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九大古都

​“中國古都”是指由中國古都學會通過並經國內史學家承認的古代都城,包括西安、南京、北京、開封、杭州、安陽、洛陽、大同、鄭州。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有文字歷史已經有數千年。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國遼闊的國土上,出現了不少具有相當規模的城市,尤其是歷代的國都,因其特殊的地位,更是大興土木,著意修建。這些古都,無論在建築規模、建築模式或建築風格上,都有其獨到之處,往往表現了同時代最高的建築水平,對全國其他城市的建築有特殊的影響,因此可以說,各大古都的建築沿革史,就是一部較完整的城市建築史。

中國九大古都


在中國歷史長河中眾多的政權中,歷代只對“二十五史”記載的國家即從三皇五帝,夏,商,兩週,秦,兩漢,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遼,兩宋,金,元,明到清朝予以認可被視為正統朝代其中只有西安、南京、北京、開封、杭州、安陽、洛陽、大同、鄭州這九大古都曾作為中國有歷史記載或考古證據表明較長時間的主要政權的首都。

中國九大古都


中華四京

首都在中國又稱為京城、京都、京畿、京師等。中國重要王朝的京都在民間被按照方位順序進行分類。

東京:今開封(歷史上又稱“汴京”、“大梁”)和今洛陽(歷史上又稱“洛邑”、“洛州”)

南京:今南京(歷史上又稱“金陵”、“應天”)

西京:今西安(歷史上又稱“長安”、“奉元”)

北京:今北京(歷史上又稱“燕都”、“北平”)

兩都兩京

兩都指周朝至唐朝的東西兩都,即西京長安和東都洛陽。

兩京指明朝的南北兩京,即南京應天府和北京順天府。

四大古都

傳統史學將西安、南京、洛陽、北京合稱為四大古都,四大古都是最早把中國曆代古都並稱的說法,也是公眾認知最高、最深入人心的說法,即西安、南京、北京、洛陽。

五大古都

1920年代在學術界出現了把開封列為古都之一,形成五大古都的說法:西安、南京、北京、洛陽、開封。

六大古都

30年代,將杭州加入,列為“六大古都”,但是並未被大眾所接受。1983年,陳橋驛教授出版了他主編的《中國六大古都》一書,將杭州列入大古都之列的六大古都說法,包括:西安、南京、北京、洛陽、開封、杭州。

七大古都

1988年,地理學家譚其驤提議安陽為古都,後安陽被認定為第七大古都,因此就有了七大古都之說:西安、南京、北京、洛陽、開封、杭州、安陽。

八大古都

2004年11月,中國古都學會,認定鄭州為第八大古都,因此就有了八大古都之說:西安、南京、北京、洛陽、開封、杭州、安陽、鄭州。

九大古都

2010年9月,中國古都學會將在大同召開年會,將把大同定為第九大古都,因此就有了中國九大古都之說:西安、南京、北京、洛陽、開封、杭州、安陽、鄭州、大同。

中國九大古都


西安

西安,古稱長安,中國四大古都之首,舉世聞名的世界四大古都之一,是中國歷史上建都朝代最多,時間最長,影響力最大的都城,是連接中西方的古老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是中華文明的發祥之地、中華民族的搖籃、中華歷史文化的代表。先後有十三個王朝在此建都,為都時間長達千年以上,其中,中國歷史上大一統的秦、漢、隋、唐時代均以此為都城。西安承載了中華文明史的數個高度和第一,豐厚的歷史文化遺存使其成為世界著名旅遊勝地,世界大多數國家及地區領導人訪問過古都西安,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最早確定的“世界歷史名城”和國務院最早公佈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如今的西安是中國七大區域中心城市之一,亞洲知識技術創新中心,新歐亞大陸橋中國段和黃河流域最大的中心城市,中國大飛機的製造基地。2011年國務院《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將西安確定為唯一的“全國曆史文化基地”。

洛陽

洛陽,中國四大古都之一,是中華文明和中華民族的主要發源地,中國的國名源自古洛陽。歷史上先後有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煬帝)、武周、五代的後梁、後唐、後晉共計13個朝代,107位帝王,歷時855年,在洛陽建都。是中國建都時間較早,時間較長、朝代最多的帝都。也是中國歷史上唯一被命名為神都的城市。道學創始於此,儒學興盛於此,佛學首傳於此,理學光大以此。“河圖洛書”被譽為華夏文明之源,古代許多重大科技、教育、文化成就都與洛陽有不解之緣。現代的洛陽是中國國務院首批公佈的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以洛陽牡丹、龍門石窟和白馬寺等歷史文化遺產聞名,被稱為“千年帝都,牡丹花城”。洛陽也是中國的特大城市之一,首批經中國國務院批准的享有地方立法權的13個較大的市之一,重要的工業城市和優秀旅遊城市,也是首批中國創新型試點城市。

