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33歲的女性(媽媽)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2020年,我33歲了,娃一歲半,我既是一個媽媽也是一個女兒,即是一個妻子也是一個兒媳。但我終究是我自己。

33歲,在20多歲時的我想來,是不可想象的(美好或可怕)。

美好版本:事業有成,走上了人生巔峰,要啥有啥,想啥來啥,小到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大到財務自由,心中揣著詩和遠方。

可怕版本:人生迷茫,身無長物,帶孩子做家務,免費全職保姆兼奶媽,每天雞毛蒜皮,家裡雞飛狗跳,更無暇顧及自己的情緒和內心。

但實際上的我是這樣的,既沒達到高配版的標準,也沒跌落到低配版的絕境;既沒人生迷茫,也沒能早早認定人生方向;既沒成為超人媽媽,也好在沒把自己變成怨婦。

即使比20幾歲時的我年長了很多,可也收穫了與年齡對等的回報;雖然生娃後胸部變形,身材變差,可也收穫了一枚可愛的寶寶;雖然白天上班晚上帶娃,努力奮鬥也有累的時候,卻在聽到她甜甜地叫你一聲媽媽,在她親親你的臉蛋,拉著你的手,像條小尾巴似的時刻不離你左右的時候心都被暖化了。

大概,我活成了大多數30多歲已婚已育婦女應該有的樣子。老公,孩子,熱炕頭。

成為33歲的女性(媽媽)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但這就足夠了嗎?

NO,你最應該有的首先是你自己。

經常聽到有人說,你首先是媽媽,孩子還那麼小,她最需要你的照顧,應該以孩子為優先。

可我想說,孩子首先需要的是一個快樂的媽媽,眼中有光,嘴角有笑,心中有愛,在每次孩子看向你的時候,你都是光芒萬丈的,這樣孩子才會成長得更好。

也有人說,嫁雞隨雞嫁狗隨狗,你嫁到誰家,你就是誰家的媳婦了,該有媳婦的樣子,賢良淑德,家務全包,輔佐丈夫,孝順公婆。

可我想說,我首先是一個獨立自主的人,有做人的原則和底線,有自己的追求和價值觀,經濟獨立,賺錢養家,完善自身,如果兩個人不能同頻成長,那也只能和平散夥。我命由我,不由天,更或其他人。

一個女孩,首先她是父母的女兒,漸漸長大,她模糊地尋找著自我,遇到了一個愛人,成為妻子和媳婦,生下一個孩子,成為母親,孩子的孩子出生,她成為奶奶或外婆。

這是每個女孩的人生縮影,卻也不全是。

成為33歲的女性(媽媽)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你不曾知道的是,她是怎樣豐富多彩的一個女孩,她心中裝著怎樣的理想和期待,她骨子裡的韌勁、努力和堅持,她走過的山,趟過的河,她眼裡看過的世界。

每個女孩都應該是一首詩,一支歌,一朵花,一幅畫,活成自己最喜歡的樣子。

怎麼才能做到呢?答案很簡單,嘗試和經歷。

所有你通過各種途徑見識到的,你羨慕無比的人,無一不是經歷豐富,通過多種嘗試,和自己的努力堅持,最終找到自我的人。只有在越年輕的時候儘可能的多去嘗試、挑戰,每次總結不同的體會,才越發清楚地知道自己擅長什麼喜歡什麼,想做什麼,下一步將邁向哪裡。生娃後,我一度被“自己已經是個有孩子的人了”而驚醒,進而陷入了恐慌,害怕不能做個好榜樣。媽媽的責任讓我開始去嘗試去尋找自己的人生方向。最終我發現,我真的很喜歡文字,通過你的想法給你的文字注入靈魂,分享出去可能會影響很多人,這是最大的魅力所在。

我都30多了還去嘗試會不會太晚了?

相比生命的長度,你眼中的30歲,在老者的眼裡還很年輕,還有大把的時間。如果不想10年後的自己依然後悔10年前沒做出改變,那現在就是你的最佳時間。

我害怕失敗,不敢嘗試,又不能堅持,怎麼辦?

人生一世,全憑一個敢字。你不敢嘗試的,別人敢了,他過上了自己想要的人生,你還站在原地羨慕感嘆。你不能堅持,別人堅持了,他收穫了堅持的回報,你放棄了,感嘆說“如果我當初和他一樣堅持,我是不是也……”。人生沒有如果,想做就去做,沒有那麼多時間讓你思前想後。

有執行力的人最可怕。如果動了念頭,那就去做啊,如果失敗了就接受這個失敗,並從中汲取教訓,害怕失敗不去嘗試,你永遠都不會失敗,但同時也永遠都不可能成功。

雖然現在的我仍然是個普通人,沒有實現財務自由,沒有到達人生巔峰,更沒有說走就走的旅行,可我知道了人生的方向,我已經從迷茫期走了出來,雖然一路走來也並不容易,好在一切都柳暗花明,綠水成蔭。

33歲了又怎麼樣!盡情綻放你餘下生命中最年輕的一天,你會發現10年前的你和10年後的你,都是你最喜歡的樣子,是每個年齡段的自己該有的樣子。並且,你深知,10年後的你只會更好,會比今天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