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最後的首輔:狀元郎只用4年位極人臣,崇禎臨死對他恨之入骨

魏藻德,崇禎十三年(公元1640年),皇帝欽點的狀元,4年後他成為了明代最後一個首輔,這是一個什麼人物,為何讓朱由檢臨死都恨之入骨,而他的死因卻讓人聽著“極度舒適”。


明朝最後的首輔:狀元郎只用4年位極人臣,崇禎臨死對他恨之入骨

崇禎皇帝朱由檢


辭藻華麗口若懸河,溜鬚拍馬無人能及

後金扣關、流民四起,內憂外困的明朝末年如同風雨飄搖。崇禎13年的科舉,皇帝把最後的希望寄託在這群讀書人身上。殿試之時,他想看看有沒有人才能幫助他、幫助大明找到破解困局的希望,於是皇帝問了一個問題:現在邊關各處警報頻傳、教訓甚多,怎麼能報仇雪恨呢(邊隅多警,何以報仇雪恥)?48個會試的進士面面相覷不知如何作答,此時魏藻德起身侃侃而談:要讓臣子們時刻牢記教訓,引以為恥,那自然就會建立功業(使大小諸臣,皆知所恥,則功業自建)。

朱由檢從來認為,君非亡國之君,臣皆亡國之臣。文武百官沒有責任感沒有擔當,才是屢屢戰敗的原因。魏藻德的馬屁拍到了崇禎的癢癢肉上,皇帝自然開心的不得了,於是欽點魏藻德為本屆狀元,並授翰林院編撰。


明朝最後的首輔:狀元郎只用4年位極人臣,崇禎臨死對他恨之入骨

口若懸河魏藻德


在接下來的幾年時間,魏藻德燦若蓮花的口才屢有驚豔表現。皇帝若說雞蛋是樹上長的,魏藻德一定引經據典說雞蛋本來就帶把兒;崇禎若說自己是神仙轉世,魏藻德也一定能考證出具體是哪位神仙下凡。這位狀元非常聰明,他非常準確的把自己的思路調到與崇禎同頻道,總能迎合皇帝的心思。

崇禎是一位剛愎自用的皇帝,他不相信任何人,但他需要身邊人對他的“英明神武”給予表揚和誇讚,同時也需要在時局不利的情況下有人站出來解釋,麻煩不是皇帝造成的,而是別人的不好。拍馬屁絕對是一門學問,魏藻德對此深有心得。

屢屢迎合皇帝成功,崇禎對這位狀元郎非常滿意,魏藻德的官職如同坐了火箭一般節節攀升。


明朝最後的首輔:狀元郎只用4年位極人臣,崇禎臨死對他恨之入骨

風雨飄搖的大明江山


萬言萬當不如一默,崇禎臨死留書痛罵

崇禎16年,深得帝心歡喜的魏藻德,擢東閣大學士、入閣輔政,只有38歲的當年狀元,3年時間就憑藉口吐芬芳的一張嘴入閣,成為崇禎身邊最重要的輔臣之一。入閣封相,史書記載他毫無建樹,僅倡議百官捐款捐物,對抗賊兵,最後的結果對當時的局勢毫無用處。

崇禎是一個特別喜歡換首輔的人,在他執政17年的歷史中,竟然任用了19位首輔大臣。崇禎17年,首輔蔣德璟傷心離去,崇禎加魏藻德兵部尚書兼工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不但要擔任首輔大臣,還兼任了兵部和工部的尚書,崇禎對他的信任和期望到達了極點。這位有才無德的醜陋小人,在王朝的最後時期,走上了人生的巔峰時刻。

自從入閣以後,曾經口若懸河、以辯才見長的魏藻德突然學起了“城府”,好似後世清代張廷玉那樣“萬言萬當不如一默”,無論皇帝如何諮詢甚至請教,他都保持了沉默的立場,不只是怕說錯了話重蹈了前輩首輔的舊轍,還是腹內空空,壓根兒就說不出啥有用的建議。


明朝最後的首輔:狀元郎只用4年位極人臣,崇禎臨死對他恨之入骨

默不作聲裝聾作啞


戰局越來越不力,崇禎號召百官再次捐款資助,魏藻德率先回應說家無餘財,實在有心無力。京城被攻陷之前3天,崇禎開軍事會議,讓魏藻德發言出謀劃策,他沉默不語;皇帝再三詢問,還是裝作沒聽見,最後崇禎說你只要說話,我立刻下旨怎麼樣(今事已急,卿可決之),魏藻德只是跪在地上,把屁股撅的高高的,還是一言不發,氣得崇禎推翻了龍椅,癱坐在地上。

三天後,已經無力迴天的大明王朝終於恍恍走向末日,崇禎皇帝臨死前留下遺言自省:“朕自登基十七年,雖朕薄德匪躬,上幹天怒,然皆諸臣誤朕,致逆賊直逼京師。”

諸臣誤朕,第一個罵的恐怕就是看似“中流砥柱”、實則“斯文敗類”的魏藻德吧?崇禎再罵再恨又有何用,這樣的人是誰選擇的,是誰重用的?


明朝最後的首輔:狀元郎只用4年位極人臣,崇禎臨死對他恨之入骨

剛愎自用識人不明


賣主求榮甩鍋崇禎,枉費心機人財兩空

喊口號比誰都響亮,關鍵時刻卻毫無風骨氣節。李自成攻佔京城後,魏藻德先是在家待著,等待新君的召喚,他認為自己這個不到40歲的前朝首輔大臣,也一定會得到新君的重用。李自成也確實找了他,不過卻不是請他去做官。

李自成問他明朝為什麼會滅亡,這位以往天天把皇帝聖明掛在嘴邊的魏藻德,翻臉比翻書都快,立刻跪地說都是崇禎皇帝是無道昏君,自取滅亡是眾望所歸。這幅賣主求榮的嘴臉把李自成氣笑了,問他,你身為大明首輔,為啥不去死呢?此時魏藻德又擺出他首輔的尊嚴,振振有詞而信念堅定的說:我正準備為新朝廷效力,哪敢去死啊(方求效用,那敢死)!


明朝最後的首輔:狀元郎只用4年位極人臣,崇禎臨死對他恨之入骨

李自成


崇禎喜歡他的馬屁,李自成可不喜歡,他把魏藻德直接交給劉宗敏處置。劉宗敏出身貧賤,對官員有天生的仇恨,面對這位大明最大的官員,他哪會有什麼好顏面,而魏藻德的那些引經據典的吹捧劉宗敏壓根就聽不懂,這是秀才遇見兵,有理沒理說不清。

劉宗敏要來魏藻德就一個目的:助餉,他認為魏藻德這樣的大官一定有的是錢。魏藻德的哭訴求饒他根本不聽,上來就是十幾個打耳光,打得魏藻德暈頭轉向,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哪裡遭過這樣的罪?連連求饒,並說要把女兒送給劉宗敏做妾。


明朝最後的首輔:狀元郎只用4年位極人臣,崇禎臨死對他恨之入骨

劉宗敏


劉宗敏為了讓官員掏錢,特地定做了幾千個夾子,專門給前明官員上刑使用,魏藻德被夾斷了十根手指,才答應捐獻全部家當。劉宗敏的要求是十萬兩銀子,他不會相信魏藻德的家產只有區區幾萬兩,但實際上魏藻德當官時間太短,家產也確實有限。這小人魏藻德,崇禎讓他捐資抗敵他哭窮,結果全部家產被拿走不說,還連續被折磨了5天5夜,最後頭骨被刑板夾裂而死,隨後他的兒子也被劉宗敏處死。或許劉宗敏也知道魏藻德已經沒有錢了,但他就是要搞死他,還不能讓他死得太順利,像這樣的敗類,一定要嚐盡天下酷刑才有資格去死。


明朝最後的首輔:狀元郎只用4年位極人臣,崇禎臨死對他恨之入骨

國破山河在


善惡到頭終有報,魏藻德被活活折磨死,但卻讓後人聽著“極度舒適”,這位大明最後的首輔,雖然史料沒有他鎮壓百官、殘害百姓的記載,但尸位素餐,鮮廉寡恥,被後世牢牢的釘在恥辱柱上。


關注筆者,看不一樣的歷史

關注在上點贊在下,走過路過告訴筆者你來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