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洲區辛衝街453名參與武漢火神山、雷神山等援建人員隔離期滿與家人團聚

新洲區辛衝街453名參與援建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鄂州雷山及各地方艙醫院的英雄,全部安全渡過隔離期,並於近期陸續辦理了解除隔離手續返鄉,與家人團聚。

“如何安置歸家的援建人員,村裡著實花了一番心思。”幹河村支部書記劉漢明說。2月23日,接到前去援建鄂州雷山醫院建設的村民電話,知曉他們已在返回辛衝的路上後,劉漢明立即將此事上報街疫情防控指揮部。指揮部指示:“在徵求援建返鄉人員個人意願的基礎上,勸導他們儘量利用閒置房屋單獨隔離。若無單獨房屋,則立即建立臨時隔離點,利用村裡閒置場所進行安置。”幹河村立即行動,不到半天時間,臨時隔離點已佈置妥當。

新洲區辛衝街453名參與武漢火神山、雷神山等援建人員隔離期滿與家人團聚

2月24日干河村援建返鄉的22個人中,14人住進了臨時隔離點,8人選擇在邾城等地擁有的閒置房中自行隔離。

我們最擔心的就是自己的家人。”48歲援建返鄉的吳仲明說。

吳仲明家住辛衝街幹河村吳壽益灣,2月7日,接到新七公司援建鄂州雷山醫院的緊急召集令後,與同村的22個人主動加入雷山醫院建設一線

從報名到啟程的半天時間裡,在吳仲明的家中並沒有引起什麼波瀾。妻子將他的衣服等日常用品收拾妥當後,默默的在揹包裡裝了幾十個口罩,並塞了一包他愛喝的茶葉。在聽到自己的丈夫說要去援建雷山醫院後,她只是聲音微顫地問了一句“一定要去嗎?”在得到丈夫堅定的答覆後,她著手收拾丈夫的行囊。臨行前,80餘歲的老母親像往常一樣,站在門口看著載著吳仲明的車子遠走之後,偷偷抹了一把眼淚。她告訴兒媳與孫子,他是男兒,國家有難,他必須去。經歷過戰爭年代的老人,在這個時候顯得格外堅強。

2月22日援建結束後,由於當地不方便隔離,吳仲明一行便立即返回辛衝幹河村,直接住進由幹河村委提前佈置好的臨時隔離點。

“住這裡很方便,吃的住的都挺好,最重要的是家人安全。”返回村裡後,吳仲明一直都未與家人見面,每天都是通過電話、微信互報平安。跟他在一起隔離的,有還未成家的80、90後,但更多的是跟他一樣作為家庭頂樑柱的70後。在臨時隔離點,一間房裡擺放2張床,雖然簡陋,但蓋著從家裡送來的被子,讓他們感到前所未有的溫馨。

廚房裡所有的鍋具一應俱全,村幹部將米、油、蔬菜、肉、蛋等生活物資送至隔離點。

“我們自己會燒火,村裡的幹部太辛苦了,我們不想增加他們的工作量。”進入隔離點後,他們進行了簡單的任務分工,有的負責後勤衛生,有的負責燒火做飯,有的專門洗碗等,雖然缺少了家人的陪伴,但在隔離點他們的生活平穩、安寧。

每天,村幹部都會早晚兩次上門為他們測量體溫,對院內各個角落進行消殺處理。

新洲區辛衝街453名參與武漢火神山、雷神山等援建人員隔離期滿與家人團聚

(村幹部上門為隔離人員測量體溫)

辛衝是建築之鄉,援建抗疫義不容辭。援建火神山、雷神山、各地方艙醫院的建設者們是我們的抗疫英雄,一定要‘特殊照顧’,要在嚴格落實好管控隔離各項措施的同時讓他們感受到家的溫暖。”街道黨工委書記王豔東說。

從利用駕校、麵粉廠等閒置場所搭建臨時隔離點到接援建人員回家,從購置生活必需品到配送果蔬,從每日兩次的體溫測量到隔離場所的消毒處理,從安排專業人員進行防疫隔離指導到隔離人員的心理疏導……各個村嚴格執行街指揮部命令,確保這些抗疫英雄安全、溫暖地度過隔離期。如今,辛衝街奧通駕校、秦雙全面粉廠等隔離點已完成隔離的歷史使命,而所有援建隔離人員,均已與家人團聚。

(王豔 蘇娟 彭西瓊 劉丹 吳丹妮)


分享到:


相關文章: