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骨相思知不知:《大約在冬季》中的感情崩潰,是從放棄開始的


入骨相思知不知:《大約在冬季》中的感情崩潰,是從放棄開始的

據說人一生會遇到約2920萬個人,兩個人相愛的概率卻只有是0.000049,可見能夠碰到個一見傾心的人,真的是老天爺給的緣份

當齊嘯伸手把齊秦演唱會的門票,給了素不相識的安然時,世界也就此定格,兩人的緣份就此結下。

一切都是註定,沒有早一步沒有晚一步,在飄雪的冬季,剛剛好趕上。

安然站在椅子上,揮舞著圍巾,一遍遍呼喊偶像名字,這是多麼放肆而無忌的青春。帶著莽撞冒失、新鮮生動敲擊著齊嘯的心,讓呼嘯迅速按下快門,被這樣的人愛上該有多熱烈。

人往往有這樣的能力,於茫茫人海中一眼就能看到心意的人,目光被鎖定,心隨之會被吸引。

一、自以為是愛情,才敢一意孤行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愛了,那個人就具有了唯一性,成了心心念唸的滄海巫山。

人們一直鍥而不捨地在尋找,與自己心靈高度契合的有情人,來作為精神的歸宿。

齊嘯作為男主,帥氣多金,溫柔多情,眼神像汪著一股清水,讓人不由自主深陷其中。

可是光鮮亮麗的外表,抵不過內在的一地雞毛。

母親早年就和父親離婚,遠離他們。哥哥年少輕狂,因為打架,致人眼盲入獄。本來幸福的家也變得七零八落,缺少了歡樂。

一個人遠離臺灣,在北京討生活,是逃離也是救贖,為疲憊的靈魂尋找一個出口。

散發著青春光芒的安然,照進了他的心房。活力四射,張揚激情,一種被家庭呵護出來的不諳世事,都昭示著個人的幸福,而這都是齊嘯目前所欠缺的。

因為自己所缺,所以才要拼命靠近。

“有些人,見三百次也沒用,有些人,見三次就夠了。”這是齊嘯心底的話,雖然只有三次,但確是可以溫暖這個男人生命的火。

入骨相思知不知:《大約在冬季》中的感情崩潰,是從放棄開始的

如果火不能呈燎原之勢,必然會被現實澆滅。齊嘯兩次要從北京回臺灣,安然兩次說下了威脅的話,離開就永不見,就分手。

這是一個愛情中的女孩的惶恐和無助,想要以此來挽回這個人,可是她不知道,不是所有愛都可以用威脅挽回的。

她一廂情願的認為,如果齊嘯愛她,就要為她留在北京,和她在一起,這是多麼無知無畏呀。

她還是太年輕,年輕到眼裡只有愛情,忽略了還有現實這回事。他還是太世故,認為愛情要為生活讓步。

一個太淺,一個太深,註定愛情到不了生死相隨的那一步。

所以齊嘯不敢要求安然隨他而去,這是一份成熟的冷靜,卻帶著一份疏離。

入骨相思知不知:《大約在冬季》中的感情崩潰,是從放棄開始的

與古人“投我以桃,報之以李”的愛情相比,現代人的感情帶著一種優越的自以為是。

自以為是的愛情,在現實的重壓之下,才會顯得不堪一擊。

愛情是美好,甜言蜜語,花前月下,讓人忘記今生何世,可是最終要回歸到現實中來。 “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帶著一分狡猾,又有一分一意孤行。

人生不是賭博,愛情也不是賭注。沒有落實到生活實處的愛情,必然顯得執迷不悟。它用華麗的外衣,迷惑了人的雙眼,如瓷器般脆弱,經不起外界的打擊,一敲就碎成一片狼藉。

二、人生處處是妥協,都是人間惆悵客

人是社會動物,必然會和社會有千絲萬縷的聯繫,遇事會有萬般的考慮。

第一次妥協,是因為齊嘯的父親中風,沒有人照顧,親情的重壓讓他不得不放棄愛情,回到臺灣。

火車站,他看著安然決絕的離開,卻說不出留下來的話,因為他已經做了權衡,沒有了他,安然依然可以活得很好。

選擇離開,是他目前不得不做的事,也是唯一可做的事,沒有什麼是最好的安排,只有最適合的。

在臺灣的再次相見,才知道愛情在心裡紮了根,明知對不起,卻渴望著給愛一條生路。

齊嘯不捨安然的眼淚,心動了,決定再次為愛出發。

入骨相思知不知:《大約在冬季》中的感情崩潰,是從放棄開始的

與之前的男強女弱相比,現在反過來了。安然已經是全國知名的主持人了,節目收視率第一。

地位的變換,讓齊嘯的那點驕傲,慢慢被擊碎。可是,尊嚴又讓他不願去利用安然的名氣。

愛情不是比較,而是守護,不讓安然在各方面受到傷害,這是齊嘯目前唯一能給她的。一方的謹小慎微,卻讓人生出幾分心痛,這樣的感情放進世俗的柴米油鹽之中,必會千瘡百孔。

前妻葉雨宸的隱婚,被媒體發現曝了光,記者緊追著齊嘯的家人不放,深挖之下,也許安然也會曝光,在那個年代,這將對安然的事業是毀滅性的打擊。

即使安然哭著阻攔他,“輪也該輪到我了”,也沒能讓齊嘯放下開門的手,只有自己妥協,才能讓愛人安好。

入骨相思知不知:《大約在冬季》中的感情崩潰,是從放棄開始的

自己的爛攤子要自己去收拾,這是別人不能解決的,成年人的愛情,本就不是一個人的事了

面對父親非他照顧不可的要求,他妥協了,那就自己一個人照顧;前妻耍了小心思,斷了安然的念想,他不知所措;想要挽回,安然傷心欲絕,想要試試其他感情,他也只能接受。

每次的妥協,都有自己不得不這樣的理由,可是,我們還是有點哀其不幸,怒其不爭。整個影片看下來,就沒看到他做出怎樣的反抗,也許出於懦弱,也只是不願失去更多。

對於安然來說,還是希望看到齊嘯為了自己做點努力吧,要不也不會絕望到寧可錯過,也不再見。


入骨相思知不知:《大約在冬季》中的感情崩潰,是從放棄開始的

當年胡適和小表妹曹誠英,兩情相悅,情投意合,本想也和其他新思想青年一樣和原配離婚,尋找自己的幸福。

可是江冬秀太強硬,梁啟超等名宿的輿論壓力太強大,權衡之下,就妥協放棄了。其實,還是胡適太顧及自己的名聲和麵子,過於懦弱,完全沒有顧及曹誠英已經未婚先孕。

妥協既沒有成全自己,也沒有成全表妹。從此“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了 。

愛而不得,是傷心欲絕,但不能怨別人,還不是因為自己不夠勇敢,早早的就對生活妥協。

三、理想不去追求,變不成現實

安然是齊嘯未曾實現的理想,美好卻不真實,齊嘯只能站在轉角奢望。

齊嘯心中有一處桃花源,他曾告訴安然,他想在陽明山買個小院子,種種玫瑰,過一過世外桃源的生活,可他的桃源裡沒有安然。

直到影片最後,他也只是在自己的玫瑰園裡懷念。卻不敢去打擾她安穩的生活,也許互不打擾,才是最好的結局。

這隻能是自己給自己痴情的一個註腳,給自以為是的愛情加上的感動,給自己妥協犧牲的一個獻祭。

入骨相思知不知:《大約在冬季》中的感情崩潰,是從放棄開始的

相思再入骨,也只是相思,它只能是一種安慰,對餘生來說是一種殘酷。

愛情不是路過,不是遺忘就是最好的紀念,真正的愛情,就是不向生活低頭。

錢鍾書和楊絳當年清華一見,緣定一生,夫唱婦隨。錢鍾書出國,楊絳就跟著去,給這個生活白痴全方位照顧。錢鍾書回國,楊絳跟著回來,冷暖與共,不離不棄。這才是世間最美的愛情樣子。

楊絳說:“我陪他走得愈遠,愈怕從此不見。”人生匆匆,相守都來不及,怎麼敢浪費時間相思。

犧牲、妥協都不是愛,唯有與愛人共守,相濡以沫,才是真愛。也唯有真愛的人,怎捨得讓你一個人孤獨地走。

願你我都要勇敢一些,努力追尋理想愛情,因為錯過一個人,可能就錯過了一生。

易梧: 生活的一地雞毛,阻擋不了我在文字裡快樂起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