,主動報名援鄂醫療隊。


2月4日

李昕乘坐高鐵赴武漢。李欣在日記中寫道:一個聲音在提醒我,抓緊時間寫一份入黨申請書。

她在入黨申請書中寫道:

“報名的那一刻,我忘記自己是女兒,是妻子,是母親。”

“到達武漢後,我一定嚴格要求自己,吃苦在前,不辱使命,盡最大努力救治患者,幫助老百姓。保證完成任務 !”

2月4日

經過一日的疾馳,李昕跟隨所在的東方醫院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抵達武漢客廳,來不及休整便投入到方艙醫院的建設中,還包括搭建救援隊自帶的帳篷醫院。由於時間緊迫、人手有限,所有的醫護人員也都自發地參與搭建工作。與病毒賽跑、與疫情賽跑,一秒都不能耽誤.

2月7日

僅僅用了3天不到的時候,武漢客廳方艙醫院一切就緒,開始收治病人。

上千張床位很快就飽和了,救助病人刻不容緩。一開始,面對病人的恐慌和無措,李昕是緊張的。有的病人沉默不語,有的病人因為惦念家裡的老人和孩子情緒激動甚至失控……焦慮、痛苦、迷茫、未知交匯在病區內,即使闊大如武漢客廳,似乎也容不下侵襲而來的各種情緒。有時去治癒,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李昕說“醫生的工作不僅僅是治病,還要救心”,幫助患者穩心定神,才能更好地救助他們。

到武漢後,她給老師發信息:“萬一我有什麼,她以後就是你女兒”


2月8日

元宵節

李昕給女兒夏楚豫寫了一封信:

“醫者,看的是病,救的是命,開的是藥,給的是情。現在新冠狀病毒疫情嚴重,許多病人掙扎在死亡線上,你的媽媽怎麼能不捨小家為大家,響應黨的號召馳援武漢呢?“

白衣戰士,也是凡人。

初到武漢,當李昕在新聞裡看到有同仁因感染新冠肺炎離世,當洗澡時水洗著洗著變涼,當漫漫長夜不能開空調凍得直哆嗦,她怕了,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給女兒的班主任發了一條微信,“馬上要進去打仗了,女兒您幫我照顧,萬一我有什麼,她以後就做你的女兒,我放心.....”

她還不放心。她把兩張銀行卡的密碼告訴了父親,叮囑他留給女兒上學用。“媽媽如果不在了,要照顧自己,錢留著上學時候用,不要亂花。”

忙碌

李昕和同事們四班倒,每班6小時,但由於患者眾多、情況繁雜,往往8小時才能結束一班的工作。平時少喝水,當班不喝水,值班不上廁所,只為了能節省下一套防護服,能節省下更多的時間看顧患者。開始緊張、亢奮的狀態已經悄然褪去,幾周過去,李昕適應了這種“戰時生活節奏”。

3月7日

今天是個高興的日子,已經一個月“不修邊幅”的李昕,對著鏡子畫了個淡妝。因為,經上海援鄂醫療隊臨時黨委批准,李昕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

今天武漢傳來好消息,隨著治癒出院人數增多,湖北特別是武漢地區逐漸由“人等床”向“床等人”轉變。在這樣的情況下,截至3月8日,武漢的14家方艙醫院中已有11家休艙。這讓我們相信,李昕還有更多支援湖北的醫護人員,很快就回家。

上海的花兒已經開好了,就等大家回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