中國九大古都


南京

南京是中國著名的四大古都及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千百年來,奔騰不息的長江不僅孕育了長江文明,也催生了南京這座江南城市。南京襟江帶河,依山傍水,鐘山龍蟠,石頭虎踞,山川秀美,古蹟眾多。早在上個世紀30年代,著名文學家朱自清先生遊歷南京後,寫下的《南京》一文中就有這樣一段評價:“逛南京像逛古董鋪子,到處都有些時代侵蝕的痕跡。你可以揣摩,你可以憑弔,可以悠然遐想……”歷史上南京既受益又罹禍於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氣度不凡的風水佳境,過去曾多次遭受兵燹之災,但亦屢屢從瓦礫荒煙中重整繁華。且在中原被異族所佔領,漢民族即將遭受滅頂之災時,通常漢民族都會選擇南京休養生息,立志北伐,恢復華夏。大明、民國二次北伐成功;東晉、蕭梁、劉宋三番北伐功敗垂成。南宋初立,群臣皆議以建康為都以顯匡復中原之圖,惜宋高宗無意北伐而定行在於杭州,但迫於輿論仍定金陵為行都。即使太平天國以南京為都,亦以驅除異族統治為動員基礎和合法性之一,南京是漢人一次次的反抗外族的根據地,維繫華夏文明的復興之地。所以南京被視為漢族的復興之地,在中國歷史上具有特殊地位和價值。故朱偰先生在比較了長安、洛陽、金陵、燕京四大古都後,言“此四都之中,文學之昌盛,人物之俊彥,山川之靈秀,氣象之宏偉,以及與民族患難相共,休慼相關之密切,尤以金陵為最。”

中國九大古都


北京

北京,中國西周時成為周朝的諸侯國之一的燕國的都城。自中國金朝起成為古代中國首都——中都。自元朝起,開始成為全中國的首都。元朝國都,元大都,或稱大都,由於中國皇帝忽必烈是蒙古大汗國的大汗,蒙古文稱為“汗八里”,意為“大汗之居處”。元大都其城址位於今北京市市區,北至元大都城遺址,南至長安街,東西至二環路。明朝自成祖後開始對北京進行大規模擴建,清朝在延續明北京城的基礎上又進行了一些修繕和擴建。至清末北京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北京有著3000餘年的建城史和905餘年的建都史。自秦漢以來北京地區一直是中國北方的軍事和商業重鎮,名稱先後稱為薊城、燕都、燕京、涿郡、幽州、南京、中都、大都、京師、順天府、北平、北京等。

中國九大古都


開封

開封,簡稱汴,河南省省轄市,原河南省省會,1956年省會遷鄭,是中國七大古都和國務院首批公佈的24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處中華民族歷史文化搖籃的黃河之濱,是一座歷史文化悠久的古城。在中國的歷史上,開封曾被稱為大梁、汴梁、東京、汴京等。自建城至今已有2700多年的歷史。夏朝的老丘,戰國時期的魏國,五代時期的後梁、後晉、後漢、後周以及北宋和金八個王朝曾先後建國都於開封,故稱“八朝古都”。開封與中國的西安、洛陽、北京、南京、杭州、安陽並稱七大古都,在國內外享有盛名。開封地理位置優越,氣候溫和,物產豐富,交通便利,文化教育發達,科技進步,經濟繁榮,是中原地區的重要旅遊城市和對外開放城市,也是中原經濟區的核心城市。

中國九大古都


安陽

安陽,又名鄴城,簡稱殷、鄴,七朝古都,有3300多年的建城史,500年建都史,是早期華夏文明的中心之一,中國八大古都之一、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級園林城市、中國航空運動之都,是甲骨文的故鄉,《周易》的發源地,中國文字博物館、紅旗渠、曹操高陵所在地。被考證的華夏文明最早使用的文字——甲骨文、世界上最大的青銅器——司母戊大方鼎在這裡出土。安陽殷墟是世界公認的現今中國所能確定的最早都城遺址,同時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文獻可考、併為考古學和甲骨文所證實的都城遺址,因而殷都安陽排在中華古都之首。有“洹水帝都”“殷商故都”“文字之都”之美譽。

中國九大古都


杭州

杭州,位於中國東南沿海,浙江省北部,錢塘江下游北岸,京杭大運河南端。全市總面積16596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3068平方公里。轄上城、下城、拱墅、江干、西湖、濱江、蕭山、餘杭8個區,臨安、富陽、建德3個縣級市,桐廬、淳安2個縣。以香樟為市樹,桂花為市花。

中國九大古都


鄭州

鄭州,河南省省會,全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她偎依在黃河南岸,崇山峻嶺之東,與七朝古都開封和九朝古都洛陽東西相臨,是我國第八大古都,東南面向黃淮平原,位於東經112°42'~114°14'和北緯34°16'分~34°58'之間,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4.3℃,降雨量640毫米。轄12個縣(市)、區,其中縣1個、縣級市5個、區6個。據2005年的統計資料,全市總面積7446.2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1010.3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262平方公里;2005年末全市總人口 716萬人,其中城鎮人口424.1萬人,鄉村人口297.1萬人。非農業人口257.6萬人。鄭州地處中原腹地,為全國重要的交通樞紐,是新亞歐大陸橋上的重要城市,是國家開放城市和第三批歷史文化名城。

中國九大古都


大同

大同在歷史上一直是北方中國的中心城市。素有“三代京華,兩朝重鎮”之稱。遠在10萬年前,我們的祖先許家窯人就在大同這塊土地上勞動繁衍生息。大同自古就為我國北方少數民族與中原地區必爭的軍事重鎮和戰略重地。西漢置平城縣(因其地為戰略要地,兵家必爭,為祈福思安,渴求和平而得名),為代國都城,代國是漢帝國最北方的諸侯國。魏晉南北朝之際是我國北方各民族大動亂、大遷移的年代。此時的大同,卻因此而繁榮昌盛起來。鮮卑族先建立代國以平城為代國南都,後建立北魏王朝,公元398年魏道武帝拓跋圭定都平城從此中國歷史進入了南北朝對峙時期。此時大同是我國北方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的中心,也是各族人民交流的中心和中國北方的佛教中心。五代,遼、宋金時期中國又一次進入大分裂狀態大同稱作雲州,併成為遼,金,元初西京(陪都),這時的大同又一次成為我國北方發達的中心地區,而且也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重要城市。

中國九大古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