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點預測」2019年政史地高考熱點預測:今年高考風向前瞻!

「考點預測」2019年政史地高考熱點預測:今年高考風向前瞻!

「考點預測」2019年政史地高考熱點預測:今年高考風向前瞻!

距離2019高考

還有170天!!!

「考點預測」2019年政史地高考熱點預測:今年高考風向前瞻!

距離2019年高考僅剩170天

又有哪些知識點、

考點需要高考生特別注意呢?

一起來看一下吧

如果你的身邊有考生,

那就快分享給他們看看吧~

「考點預測」2019年政史地高考熱點預測:今年高考風向前瞻!

政治

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

習近平新年賀詞:廣大人民群眾堅持愛國奉獻,無怨無悔,讓我感到千千萬萬普通人最偉大,同時讓我感到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中共十九大描繪了我國發展今後30多年的美好藍圖。九層之臺,起於累土。要把這個藍圖變為現實,必須不馳於空想、不騖於虛聲,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幹好工作。各級黨委、政府和幹部要把老百姓的安危冷暖時刻放在心上,以造福人民為最大政績,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讓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滿。

命題預測:

1.“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這句話帶給我們哪些啟示?

(1)理想的實現需要發揚艱苦奮鬥的精神。

(2)磨礪堅強意志,不怕困難,迎難而上。

(3)艱苦奮鬥是成就事業必不可少的精神力量和崇高美德。

(4)要在不斷奮鬥中實現青春的價值。

2.如何在奮鬥中創造幸福生活?國家和公民應該怎麼做?

(1)國家: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全面深化改革;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人民當家作主;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等。

(2)公民:樹立遠大理想;刻苦學習,掌握本領;腳踏實地、全力以赴;艱苦奮鬥,在奉獻中實現夢想;培養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關注國家和家鄉建設等。

3.請你暢想一下30多年後我國發展的美好圖景。

(1)我國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將全面提升。

(2)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成為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領先的國家。

(3)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實現,我國人民將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

(4)中華民族將以更加昂揚的姿態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4.“不馳於空想、不騖於虛聲”啟示我們該如何對待理想?

(1)理想高於現實卻源於現實。

(2)實現理想要從實際出發對人生作出規劃。

(3)對理想要適當進行調整,縮短理想與現實之間的距離。

(4)要腳踏實地,全力以赴。

(5)要不屈不撓,堅持不懈。

5.要把老百姓的安危冷暖時刻放在心上,以造福人民為最大政績,這表明了什麼?

(1)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中國共產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3)中國共產黨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執政理念。

(4)黨和政府積極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5)黨和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6.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讓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滿。政府該怎麼做?

(1)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為改善民生奠定物質基礎。

(2)全力做好扶貧攻堅工作,確保“一個都不能少”。

(3)抓好社會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等社會保障工作。

(4)推進教育公平,鼓勵就業創業。

(5)千方百計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縮小收入差距。

(6)改善人居環境,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

7、艱苦奮鬥精神世代相傳的表現:

①從歷史典故和人物中,可以看出中華民族自古以來一直髮揚艱苦奮鬥精神;

②艱苦奮鬥精神在革命戰爭年代得到充分體現;

③艱苦奮鬥精神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繼續發揚光大;

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需要艱苦奮鬥精神。

8、艱苦奮鬥集中表現為創業精神。創業實踐需要創業精神的支持和鼓舞。

因為:

①人類社會的發展史,就是人類艱苦奮鬥的創業史;人類社會的一切文明成果,都是艱苦創業精神的結晶。要不斷追求進步,不斷提高自己的生活質量,就必須艱苦奮鬥。

②艱苦創業精神不是某個時代所特有的精神,而是與人類社會發展同在的,是一種崇高的美德。③艱苦創業精神是繼往開來開拓創新的巨大動力。

9、艱苦創業,在不同時代有不同的內容:

在革命戰爭時期,主要表現為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等;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鐵人精神、紅旗渠精神等;跨入新世紀,載人航天精神等。

10、新時期推進現代化建設更需要艱苦創業精神,尤其是開拓創新精神。

因為:

①艱苦創業的精神,作為一種積極、健康的生活態度,一種思想境界,無論什麼時代,都被人們視為成就事業必不可少的精神力量和崇高的美德。

②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充滿艱辛和創造的偉大事業。偉大的事業需要並將產生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支撐和推動著偉大的事業

11、現在仍要發揚艱苦奮鬥精神的理由:

(1)艱苦奮鬥精神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我們應繼續發揚光大。

(2)人類社會的發展史,就是人類艱苦奮鬥的創業史。要不斷追求進步,不斷提高自己的生活質量,就必須艱苦奮鬥。

(3)艱苦創業在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內容。艱苦創業的精神,作為一種積極、健康的生活態度,一種思想境界,無論什麼時代,都被人們視為成就事業必不可少的精神力量和崇高的美德。

(4)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充滿艱辛和創造的偉大事業。偉大的事業需要並將產生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支撐和推動著偉大的事業。在新時期,推進現代化建設,更需要大力倡導和發揚艱苦創業精神,尤其是開拓創新精神。

12、中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如何發揚艱苦創業精神、創造幸福的人生?

