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臺的老爸,如何安慰著急的老媽教育的孩子……

在家庭教育中,不是媽媽一個人的獨角戲

管理學中,有個詞叫做木桶定律。

木桶定律告訴我們:一個水桶無論有多高,它盛水的高度,取決於其中最低的那塊木板。

拆臺的老爸,如何安慰著急的老媽教育的孩子……

其實,家庭教育也是這個道理。

教育質量好不好,不在於媽媽成長得多快,而在於孩子和父母之間能不能協同發展。

有時候,試著減緩一下自己的速度,可能會看到不一樣的風景。

  • 1.慢下來,聽一聽孩子的心聲

曾經在網上看到過這樣一段吐槽:

“真是受夠了我媽了,只是一次普通測驗沒考好,她就像天塌下來一樣,好像我已經病入膏肓前途昏暗。

就像小時候期末考試,她一定要神經兮兮的,其實現在想想,哪有必要。”

這段吐槽,其實是很多孩子的心聲。更因為媽媽的喋喋不休,讓很多孩子產生了厭學情緒。

不是說關心孩子不好,只是關心則亂,過猶不及。

慢下來,聽一聽孩子,試著和孩子去談一談。如果孩子不願意談,也可以採用寫信的方式。

多嘗試幾次,時間久了,一定會聽到孩子內心的感受。

  • 2.慢下來,問一問老公可不可以

《媽媽情緒平和,孩子幸福一生》中提到:學會與先生配合,你不應該一個人在戰鬥。

確實是這樣,就算是法力無邊的神,還有死對頭呢,更何況我們只是一名普通的女人?

所以,該放手時就放手。放手之後會發現,原來老公帶娃也可以。

憑啥只是他做老好人?同進共退才是硬道理。

  • 3.慢下來,緩一緩自己的情緒

在育兒路上焦慮的女人們,內心波濤洶湧、火急火燎。在數個深夜,輾轉反側甚至徹夜不眠。

但是,現狀依舊是一成不變。於是再次陷入焦慮,惡性循環。

別忘了,緊繃的弦,會斷。長此下去,結果一定是壞的。

先不說孩子不配合,就算孩子配合,這是我們想要的嗎?

人生是一條漫長的道路,孩子也只是生命中最美的過客。

慢下來,緩一緩自己的壞情緒。整裝待發,重新上路。

拆臺的老爸,如何安慰著急的老媽教育的孩子……

教育是一個三駕馬車,最快最穩的方式一定是並駕齊驅。

單線受力,是最累卻走得最慢的方法。

人生是一場馬拉松,而不是百米衝刺。

與其一時跑得快,不如好好思考如何才能跑得更久。

一個家庭最失敗的教育,就是隻有媽媽一個人著急。

養廢一個孩子,“焦慮”兩個字就夠了。

所以,當孩子和老公跟不上我們的成長速度時,適當減減速。

畢竟最好的教育,是引導孩子成長,而非替他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