①堅定信念,樹立崇高的社會理想;

②繼承和發展革命先輩的艱苦奮鬥的精神,節儉適度消費,不奢侈浪費,不盲目攀比,不擺闊氣;

③增強社會責任意識,履行振興中華,實現現代化的社會責任;

④勤奮學習,頑強拼搏,不斷增強自身實力,立志成為祖國需要的人才;

⑤正確對待升學和就業,以祖國和人民的利益為重;

⑥自覺培養創新素質和創新精神。

「考點預測」2019年政史地高考熱點預測:今年高考風向前瞻!

海水稻、可燃冰、C919大飛機、“海翼”號

“慧眼”衛星遨遊太空,C919大型客機飛上藍天,量子計算機研製成功,海水稻進行測產,首艘國產航母下水,“海翼”號深海滑翔機完成深海觀測,首次海域可燃冰試採成功,復興號奔馳在祖國廣袤的大地上……我為中國人民迸發出來的創造偉力喝彩!

命題預測:

1.“慧眼”衛星遨遊太空,C919大型客機飛上藍天,量子計算機研製成功這些說明了什麼?

(1)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科技進步與創新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決定性因素。

(2)我國綜合國力不斷增強,科技水平不斷提高,某些領域已步入了世界先進行列。

(3)我國實施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成效顯著。

(4)中華民族是具有非凡智慧和偉大創造力的民族。

(5)我國的自主創新能力不斷增強,建設創新型國家邁出重大步伐。

2.中國人民為什麼能迸發出如此的創造偉力?

(1)我國經濟實力不斷增強,為科技創新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3)國家實施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戰略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4)尊重知識、尊重勞動、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方針指引。

(5)科技工作者發揚了艱苦奮鬥、開拓創新的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

3.中國人民迸發出如此的創造偉力有何重要意義?

(1)有利於增強我國的民族凝聚力、自豪感、自信心和自尊心,振奮民族精神。

(2)有利於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提高我國的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力。

(3)有利於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國家寶藏》和《朗讀者》等文化類節目

《國家寶藏》 2017年12月3日起,大型文博探索節目《國家寶藏》登陸中央電視臺綜藝頻道和綜合頻道。開播第一期,《國家寶藏》便在豆瓣上取得了9.3分的超高評價。故宮“網紅”院長單霽翔喊話網友:“希望大家像我一樣喜歡《國家寶藏》。”也得到了不少網友的積極響應。

命題預測:

1.《國家寶藏》的熱播並引發人們的廣泛關注說明了什麼?

(1)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是世界文化大花園中一朵璀璨的奇葩。

(2)文化是一個民族的精神和靈魂,是一個民族真正有力量的決定性因素。

(3)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鑄在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創造力之中。

(4)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5)中華文化不但對今天中國人的價值觀念、生活方式和中國的發展道路具有深刻影響,而且對推動人類的進步和世界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2.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國家寶藏》的創作和播出有哪些影響?

(1)節目展現了中華歷史文化的魅力,為提升文化軟實力做出了引領和示範作用。

(2)增強了文化自信,在公共平臺、大眾傳播中培育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2)對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高人們民族文化認同感有重要意義。

(3)可以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建設文化強國,提高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

(4)能提高人們的文化修養,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生活追求和美好生活需要。

3.故宮“網紅”院長喊話網友:“希望大家像我一樣喜歡《國家寶藏》。”你將怎樣積極響應?

(1)增強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意識,積極宣傳我國民族文化,讓世界瞭解中華文化。

(2)全面認識與評價中華傳統文化,取其精華、棄其糟粕,把優秀傳統文化發揚光大。

(3)結合時代發展要求,不斷豐富和創新中華傳統文化。

(4)通過欣賞《國家寶藏》《中國詩詞大會》和《朗讀者》等文化類節目深入瞭解民族文化精髓,為文化強國建設出一份力。

(5)積極參與各種文化傳承學習活動,閱讀介紹文化文物的書刊,去博物館參觀學習等。

「考點預測」2019年政史地高考熱點預測:今年高考風向前瞻!

歷史

中國古代史(熱點時政:政府機構改革)

1. 三公九卿制和郡縣制

2. 中朝制度

3. 三省六部制

4. 宋朝分割相權的措施

5. 行省制度和宣政院

6. 軍機處、改土歸流和理藩院

7. 世官制、察舉制和九品中正制

8. 刺史制度、御史臺、提點刑獄司、監察御史、御史和廠衛特務機構

9. 郡國並行制、州郡縣、道州縣、路州縣

10. 鐵犁牛耕、曲柄鋤、大鐮、耬車、耦犁、一牛挽犁、曲轅犁、王景治黃河、鄭國渠、立井水車、高轉筒車、水轉翻車、風力水車、井渠法

11. 新石器時代、商代、西漢、唐代、宋代和明清的絲織業發展

12. 商周青銅器、鐵業官營、冶鐵煤炭作燃料、水排

13. 唐宋陶瓷業

14. 市的發展史(秦代、西漢、唐代、宋代和明清)和草市發展史(南北朝、唐代和宋代)

15. 儒道法墨代表人物的思想主張

16. 罷黜百家和太學

17. 宋明理學的背景、程朱理學和陸王心學的思想主張及其異同點

18. 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的思想主張及其意義

19. 四大發明及其外傳

20. 書法和繪畫藝術

21. 《詩經》、《離騷》、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

改革開放40週年(基本百分百必考)

1.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和十一屆三中全會

2.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3. 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放區、上海浦東新區、經濟技術開發區、對外開放格局

4. 南方談話、中共十二大、中共十四大、十四屆三中全會、中共十五大

5. 關於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和依法治國

6. 中美建交

7. 恢復高考

8. 《南京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和《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條約》

絲綢之路(聯繫熱點時政“一帶一路”)

1. 西漢陸上絲綢之路

2. 唐宋海上絲綢之路(瓷路)

3. 宋元對外貿易

4. 明清海禁政策和雍正“多口通商”

5. 上海合作組織和APEC

中共十九大(熱點時政)

1. 中共八大和社會主要矛盾

2. 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文化遺產(大題目可能性大)

1. 金字塔、雅典衛城、奧林匹亞遺址、大斗獸場、紀功柱、萬神殿、聖母瑪利亞大教堂、聖彼得大教堂

2. 秦始皇陵、布達拉宮、平遙古城、西遞宏村

以下考點命中率較高

1. 羅馬法(習慣法、《十二銅表法》、公民法、萬民法、自然法)

2. 《1787年憲法》和美國三權分立

3. 進化論和戊戌變法

4. 華盛頓會議

5. 華盛頓

6. 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

7. 近代習俗的演變

8. 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

9. 抗日戰爭

10. 遵義會議

11. 新中國的科技成就

12. 雅典民主政治

13. 文藝復興初期三傑

14. 新航路開闢

15. 光榮革命和《權利法案》

16. 工業革命主要成就

17. 羅斯福新政

18. 二戰的背景

19. 美蘇對峙形成過程

「考點預測」2019年政史地高考熱點預測:今年高考風向前瞻!

地理

1

主幹知識考查

天氣與氣候、自然地理環境整體性與差異性、工農業生產、區域資源的綜合開發等主幹知識點仍將是2019年高考的熱點。

高考熱衷於對地理主幹知識的考查,更多地考查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要求學生明白,無論怎樣變形變式,都能把握知識的實質。這就要求考生在學習的時候,多想一步,主動拓展知 識,舉一反三。

2

地理空間定位。

就是地理學科的“特質”,知道“在哪裡”始終非常重要。地理學習要求考生頭腦中裝有世界與中國的“格局”,重要的經緯線及大陸、國家輪廓都要熟悉。高考對空間定位能力的考查,注意宏觀與微觀的轉換,通過提供有用的定位信息,考查快速定位能力。

3

地理圖表

2019年選擇題中等值線圖、統計圖、景觀圖、示意圖出現的概率較大。2個必考綜合題分別以世界和中國的小區域地圖為背景。圖像考查的方式多種多樣,要求考生從圖像類型入手,窮盡圖中信息,正確理解命題者意圖。圖像信息的給予方式也不一樣,或顯或藏,需要大家與問題相結合,抓準利於解題的直接信息,通過讀圖選擇最佳的解題方法,快速解題。

4

選材角度更新穎,試題更貼近生活

2017年的命題原創性明顯,都是首次在考場上見面的材料,體現了公正與公平性;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今後試題的選材、切入點的角度,也會更加新穎,體現原創性;通過選材和情境設置,力求體現“穩中求新”,新的情境設計,新的知識組合在2019年高考中一定會有體現。

5

突出地理核心素養相關知識考查

關注學科素養,突出區域認知、人地協調體現高中地理的教學方向,試題以區域作為情境信息的載體,滲透區域認知素養,考生通過對區域地理信息的判斷,從時空兩個維度判斷地理要素髮展變化特點;凸顯能力立意,注重信息獲取、綜合思維,對所學相關課程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獲取 信息、綜合思維在試卷中的比重仍然會較大。

6

熱點事件和熱點問題的考查。

全國卷很少考熱點本身,但是在試題中會隱含熱點地區知識。如:“區域經濟合作” “工業4.0與智能革命” “互聯網+” “環境問題及影響”等相關背景為2019年高考命題熱點。

「考點預測」2019年政史地高考熱點預測:今年高考風向前瞻!

【高考乾貨】 2019高考2018時政熱點全年盤點!

【最熱考點】圖解嫦娥系列探月工程考點梳理

【高考熱點】2019高考將考哪些“新”內容? 高三生一定要知道!

「考點預測」2019年政史地高考熱點預測:今年高考風向前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